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抑鬱症患者吃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對帶有抑鬱症的人,絕對不要過度逼迫,耐心是對待抑鬱症患者方法的首要因素,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家人應該鼓勵抑鬱症病人說出內心感覺。抑鬱症病人受病情控制,普遍出現思維緩慢,語言行為減少的情況。對此家屬可以耐心、緩慢、和藹、熱情的態度給其鼓勵、勸告和指導。同時,家屬還可以用親切同情的目光,鼓勵病人說出最擔心什麼,最需要什麼,最關心什麼,從而逐漸引導病人開始注意外界。

  二、家人應該幫抑鬱症病人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心理專家建議家屬在考慮營養配餐時,既要照顧到病人的口味喜好,同時也要兼顧營養攝取。食慾不振、便祕是抑鬱症病人常出現的問題,對此應選擇病人平時較喜歡吃的並且含粗纖維食物。照顧有睡眠障礙的抑鬱症病人,家屬應鼓勵和陪伴病人在白天多參加文體活動,入睡前喝熱飲,溫水浴等,以促進病人睡眠。

  三、家人應該出面干預抑鬱症病人的負面情緒。一些抑鬱症病人在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認知能力恢復後,容易產生繼發性抑鬱,常表現情緒低落,感到自己得病給家人帶來不幸,對生活喪失熱情,擔心無法找到工作,或會被人嘲笑歧視等。對此心理專家建議家屬鼓勵抑鬱症病人走出家門散散心,如逛逛街、逛逛公園等。

  患上抑鬱症的誤區

  誤區1:抑鬱了不上醫院不吃藥

  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如果真得了抑鬱症,患者就診率非常低,據中華醫學會統計的資料顯示,我國抑鬱症治療率只有8%。

  要提醒大家,輕度抑鬱可通過一些認知的糾正和心理輔導來治療,但中重度抑鬱症一定得使用藥物治療,否則拖得越久將形成治療抵抗,療效越差。

  誤區2:身體不舒服跟心理問題無關

  國外患者對抑鬱症的痛苦體驗很多都表示心情低落、自信心下降或興趣降低,而我國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的症狀更多表現在身體上。如出現疲勞、疼痛、沒食慾、失眠等,但到醫院查了個遍也沒查出任何問題,根本不會把這些不舒服與心理問題或抑鬱症聯絡到一起。曾有個患者被腰背痛磨了十幾年,最後才發現是抑鬱症,經3個月抗抑鬱藥物治療後終於不痛了。

  尤其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是抑鬱的高發群體,身體不舒服本來就多,哪些是軀體問題?哪些是心理問題引起的?給抑鬱症的早期診斷帶來很大難度。

  誤區3:有點小毛病就以為抑鬱了

  還有一種認識的誤區跟前兩種不同,其緣由也與缺乏對抑鬱症的正確認知有關,總是擔心抑鬱的發生,這些人主要以家長居多。對孩子一舉一動、日常狀態過於關注,一旦孩子發脾氣或沒食慾、成績不太穩定了,就馬上帶他們到精神/心理科諮詢或檢查,生怕孩子得了抑鬱症。

  不過,相對於我國目前眾多有抑鬱缺乏治療的現狀來說,這種“聽風就是雨”、過分關注、情感表達過於強烈的家長還是少數,最重要的是掌握一些識別抑鬱症的常識,一旦發現苗頭,儘早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上班族怎麼預防久坐
抑鬱症治療方法及預防有哪些
相關知識
如何讓抑鬱症患者吃藥
怎麼讓抑鬱症患者吃藥
如何跟抑鬱症患者溝通
如何與抑鬱症患者溝通
如何正確開導抑鬱症患者正確開導抑鬱症患者的技巧
如何護理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
如何護理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
致抑鬱症患者的一封信
怎麼和抑鬱症患者溝通
抑鬱症患者的自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