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月考試模擬試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高中一年級的語文月考複習模擬試題和答案,歡迎大家參閱!

  高一語文月考試模擬試題

  一、閱讀——思維能力的“保衛”

  沈敏特

  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有人片面地認為人類進入了所謂“讀圖時代”。我們必須注意到:以圖代字的閱讀,帶來的只能是人類思維能力的弱化。

  人類幾千年思維成果大部分是以書面文字儲存下來的。只有紮實的文字閱讀能力,才能佔有這些成果,研究這些成果,並轉化為現代思維進一步發展的高起點,使後人超越前人,保證一代又一代地向前發展的總趨勢。其實,危機已經存在。我們常說我國的歷史文化如何豐富,但記載歷史文化的大量典籍,缺乏相當閱讀能力的人去破譯、去挖掘。而因典籍的毀損而使歷史文化湮滅,是極大的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書面文字的閱讀,是培養青少年思維能力的“基地”;放棄“基地”,就是放棄思維的錘鍊。

  一是書面文字中記載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語。如老舍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在生活中直接使用的。但,這是經過加工的口語,融入了作家經過思考的選擇和提煉,它比原始的生活語言更精練、更有條理,通過閱讀可以淨化和提升我們的口語,有助於思維的淨朗和快捷。

  二是可以用來朗誦卻不宜作為口語的書面文字,如詩、散文詩、美文等。這種文字中的語言已和口語拉開了距離,如果生活中的口語變成了朗誦調,一定非常滑稽,讓人無法接受,但這類書面文字用來朗誦,卻使人的情感更凝聚、更激昂,或是更內斂、更含蓄,心靈活動更細膩、更深入,從而啟用人的思維活動,即所謂浮想聯翩。

  三是既不能用作口語,也不能用來朗誦的書面文字,必須一個個字地閱讀、咀嚼、深思,那就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學術著作以及經典的文藝鉅作。它是人類最精密、最深刻的思維的記錄和成果。缺乏或缺失經過這種閱讀的思維能力的錘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高雅的文藝創作是不可能發展的。

  這三種不同層面的文字,從不同的角度予以證明,文字閱讀與思維的多維度的連線,具有不可替代性。沒有另一種手段,如可視的線條、色彩,如可聽的節奏、旋律,能夠如此直接、精確、嚴密地記錄、反映思維的過程和成果。它是人類文化建設的一個核心的環節。中國古代,把文化人稱為“讀書人”,是耐人尋味的。

  猶太民族對於閱讀十分尊崇。他們的習俗是,在書本上塗一點蜜,讓嬰兒舔舔,以培養對書的親近感。猶太人的讀書平均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猶太人在各個領域的創造,也令世人矚目。如社會科學中的馬克思,自然科學中的愛因斯坦,人類自身心理研究中的弗洛依德。

  是的,文字閱讀與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的消長至關密切,而以圖代文的所謂“讀圖時代”帶來的是思維能力的衰退和萎縮。有些影視明星的答記者問,常是語不成句,詞不達意;流行歌曲的歌詞,無邏輯、悖語法,讓人不知所云;一些標榜前衛的理論文字,則常有意晦澀、故弄玄虛,把人帶至雲霧之中,以掩蓋思維的貧乏。

  ***2011年4月《文匯報》***

  1.下列對“閱讀與思維”的闡述,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的思維成果都是以書面文字記錄下來的,所以需要人類努力提高文字閱讀能力,進而對其研讀、傳承下來。

  B.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中的語言不同於生活中的口語,朗 誦時會感到它更內斂、更含蓄,更容易啟用人的思維活動。

  C.學術著作的語言必須要字字去讀、咀嚼、深思,因為它呈現的是人類最精密、最深刻的思維。

  D.“讀圖時代”以圖代文的閱讀,削減了人們的一切閱讀,也就使得人們思維能力出現了衰退與萎縮。

  2.下列對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中人物的語言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的口語,是作者有意讓讀者通過閱讀來淨化和提升他們的口語水平。

  B.儘管文字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但將文字閱讀與人的思維多角度地連線起來,則是人類文化建設的一個核心環節。

  C.由於猶太民族十分尊崇閱讀,所以他們的讀書平均量與在人類社會各領域的創造均位居世界前列。

  D.“語不成句、詞不達意”的答記者問,“無邏輯、悖語法”的流行歌曲之歌詞,“有意晦澀、故弄玄虛”所謂前衛的理論文字,實際上都是學生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

  3.根據原文的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由於我國沒有閱讀能力強的人,所以我國記載著歷史文化的豐富典籍很有可能要被湮滅。

  B.書面文字的閱讀,是培養青少年思維能力的途徑,所以不能放棄閱讀,不能放棄錘鍊思維的過程。

  C.要想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就必須堅持對這些類著作進行字斟句酌的閱讀,進而錘鍊人們的思維能力。

  D.由於有人片面地認為進入了“讀圖時代”,所以當下我們尤其應該從青少年開始重視閱讀,以確保人類思維一代又一代地向前發展。

  二*** 一***文言文閱讀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歲,感戀彌至,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嚐後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遊夏②。

  少仕蜀,為郎。數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徵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乃上疏《陳情表》,帝覽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後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徵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次問:“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 忿之,於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後卒於家。***節選自《晉書•李密傳》,有刪節

  [注]①醮:jiào,再婚。 ②遊夏:指孔子的學生子游和子夏。

  4、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後劉終,服闋 服闋:服喪期滿

  B、齊桓得管仲而霸 霸:稱霸

  C、而憎疾從事 疾:痛恨

  D、華善之 善:好,對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為祖母端飯菜、端藥,他總要嘗過之後才讓祖母用。

  B、李密有空閒的時間就學習,並且拜譙周為師, 譙周的學生認為他很有才華,把他和子游子夏並列。

  C、李密認為孔明的教誨細碎具體,和舜、禹、皋陶的話語一樣,都很簡潔得當。

  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內做官,卻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對此心懷怨恨。後來,皇帝下詔讓他賦詩,李密在詩中流露出了不滿,並因此被免職。

  6對下面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B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C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D、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7、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祖母劉氏,躬自撫養,密奉事以孝謹聞

  ***2***武帝忿之,於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後卒於家。

  三、古代詩歌閱讀***1 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注】①這首詩是王維仕途失意,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維即在張九齡的薦舉下結束隱居,出任右拾遺。②長薄:綿延的草木叢。③閉關:佛家閉門靜修。

  8.請簡要分析頷聯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5分***

  9.本詩的前兩聯、頸聯、尾聯,所透露出的情感有著細微的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蘇軾《赤壁賦》中從側面寫出簫聲的魅力的句子是 “ , ”。

  ***2***《衛風•氓》中表現男女主人公少年時在一起愉快地生活情景的詩句是“ , ”。

  ***3***《赤壁賦》中,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 , ”。

高一語文期末複習提綱
高中古詩詞名句默寫怎樣才能得滿分
相關知識
高一語文蘇教版模擬試卷
高一語文月考試模擬試題
高一語文月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一語文月考測試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月考試題含答案
高一語文月考優秀作文推薦
高一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
高三語文月考試卷及答案2
巴蜀中學初一語文月考試題
高一語文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