日常預防麻疹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麻疹,什麼是麻疹呢?麻疹的潛伏期有多長呢?麻疹在臨床上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麻疹的4個型別

  1、典型麻疹

  見於未接種或初免失敗者。此型分三期:①前驅期:主要表現為中度以下發熱、咳嗽、流涕、畏光、流淚、結合膜充血,2~3天左右頰粘膜可見灰白色針尖大小的小點,周邊有毛細血管擴張的麻疹粘膜斑;②出疹期***病後3~4天***:發熱增高,從耳後髮際開始出現直徑為1~3mm大小的淡紅色斑丘疹,逐漸蔓延至頸部、軀幹,直至四肢。疹間面板正常,壓之褪色,重者皮疹密整合暗紅色,此期全身中毒症狀加重,可出現驚厥、抽搐、譫妄、舌尖緣乳頭紅腫似猩紅熱樣舌,體查淺表淋巴結及肝脾可腫大,重者肺部可聞溼羅音,胸片可見瀰漫性肺部浸潤小點。③恢復期:出疹高峰後,發熱漸退,病情緩解,皮疹依出疹先後順療隱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整個病程約10天。成人麻疹較小兒重、發熱高、皮疹多,但併發肺炎者少。

  2、輕型麻疹

  多見於接受過疫苗免疫者。目前以輕型患者多見。發熱低,上呼吸道症狀輕,麻疹粘膜斑不明顯,皮疹少,併發症少。

  3、重型麻疹

  病情重篤。高熱、譫妄、抽搐者為中毒性麻疹;伴迴圈衰竭者為休克性麻疹;皮疹為出血性,壓之不退色者為出血性麻疹。

  4、異型麻疹

  見於接種滅活麻疹疫苗後半年以後再次接種者。我國用減毒活疫苗,故此型很少見。

  恢復期為2-3天,皮疹出齊後體溫開始下降,食慾增加。一般熱退後2-3天周內退盡。整個病程約2周。

  最多見的併發症為支氣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發生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心血管機能不全以及結核病變播散等。

  如何預防麻疹

  1、高發季遠離病源

  麻疹病毒在人員擁擠、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十分容易傳播,尤其是在冬春季節,呈現高發態勢。育兒專家提醒各位家長,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儘量減少帶寶寶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

  2、接種麻疹疫苗

  預防麻疹最持久、有效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獲得保護性抗體。我國麻疹疫苗屬於國家規定的計劃免疫範圍,首次接種在寶寶8個月的時候,並從2010年9月,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麻疹強化免疫。

  那麼為什麼普遍接種了麻疹以後,仍然會有很多寶寶患上麻疹呢?據相關統計,我國麻疹疫苗接種陽性率及陽性保護率均低於發達國家,整體麻疹患病風險高,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維生素A水平和麻疹疫苗保護率呈正相關關係,中國麻疹發病率仍然較高也正驗證了我國嬰幼兒維生素A缺乏問題突出的現狀。

  3、補充維生素A

  據相關調查顯示,維生素A營養狀況對於機體維持麻疹IgG抗體處於有效保護濃度具有重要意義,之所以我國嬰兒接種麻疹疫苗後的高水平保護率不理想***22%-80%***,主要是由於我國嬰幼兒維生素A處於普遍缺乏狀態。

  因此,預防麻疹需要從嬰幼兒時期補充預防劑量的維生素A,不僅提高身體抵抗力,避免病毒入侵,還能促進麻疹疫苗產生足夠的抗體,對機體產生更持久而穩定的保護性。

  4、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出現發熱、紅色皮疹、咳嗽等症狀時,要儘快到醫院診治。去醫院就診時應戴上口罩。確診後,患者應根據醫囑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或休息,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其他無免疫力的人群。兒童出現麻疹後,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5、注意飲食、加強鍛鍊

  補充營養,多喝水,飲食清淡,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同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生活規律,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血管瘤常見的型別有那些
麻疹有那些症狀表現
相關知識
日常預防麻疹的方法
日常預防腎虛的方法
預防蕁麻疹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預防產後蕁麻疹_預防產後蕁麻疹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預防口臭的方法是什麼
預防火災的方法和逃生小常識
丙的肝基本常識預防丙肝的方法
預防早洩的方法有哪些
日常美白牙齒的方法日常美白牙齒的小妙方
預防骨刺的方法骨刺的康復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