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期末試卷考試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期末測試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檢驗和反饋形式,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有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進行,關於初一政治期末試卷的考試分析有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試卷特點:

  本試卷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難,立意新穎,類似中考,出題漂亮。試題開放,難易度適中,基本上能夠全方位的考察不同層次的學生,考題貼近學生的生活,理論聯絡實際,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學以致用能力,試題體現了情感、能力、知識的測試和運用。

  二、學生答題情況:

  選擇題較為簡單,易失分的多數在4、9、11小題,出錯多因審題不清,關鍵詞把握不準。非選擇失分最多。學生沒有審清問題和關鍵詞,涉及怎樣做的內容沒寫全面,大量丟分。答案南轅北轍,答非所問,甚至出現知識點重複現象,兩問答同一答案。概念性問題學生掌握不紮實,錯別字很多,實屬不該,有的同學要麼長篇大論,要麼丟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題。總體來說,本次考試結果不太理想。學生的感受是有志難展,成竹在胸的知識反映不到試卷上去!

  三、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清,抓不住材料和問題的關鍵點,也就找不到答題的切入點,不知問什麼即不知答什麼。

  2、答題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對症下藥,要麼三言兩語應付了事,要麼照搬照抄下筆千言,不能準確、全面地回答問題。

  3、不會理論聯絡實際,不會學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題,不能靈活應

  對。

  4、專業術語表述不規範,答案沒條理,分點不清。

  5、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進的辦法:

  1、強化課堂: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課上一分鐘,課下十年功。每個老師都應向課堂要效率。老師精講,學生細聽,老師點撥,學生活動。這就要求教學過程的切實轉變,從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注重能力培養,從研究題目轉變為研究題型,從講答案轉變為講方法,從死摳課本轉變為更加註重社會實踐。

  2、夯實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基礎是關鍵。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提問、聽寫環節,尤其是對重點、難點、考點知識要求爛熟於胸,以便於學生答題,以不便應萬變,靈活應對,冷靜分析。

  3、注重實戰:教學中注重典型題例的訓練與點評,強化答題思路、要領、答題方法,尤其是提高學生審題水平,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敏感力。

  4、迴歸生活:從這一科而言“政治即社會,課堂即生活”,所以政治教學要向課外延伸,老師給學生問題,學生帶著問題蒐集資料,關注時政,觀察社會,自主的用課本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5、關注細節:一是政治術語,二是寫好字,三是分清點。

  ***二***

  一、 基本情況:

  期末考試思想品德試卷滿分為100分,題型分別為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分析說明題、實踐探究題等,與中考題型較為接軌。

  試題難易程度偏易。

  從題目的覆蓋面上來看,每一課都有所涉及,覆蓋面較為全面,而且重點考察了中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正確做法,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正確認識,而不是僅僅考察教材中的一些死板知識。

  二、成績分析:

  1、全縣達優取了85分,共1061人,率為19.6%;達線取了60分,1965人,率為36.3%;及格率為95.5%,平均分為79.6分。最高分為98分,最低分為17分。

  2、學生答卷情況:

  ***1***一題選擇題錯誤率較高的是6、10、11小題,尤其是第6小題,出錯率最高。本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社會的瞭解情況,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的是B、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包括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關於這個知識點,課本上沒有詳細的說明,但是作為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教師應該詳細講述。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包括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即小學和初中。

  ***2***二題簡答題第二小題,失分率也較高,其主要問題表現為:A:答題不全面、不準確,B:不能正確使用政治術語或者不能使用教材所學的知識來答題。

  ***3***簡答題第3小題出錯率最高。我們覺得,問題主要出在學生只知道認識自己的四種途徑,而不能準確的分辨出具體是那一種認識途徑。這個失誤,可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和練習中沒能幫助學生正確分析。

  ***4***四題第3小問:設計一個主題活動。失分責任可能也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強調不夠,訓練不紮實。

  三、幾點建議:

  1、廣大政治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尤其是要深入鑽研《課程標準》和教參,正確把握思想品德的學習目標和落腳點,以便正確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各位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嚴格依據《課程標準》來進行教學,而不能僅僅依靠教材來進行教學。當然,課標比較大,不具體,而且它的知識分散在不同的教材裡。不利於我們直接利用。如果大家嫌課標太籠統、較分散的話,可以研究教參,教參裡有比較詳細的論述和說明。我們在備課時應該把

  課標和教參結合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至於遺漏知識,也不至於把知識擴充套件的太過。僅僅依據課本講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一定的知識擴充套件是非常必要的。

  2、教師知識面要廣。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多學習,多接觸,多瞭解,尤其是要關注近期國際國內要聞,以便結合教材所教知識加以分析說明。

  指導學生關注社會,瞭解社會,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擴充套件知識面。讓同學們注意結合社會生活實際以及身邊所發生的事例,理解教材所學知識,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答卷。從歷次評卷來看,許多同學的答題很不規範,作為教師,我們要指導學生如何答卷,應付考試。

  ***1***答題要注意全面。分值是我們做出判斷的重要依據,根據分值可知答題的詳略,可判定要點的多少。比如初一年級升級考試第14小題

  全面的另一個表現是知識面要全。許多題的答案可能涉及幾個單元甚至跨年級,這也要求我們要善於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綜合性。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對教材進行重組。

  ***2***要指導學生注意答案的條理性。條理清楚,一是思路要清楚,要遵循基本的認識規律,要分層回答,不能東拉西扯;二是書寫要分段落,不要一句到底,不能亂寫亂劃。

  ***3***正確使用政治術語。 要求學生用教材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勿離開教材,隨心所欲、不切實際地漫談、亂談、空談。

  不要使用口語和所謂的大白話。要緊扣教材,儘量使用教材中的語言。

  ***4***注意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4、切實加強教研活動。集集體智慧之結晶,才能共同提高。

  ***三***

  一、基本情況

  1、題型、題量及分值

  單項選擇題20個小題40分;判斷題12個12分;問答題5個,共26分,材料分析說明題兩個共22分。

  2、本次參考人:100人 總分:8320 平均分是83.2分 最高分:97 最低分:56優秀率:78.9% 及格率:92.5%

  3、試題特點

  容易題約佔50%,中檔題佔30%,稍難題佔20%;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別是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適當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資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材料直接從教科書上選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主要考的是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適當也涉及了對學生分析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設問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節設問,對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侷限於比較淺的層面上。

  二、試題解題情況

  1、概念把握不準確

  如單項選擇第3,4,16小題有不少同學選錯,就是因為沒能準確掌握虛榮、成熟、自負及自尊的概念,不熟悉它們的表現。

  2、相關學科知識掌握不牢

  思想品德學科與語文,歷史等學科及國內外重大時事聯絡緊密,如單項選擇19,26,32小題,有一定的語文功底就不會選錯了。

  3、思維能力、從材料中獲取資訊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差

  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要教會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要教會學生擅於從材料中獲取提煉有效資訊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概括歸納能力差,在答題時就會出現零亂、囉嗦或不完整。如第35,38,33題學生失分較多,失就失在不能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東西,對材料分析不透。這就是平時思維能力訓練太少、分析綜合能力欠缺影響所致。

  4、審題能力不強

  審題在考試答題中比較關鍵,從某種程度上說,題審好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審題出錯,就會導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領,胡亂作答。如第38題,有學生審題不仔細,很多學生沒能按照提示從自身回答,而從國家,社會回答就答偏。

  三、對今後教學建議

  1、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1***突出主幹知識、重點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要緊緊依據大綱,以教材為載體,對在重點的內容,我們要重點突出,講清來籠去脈,濃墨重彩,豐富內容,補充材料,採用多種方法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主人翁責任感。不要侷限於記住幾個零散知識點,如果意義不明,完全機器記憶,很

  快就會遺忘,形成記憶殘缺,知識學習不深入,容易造成學生急功近利,學習不踏實,心態浮躁。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一環緊扣一環,吃不得夾生飯。

  ***2***注重知識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注重能力培養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大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逐步掌握學習思想品德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逐漸滲透、潛移默化,徹底拋棄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設定平等的互動交流平臺,通過精心設定的課堂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創設新情境,組織精當的材料,引領學生去探究、去實踐、去創新。惟有如此,才能發展學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為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積蓄能量和潛力

  3、加強技巧性訓練

  一是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訓練,教會學生審清時間空間,審準關鍵詞的意思,審準答題方向,選擇題怎麼做,材料題怎麼做,問答題怎麼做,從哪裡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計劃地用相關試題進行鍼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回答相關問題的要領,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試能力。二是加強養成教育,平時教學中不要放鬆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閱讀、認真答題、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七年級上學期政治期末試卷質量分析
七年級政治期末考試質量分析
相關知識
初一政治期末選擇題試題
福州高一政治期末質檢考試試卷
初一政治期末考試試卷
初一政治期末考試卷
初一政治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初一政治期末試卷考試分析
初一政治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
高一下冊政治期末調研考試試題及答案
初一政治期末複習題
初一政治期末複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