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齋隨筆的相關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我們一起來看看,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的哦。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熊十力先生***1885—1968***是現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其與佛教的關係非同一般。先生早年曾師從著名的佛學大師歐陽竟無,深入佛典,探尋幽言,著有《佛家名相通釋》《唯識學概論》《因明大疏刪注》等佛學著作,後舍佛歸儒,宣稱僅服膺於“二王”***王陽明、王夫之***之學,並將自己平生所學歸本於《大易》,聲稱一生中所悟、所見、所信、所守皆在於茲。[1]在其各種著作中,熊十力對於佛學皆有所批判,其《存齋隨筆》則將矛頭直接對準佛教理論的基石——緣起論,故而該書需要引起我們格外的重視。

  《存齋隨筆》是熊十力平日隨時、隨機所寫之作,所收《略釋十二緣生》多在探討佛教緣起論之利弊。熊十力以其深厚的佛學根底,逃佛歸儒,他對歷代闢佛的儒者特別是宋明理學家皆有所不滿:他批評古代的理學家是“短慧者”,他們面對浩繁而深博的佛學典籍畏憚不已,所以覽佛書少有終卷者[2];他認為明儒不曾研究佛典,所以他們對佛家的評論都是“妄說”而已。[3]

  和歷代闢佛的儒家所不同的是,熊十力真正做到了“出入佛老”,這和他一貫的治學主張有關,他認為:“他***指佛家***對於宇宙人生,總有某一方面的深切體察,不能道他全無所見。於人如不能屏主觀以瞭解他,而輕做批判,亦只是浮泛話頭。不獨愧對他,自己又有何真解?”[4]所以他在反對佛家言論的同時也對佛家有著深切的肯定。他對佛教緣起論的批判,我們應予特別的關注。

  在此書中,熊十力主要針對十二因緣展開討論,有破有立。

  首先是對於宇宙人生的態度問題。熊十力認為,儒佛對宇宙人生態度的差異因各自對於“緣起”的理解差異有關。

  他說,佛教的緣起論講無我,破人法二我,[26]不承認有一物為萬有之元,所以佛家的緣起是把緣起導向空***自性空***,故談苦暗以及幻化,“滅”人生,毀宇宙。[27]而且佛家緣起論特別是十二因緣論,由無明發起,以苦為人生本,視生命為迷暗,為幻化,一切經論不無如此,所以必然要走向反人生、毀宇宙的迷途。由此,他指出:“緣生法本不即是空,已辨在前,惟佛氏有厭離之想故,遂以緣生與空義結合為一耳。”[28]也就是說,他反對緣起與空的結合,緣起所導向的結果不一定是“空”,它也可以是“生生”和“日新”。儒家特別是易學講萬物共有一元,此一元者,不是超脫萬物而獨在,乃是遍在乎萬物而為每一物內在的寶藏。[29]儒家說宇宙,全是真真實實、活活潑潑,[30]儒家也能說“緣起”,但這緣起指向的是萬物的生生不已和宇宙的日新月異。“佛氏只說緣生,而不悟緣生法共有一元,即不見緣生法有實體,故隨其厭離人間世之邊見,而妄斷定緣生法如幻。”[31]

  其次是關於體用論的問題。【博主按:關於體用論,因寫此札記時尚未讀到《新唯識論》與《體用論》二書,具體等下次再談】體用問題是中國哲學的主要問題之一。熊十力在其各種著作中都是大談體用論。正是通過對體用論的認知,促使熊十力棄佛而歸儒,所以他用體用論作為區分儒釋與批判佛家的法寶。

  熊氏所謂的體用論,指的是“本體是無對,本體之流行至健無息,新新而起,其變萬殊,是名為用。”體用不二。[32]熊十力認為,佛家分無為法與有為法,但“殊不知,生滅法與不生不滅法明明截然分開,分作兩界,不可溝通。”[33]他認定佛家所立是兩種世界,彼此對立。而儒家則講體用,講萬物共有一元,此一元不是超脫萬物而獨在,而是自性本有。後期佛家雖然立如或真如、法性、涅槃諸說,[34]但無為法與有為法之間的鴻溝還是無法彌合。熊十力因此認為,佛家立論,不過是“空想”,因為“實體是真實有,但決定不肯承認生滅法自身以外,別有不生不滅法,可以說為生滅法之實體。我敢斷言,如佛氏所說之實體,是其空想所造。”[35]即便不是空想,那佛家所謂的真如等,不過也是變相的“神我”說***神我是超脫於萬物而獨在,此認識即為宗教之迷途所在***:“佛氏之法界大我,超脫乎生滅滅生的宇宙萬有獨存,此與一般宗教信有大神獨立於萬物之上者,同是逞迷情而作此幻想”;“然而佛氏只知破大自在天,而不返己自問其所建立之法界大我,何嘗不與大梵天同為大神哉?”[36]

  再次是關於輪迴以及輪迴的主體問題。熊十力認為,十二因緣中即有輪迴之意[37],而且浩浩三藏,無論其持說如何的高遠深密,輪迴之說乃其根底,而輪迴者,“蓋以人生不可誤認形骸為自我,而實別有一物焉,潛在於形骸中而為其主公。此物既為形骸之主公,當喚作甚麼?是在外道,則通名之曰神我,在佛家,則自釋迦門下已有傳授師說,稱此物為細心,是第六意。”以至於後來唯識派的阿賴耶識。[38] “賴耶與細心,兩名相異,其義則一也。餘故斷定佛家猶是神我論。”[39]

  另外,原始佛典認為眾生是由結力而生,而熊氏認為,佛家所斥為“結”者,不定是“惑”,[40]儒家於此,因為視“眾生有真性”,人若能“稟有天賦生生、健動之力,其發皆有則而不亂者”,則所見不必是“惑”。孔子四十而不惑,已蕩然去結矣,故佛家出世之說,不過是“曲徑”而已。[41]

  熊十力認為生命與宇宙的形成應該是這樣的:“物質與生命,同是一元含縕之兩性,生命斡運物質,物質含載生命,但物質元是輕微流動之物,及其凝成一一實物,往往粗大至極,如太空無量諸天體是也。物質之發展極容易,又極粗大,極顯著,又有固結、閉塞等性,故大生命力默運於生物之機體中,得以表現其無上殊勝與崇高、豐富之德性。”[42]

  總之,由上述對儒佛相異的論述特別是對佛教緣起論的批判,熊十力認為:萬物共有一元,此一元不是超脫萬物而獨在,而是遍在萬物之內的寶藏。一元含縕乾、坤兩性,生命斡運物質,物質含載生命,由這一元的緣起指向的是萬物的生生不已和宇宙的日新月異。

  篇二

  【內容簡介】

  存齋隨筆?諸葛公曰“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云云,餘平生以此自勖,名吾坐臥之室曰存齋:隨筆者何?平居觀物返己,有時興懷,則信手寫出,初無預立之題目;寫來不論長言與簡說,而都無體系、無組織。隨時隨機所寫,或不甚愛惜而毀去;或偶爾覺得頗有意思,甚至對於學術思想之研究不無可供參考處,於是彙集而名之曰《存齋隨筆》。 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融會中西,融攝道釋,要歸於儒,而白成一家,創立了

  篇三

  【拓展閱讀】

  公元前427年5月7日,柏拉圖於出生於雅典附近的伊齊那島。

  他的父親阿里斯通***Ariston***和母親珀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都出自名門望族。父親的譜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後一位君王科德魯斯***Codrus***。母親出自梭倫***Solon***家族。柏拉圖屬於梭倫的第六代後裔。 柏拉圖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據說,他的體育老師見他體魄強健,前額寬闊,就把他叫作柏拉圖,而在希臘文中“platon”的意思就是寬廣。柏拉圖有兩個哥哥,阿得曼圖***Adeimantus***和格勞孔***Glaucon***,還有一個姐姐,名叫波託妮***Potone***。柏拉圖的父親去世後,他的母親改嫁給她的堂叔皮裡蘭佩***Pyrilampes***,生子安提豐***Antiphon***。 柏拉圖出生的時候,伯羅奔尼撒戰爭已經進行到第四個年頭。柏拉圖從小在繼父家度過,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時期熱衷於文藝創作,寫過讚美酒神的頌詩和其他抒情詩,富有文學才能。 大約二十歲時,柏拉圖追隨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直到蘇格拉底被雅典當局處死***公元前399年***為止,前後約有七、八年時間。蘇格拉底之死給柏拉圖留下了終身難以忘懷的印象,也改變了他一生的志向。從他七十高齡時撰寫的自傳式的《第七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時期熱衷於政治,希望能參加政治事務,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實際經驗告訴他,包括雅典在內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這一點。最後,他認為只有在正確的哲學指導下才能分辯正義和非正義,只有當哲學家成為統治者,或者當政治家成為真正的哲學家時,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 蘇格拉底去世以後,柏拉圖外出遊歷。

  他到過麥加拉、埃及、居勒尼、南義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到公元前387年才返回雅典。他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研究了數學、天文、力學、音樂等理論和各種哲學學派的學說。在這樣廣博的知識基礎上,柏拉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學說。 回到雅典後,柏拉圖便在朋友的資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Academus***建立一所學園***Academy***。此地原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設有花園和運動場。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諮詢、培養學者和政治人才的學校。柏拉圖學園建校後園址長期未變,直到公元前86年羅馬統帥蘇拉圍攻雅典時才被迫遷入城內,以後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關閉為止,前後持續存在達九百年之外。 為了能夠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圖曾三次赴西西里島與敘拉古統治者狄奧尼修一世***Dionysus I***打交道,希望說服後者制定新政,用最好的法律來治理這個國家,但最後還是遭到失敗。從此以後,柏拉圖放棄了參與政治實踐,將全部精力用於辦好學園。在學園裡,柏拉圖全面制定他自己的哲學體系,傳播他的學說,培養人才。希臘世界大批有才華的青年來到這裡。他們聚集在柏拉圖周圍從事科學研究和學術討論,為後來西方各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原創性的思想。柏拉圖的後半生大都在這裡度過。柏拉圖學園在西方開創了學術自由的傳統,是希臘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庫和人才庫。

  創辦學園是柏拉圖一生最重要的功績。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在參加一次婚禮宴會時無疾而逝,享年八十,葬於他耗費了半生才華的學園。

 

隨筆

週末心情隨筆
大班禮儀教育隨筆
相關知識
存齋隨筆的相關內容
電腦的安全模式的相關內容
關於秋褲英語的相關內容
拳擊組織的相關內容介紹
安全手抄報的相關內容資料
國際祕書節的相關內容
房地產稅的相關內容
初一數學手抄報的相關內容
冰河木馬電腦病毒的相關內容
編寫計算機病毒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