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習俗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每年10月8日或9是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那麼寒露節氣習俗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寒露的習俗,僅供參考。

  寒露的習俗

  寒露的習俗1: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在寒露風俗中有飲菊花酒、登高、吃花糕還有特殊的農事習俗,其中飲菊花酒的寒露風俗較為罕見,據悉寒露風俗中的飲食習慣有清涼之效。

  寒露的習俗2: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採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寒露習俗3: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習俗4: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風俗。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麼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寒露習俗5: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寒露節氣吃什麼食物對身體好
寒露的養生要點有哪些
相關知識
寒露習俗有什麼
各地大寒節氣習俗有什麼
白露時節各地習俗有什麼
白露時節各地習俗有什麼
寒露節氣有什麼風俗
小寒節氣習俗有什麼
各地春節買年貨的習俗有什麼
穀雨節氣祭海習俗有什麼意義
澳門過小年夜習俗有什麼呢
臺灣春節過年的習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