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質反思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課,要求學生能理解比的基本性質,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中處處都有數學。在教學中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已有的知識中學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絡,讓學生體會到:身邊有數學、數學無處不在。本節課的教學用學生喜聽的故事引入,來代替書本的內容。當學生一聽到猴子分桃子的故事,當然興趣盎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列出每隻猴子可得到桃子的只數,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層層深入,環環緊扣,循序漸進地進行知識的自然過渡,使認識逐步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同時對學生進行做人要公平的人生哲理教育。

  練習題的設計應強調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在教學中我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學生容易進入陷阱的題目,在這些小陷阱中,讓學生愉快地掌握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例如:當學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質”這一規律時,我馬上出示例題,基本性質理解了,學生就會完成了。再如:我增加的兩道例題,把學生在化簡過程中將會出現的錯誤全部呈現了出來,學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於今後的練習。

  篇2

  一、利用舊知學習新知的學習方法。如在教學例1前,先讓學生做一道這樣的練習題:學校有8個籃球,12個排球,籃球和排球個數的比多少?讓學生髮表各種意見,然後討論籃球和排球的個數比是寫成8:12好還是寫成2:3好?在教學例1時,先把例題轉化成約分:14/21,1.25/4這種形式,讓學生運用以前的知識經驗進行計算;接著讓學生把它看成比的形式,該怎麼讀呢?學生齊讀。教師直接指出這就是我們要學的化簡比;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的學習。學生學習起來也感覺很簡單,容易接受。

  二、加強對比,溝通知識間的聯絡。如8:12和2:3進行比較,通過討論,發現比的特點,讓學生更清晰什麼是最簡單的整數比;把約分轉化成化簡比,鮮明的對比,明確地理解化簡比的方法。

比的基本性質課堂反思
比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比的基本性質反思範文
比的基本性質課堂反思
比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比的意義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七年級數學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高二上冊數學概率的基本性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