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閱讀怎樣答題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初中現代文閱讀應考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要點的概括,作品的感受”等方面能力。初中現代文閱讀考查學生能力,概括起來就是三個層面:一是認讀能力;二是對資訊篩選、提取和整合能力;三是鑑賞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其中,第三個能力最能顯示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明確概念

  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理解特點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題、意境集中、鮮明。

  例:朱自清《春》,文章寫春天的山、水、草、花、風、雨、風箏、人,選材廣泛,語言精美、形式靈活,體現出散文的“散”。而這一切卻是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具體表現,集中凝聚著作者對春天、對美好生活的讚美、歌頌。

  ***三***掌握方法

  1、如何把握散文的寫作物件?

  散文的寫作物件主要包括社會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觀。

  人物 主要通過對典型人物形象的細膩刻畫,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現作者真摯的感情。

  例:朱自清《背影》,作者通過對父親的“背影”這一感人的藝術形象的描寫,真切的表現出父子之情的深摯。

  事件 通過敘寫具體生動的生活事件,深刻揭示生活意義、人生哲理,表現作者深摯的情感。

  例:吳伯蕭《記一輛紡車》,作者以懷念紡車為線索,記敘延安當年生產自救的革命戰鬥生活,反映出當時延安軍民“崇高的理想、豪邁的氣概、樂觀的志趣”即“跟困難作鬥爭,其樂無窮”的精神境界,表現出作者對延安生活的熱愛和對延安精神的讚頌的思想感情。

  自然 通過細緻描寫自然景觀,突出景物特點,揭示其內在規律和象徵意義,表現作者的人生理想或情感意志。

  例:《白楊禮讚》一文起始描寫雄偉、壯闊的西北高原,交代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而後

  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由“形”到“神”細緻刻畫白楊樹的高大形象,突出白楊樹的風格、品質,並從中聯想,讚頌北方軍民的精神和意志。

  2、如何理解表現手法的作用?

  象徵 通過某一特點的具體形象,表達某種人和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點。

  例:《白楊禮讚》

  白楊樹的偉岸、正直、樸質,不缺少溫和而又堅強挺拔的內在風格不但“象徵了北方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突出本體的主要特徵。

  例:《白楊禮讚》

  開頭描寫白楊樹的生長環境---西北高原的雄壯,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鮮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文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淋漓盡致的描摹百草園聲色趣俱全的景觀和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場景,表現作者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和不滿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 描寫事物,突出其特點,並以此設喻,表現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楊禮讚》

  以白楊樹比喻北方軍民,以白楊樹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力爭上游的特點比喻北方軍民為我國的解放事業而抗爭、戰鬥的頑強精神。

  寓理於事 敘述事件,揭示其中的內在哲理。

  例:《敬畏生命》

  “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生命是經過數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傑作,無可比擬的人生哲理。

  運用典故 借用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中的相關事實或詞句,簡練敘述內容,集中表現作者情感。

初三語文中考模擬試題
如何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相關知識
散文閱讀怎樣答題的方法
六年級閱讀理解答題的方法有哪些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有哪些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公式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總結
初中現代文閱讀實用答題技巧精選
中考語文閱讀萬能答題模板
關於小升初的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實用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