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數學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在現代化教育下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高校數學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充分地瞭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數學人才,並以此為標準來培養數學人才,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高校數學教學中構建主體性教學模式分析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尤為廣泛,高校學習與中學學習不同,由於各個學科種類繁多,數學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教師更應該重視數學學習的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構建。主體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它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使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但是在目前高校的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影響著主體教學模式的構建。主體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的,表現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主體性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遵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創造性以及獨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

  一、目前高校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校數學的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教師,採取著單一的教學方式,幾乎在一整堂課程學習中,都是教師在對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做出講解,由於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也常常是一些定義和概念,或者就是通過在黑板上的演算對一些公式做出推導,而學生都是被動的接受,缺乏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活動,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表現出主動性。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容易走神,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降低了學生學習能力。

  ***二***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

  高校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點多,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強調的都是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條理性,基本上都是一些純理論性的東西,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不緊密,而教師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只是單純按照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進行講解,一方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降低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學生掌握的知識都是理論知識,無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只教一門課程,教師掌握的知識也比較單一,在教學過程當中會忽略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不能達到在課堂上擴大學生知識面的效果,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鍛鍊和提高,也限制了學生對各個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的發展。另外,有一些教師由於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對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任務性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

  二、構建主體性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一***課堂中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科學的問題提出是課堂成功的一半,通過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來。高校數學課程具有非常強的聯絡性,前後的知識點往往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時要善於構建本節課的框架,讓學生清晰的掌握知識和方向。通過問題的提出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時,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起著構建、幫助和引導的作用。對於教師提出的一些比較難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先進行思考,學生不能解決時,教師適當引導,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例如,在學習大學數學解析幾何的時候,需要引入向量的概念,而學生在之前高中的學習中已經學習過有關向量的學習,教師在匯入新課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同學們還記得向量的概念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回憶向量在物理上以及數學上的概念,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進入思考模式,然後引進向量的運算,讓學生在更佳的狀態下學習。

  ***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往往是採取灌輸式的方式進行學習,不顧學生是否掌握,只是一股腦的將課本中的知識講解給同學們聽,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機會被剝奪,學生都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散,散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合作小組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小組學習中開展任務探討,通過小組協商和討論,也能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問題的提出與討論,學生的潛力得到了發揮。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討論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對教學任務完成後,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任務進行合理的評價,適當的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例如,在學習換元積分法的時候,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完理論知識之後,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2組,給出幾個方程,讓第一組的同學用常規方法解方程,第二組的同學利用換元法解方程,之後再給出幾個方程,這次讓第一組同學使用換元法解方程,第二組的同學利用常規方法解方程,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主探討掌握換元方法,並且樂於利用換元方法求解方程。

  ***三***採取多樣的教學模式

  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採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例如任務驅動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以及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建立不同的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的一種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是通過將學生分組,提出問題或者任務讓學生自主探討思考的過程;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建立與實際生活接近的具體情景來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豐富課堂內容。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單一的傳統教學變得生動多彩,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在數學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率。此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由於教學方式的統一,並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來進行區別教學,所以學生的個性化得不到發展,思維也得不到發散,被死死的禁錮在同一個區域內。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對個性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數學的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公式和方程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學習知識的能力以及活躍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高校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為了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構建學生主體性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課堂中建立合作學習小組,開展任務探討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動思考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善於利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主體性教學模式改變了過於依賴教師的現象,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車鵬程 單位:鹽城高等師範學校

  篇二:高校應用數學教學改革

  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生就進行了專業化的數學教育。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每年的考試,數學教學的更大目的在於通過數學學習,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的應用數學教學和學生先前的學習階段有著本質區別,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是大學數學教學的一大特徵。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早已不適應學生的長遠發展,改革是提高高校應用數學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時刻注重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一、高校開設應用數學的必要性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數學早已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它與其他學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基於數學的重要性,開設應用數學還是很有必要的。總體而言,高校開設應用數學主要出於以下目的:第一,開設應用數學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基本的運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同時學生的思維縝密性也會得到改善,學生會用數學的思想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對生活的適應性;第二,通過數學的學習能夠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數學遍及理工科學生專業課的各個角落,如果缺乏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教學,學生就很難聽懂專業課;第三,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科與學科之間是共通的,通過數學教學鍛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其他學科的高效學習創造條件。

  二、高校應用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應用數學的開展已經有很多年,但是在應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一***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切實際

  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然而當今許多高校的數學教學內容與這一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一些高校過於重視數學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嚴重脫離。學生學到的只是理論,而不能靈活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僅如此,高校的數學教師不注重數學教學方法的革新,依然延續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嚴重地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數學教師的學術素質有待提高

  儘管應用數學教學一直在改革,但是應用數學課堂教學依舊是學生獲取應用數學知識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師應用數學的能力就顯得極為重要,教師的能力直接關係到學生應用數學的學習效果。應用數學與數學是明顯不同的,它更注重與專業課的內在聯絡,但是大多數高校應用數學教師缺乏相應的專業課理論知識,甚至在教學活動中對專業知識出現錯誤的理解,不但讓學生陷入了應用數學學習的誤區,還讓學生無法將數學應用到了專業活動中。

  三、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的培養

  ***一***提高應用數學教學的針對性

  應用數學開設的目的之一是讓學生更好地應用專業知識,而學生的專業多種多樣,這就導致他們對數學的要求有差異。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差異教學方法應用到應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專業課的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二***革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前文已經討論過,應用數學與實踐的嚴重脫離是應用數學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一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否則會讓學生陷入僅僅停留理論知識的尷尬境地。教師要更新教學內容,在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儘可能新增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鍛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自身的主導位置,讓學生參與到應用數學的教學和實踐的各個環節中。

  ***三***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應用數學教師不僅要補充數學知識,還要重視相關專業課的學習,這樣才能將數學和專業課有機融合。高校可以定期開展對應用數學教師相關專業課的考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習專業課的主動性。

  ***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基本意識

  學生是應用數學教學的物件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基本意識是應用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如今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淡薄,影響了應用數學教學的推廣工作。應用數學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應用數學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在意識上首先重視應用數學的學習。教師要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群體,找到學生應用數學意識淡薄的原因,以便採取相應的解決方法。通過教育者的不斷研究並得到更多的重視及支援,真正發揮應用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並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四、結語高校應用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應用數學意識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適時做出調整。改革不能機械化,要一切從學生的教學實際出發,這樣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發展要求,真正全方位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作者:王慧敏 單位:黃淮學院

  篇三:現代化教育下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為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教育改革以及新課改的要求,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已經逐漸實現由應試教學轉向素質教學,同樣的,在我國的教育界已經提出相關的符合現代化教學要求的新的教學理念,強調不斷地突破以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自身的成長,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學質量。

  一、高校數學的基本特徵

  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數學教學中進行教育改革,務必從學科的基本特徵入手,根據學科基本特徵認識到教學模式的不合理性,從而更好地圍繞其基本特徵進行教育改革,進而有效地實現高校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務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現階段的教學改革應當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克服理論脫離實際的傳統教學方法,更好地將教學目標設定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上。***2***有效地將數學建模引入高校數學教學改革中,不能再如以往一樣的僅僅是單純地進行數學公式的套用,而應當更好地將數學內容同數學方法相結合,採用逐步推進的方法,充分地發揮數學建模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發散。

  二、現階段我國高校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方法的單一

  在我國的傳統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單一傳統的,僅僅是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教師也只是一味地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從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會使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在整個高校數學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內容也僅僅是進行較為單一的純理論的數學知識的教學,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侷限性,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評價手段較為單一

  在傳統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僅採用試卷考試的方法進行教學評價,以此來斷定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壞,這樣的檢驗手段,會讓學生僅僅關注解題的結果以及對相關知識的背誦,並沒有實際地掌握知識的運用。而往往學生也僅僅在期末前期臨時抱佛腳地背題,這樣不僅不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不利於高效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改進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採用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單一地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背誦,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高校教學已經逐步地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而進行素質教育的基礎是,高校的數學教學必須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現階段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務必掌握多元化的學習方法,還要要求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公式以及內容。同樣,在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分析數學各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運用數學建模的方法進行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優化教學任務

  在現代化教育下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高校數學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充分地瞭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數學人才,並以此為標準來培養數學人才,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樣的,高校應當充分地根據教學任務以及目標進行教學內容的設定,讓學生在個人需求以及導師建議下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從而採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同樣的,在進行教程設定時,教師應堅持兩項原則:***1***保障學生能夠學會、學全,能夠增加更多的讓學生進行實踐的時間。***2***教師應當加強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全面地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打好基礎。綜上所述,在現代化教育下的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地認識到數學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任務,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作者:楊博仁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看過" "的還:

高校數學教學論文4篇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論文3篇
相關知識
學前教育美術研究論文
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論文
淺談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研究論文
小學生命教育探索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研究論文
基於人才培養方案的五年制高職和三年制高職教育對比研究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藝術研究論文
教育黨建研究論文
職業教育發展研究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研究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