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該怎麼學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5日

  我們都知道,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係錯綜複雜。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地理學習方法

  一是心中有圖。鄭板橋畫竹,是心中有竹。學好地理,就是要心中有圖,這個圖就是各類地圖。所以,家裡的地球儀、地圖是萬不可少的,而且要擺放張貼在最顯眼最方便檢視的地方,看電視、聽新聞或說起某個地區某個國家時,可以隨時檢視地圖,這樣,心中就會留下直觀的印象,不至於出項南美洲在哪都不知道的現象。

  二是理解記憶,學以致用。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記憶,並儘可能地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比方說,在餐桌上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分析營養成分及消化吸收特點,指導健康飲食。在日常生活中,用地理知識解釋氣候等自然現象,要經常把自己所學的指示賣弄出去,學以致用,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三是放眼世界。現在的學習不能光滿足於書本,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了,考試中,除了基礎概念,也有一些綜合性很強的題目,需要結合實際進行綜合分析。比如,有一道關於索馬利亞海盜的題目,有的同學連聽都沒聽說過,完全摸不著邊。所以,讓同學們看看新聞,瞭解一些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四是合理安排。後段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我們不僅要爭取在生地會考中取得好成績,還不能讓語數外等其他學科落下來,因此,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是很重要的。我認為,後段學習中,要提高語數外及物理課的課堂效率,課堂上一定要專心聽課,思維跟上老師的節奏,要清晰、有條理,當堂理解、當堂強記。生物地理的背誦要按部就班地進行,每天按程序表背誦相關內容,睡前再將知識梳理一遍,加深記憶。政治、歷史就只能力爭課堂上全部解決了。

  地理的基本學習方法

  一、抓 “ 概念 ” 重 “ 消化 ” 。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恆星日、十太陽日 ; 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 ; 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抓 “ 原理 ” 重 “ 理解 ” 。

  從基礎知識抓起,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 “ 地理原理 ” 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佈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係;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係;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迴圈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三、抓 “ 綜合 ” 重 “ 聯絡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絡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係。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你要多注意老師或網校中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絡。

  四、抓 ” 共性 “ 重 ” 個性 “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佈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五、抓 ” 歸納 “ 求 ” 規律 “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佈和成因,可歸納出:*** 1 ***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 2 ***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 3 ***在中、低緯度海區,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洋流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六、抓 ” 一般 “ 推 ” 特殊 “

  ” 一般 “ 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現象,當這種一般現象出現了異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麼,這種特殊性的產生是必與其當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關,從而,我們就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太陽輻射在地理表面的分佈是沿緯線分佈的,根據其熱量的分佈狀況,我們將全球化分為五帶。 由此可知,等溫線、陸地自然帶等分佈也應沿緯線分佈。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它們的分佈並非都沿緯線分佈,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經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分佈還與地表形態、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為活動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時,就看當地與其它地區之間的差異是什麼?特殊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其特殊性。

  七、抓 ” 對比 “ 找 ” 異同 “

  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麼歐洲西部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謾⒑ B 椒植肌⒌匭巍⒀罅鰲⑵ ?勾?頭鞝?鵲乩硪?氐囊焱? 4 傭 ?貿齙匭我蛩囟雲淦?虻撓跋炱鷸韉甲饔謾 ?

  八、抓 ” 運算 “ 促 ” 智慧 “

  地理計算在 ” 雙基 “ 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

  1 . 比例尺與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換算。

  2. 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3. 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 垂直氣溫的計算。

  5. 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 恆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7. 晝夜長短的計算。

  8. 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 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覆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九、抓 ” 讀圖 “ 明 ” 空間 “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象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瞭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空間聯絡、空間組合。

  為了培養查閱、填繪地圖習慣,要求: 1. 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 .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格填寫地理事物。

  3. 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能畫出大體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

八年級生物怎麼學
八年級上冊物理怎麼學好
相關知識
八年級地理該怎麼學好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複習教學工作總結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範文
八年級地理教師教學反思總結
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2***
高中物理該怎麼學好
八年級地理怎麼學好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