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詩經之風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4日

  《詩經》之風,即是各地區、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重讀《詩經》是為了瞭解、借鑑和發揚好的風俗習慣。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話說詩經之風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話說詩經之風閱讀材料

  風本是地球大氣層內的空氣湧動,它使地球上的萬物能不斷地接受到新鮮的空氣而得以生存。那麼,孔子在編集《詩經》時,為什麼將一部分詩稱為“風”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釋: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這就是“風氣”!孔子用很形象的語言形容它,風吹草伏,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諧社會,關鍵在於領導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的說明了“風”的含義,也就是說,風俗、風情、風致等,無一不是指向社會行為規範和人們的行為方式的。

  換言之,《詩經》之“風”,即是各地區、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在一般的口語中,我們稱為“風俗習慣”,在先秦時期的書面語言及理論中,“風”實際上就是“禮”,就是“社會行為規範”。《詩經》中的十五國風,各以其所在國家和地區得名,就是記載了各地的風俗習慣、人們的行為方式,以及他們各自的價值觀、思想感情。與此相印證,《周易》中有十五個卦牽涉到“風”,每個卦都對應著一種人生或社會現象。火風鼎,火下有風則上宜有鼎,而鼎憑三足,正立不倚,既強調合作,也預示持正守位,為人倚重;風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風行其上來表達一家人團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風”的各種景象論述了人世間不同的社會情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慮的不是法律法規如何規定的,而是親友們的看法!而這些所謂的“看法”,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行為規範。親友們認同你這個行為,你就會大膽高興地去做;否則,你就不會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風俗”因此會給人一種無形的束縛。這就是孔子為什麼強調“禮”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把《詩經》作為教材,是因為沒有其它書籍了嗎?不是,孔子是借《詩經》說明以及教育學生們要懂得各種各樣的社會行為規範。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樂與幸福,就要認識社會。社會是精彩的但更是複雜的,不認識社會就只能四處碰壁,最後落個失敗的人生;能認識社會就能遊刃有餘,利用社會。

  風俗的形成,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是大部分人“約定俗成”的,人們在實際生活、生產中,認識到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風俗習慣。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重讀《詩經》,一是要了解古代人們的風俗習慣,二是可以借鑑和發揚一些好的風俗習慣,如春節團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創造我們今天的新風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異,更加幸福。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約束和指導,而且人類社會的維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規,那麼還要依靠什麼呢?就是風俗習慣、“禮”、“社會行為規範”等,依靠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使社會肌體健康發展。一個國家或地區之所以出現混亂,一是由於法律法規不健全,第二個原因就是社會風俗混亂,一群人恣意破壞另一群人的風俗習慣,便會導致爭鬥打鬧,甚而引發戰爭。所以,入鄉隨俗,懂得並調節自己去適應不同的風俗習慣,才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這或許便是孔子編集《詩經》的主要原因吧。

  話說詩經之風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文王用“風”的各種景象論述了人世間的社會情狀,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個卦象,而這十五個卦象正與《詩經》中的十五國風相對應。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為風,把小人之德喻為草,草隨風動,強調百姓在領導者的影響下,自然會形成一種普遍的風氣或社會風貌。

  C.《詩經》中的“風”,實際上就是“禮”,就是社會行為規範。它要求人們要懂得這些規範,並在這些規範的約束下從事社會活動。

  D.在自然界中,因為大氣內空氣湧動而形成的風使大地萬物不斷接受新鮮空氣,從而保持生機;人類社會亦如此,沒有正常風氣,就沒有美好生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每做一件事往往把親友們的看法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因為這些看法代表著一種社會行為規範:而不是先考慮符不符合法律法規。

  B.孔子強調“禮”的作用,正是要通過“風俗”給人設定一種無形的束縛,對人的行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約定俗成的規範。

  C.孔子把《詩經》作為教材,意在向學生表明這樣的思想:社會是精彩的但更是複雜的,只認識社會,做事才能遊刃有餘,追求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

  D.而今,我們重讀《詩經》,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習慣以外,還要以此為借鑑,摒棄那些落後習俗,發揚和創造有利於我們今天生活的好習俗。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種風俗習慣的形成,一要靠領導人的垂範和引領,二要靠長期的實踐檢驗,三要獲得民眾的普遍認可,認識到這些才能更好地生存。

  B.由於風俗習慣的衝撞而引發的摩擦甚至戰爭,在當今世界也並不鮮見,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適應,才能實現民族和解與世界和平。

  C.《左傳》記載楚使言於齊師:“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句話是指兩國距離甚遠,而非各自的風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屬於不同的層面,人類社會的維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規,還要依靠風俗習慣,有了這兩方面的結合,人們就不敢做大家不認同的事。

  話說詩經之風閱讀答案

  1.A***“十五個卦象,正與《詩經》中的十五國風相對應”在文中沒有依據***

  2.B***“所有人”錯,文字中說的是“大部分人”***

  3.D***兩方面的結合並不一定能使人們不敢做大家不認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會有偷偷摸摸去做的。***


不畫別人的風景議論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風光獨特的哈爾濱閱讀題答案
相關知識
話說詩經之風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米粽之憶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瑕張曉風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說園陳從周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動物遷徙之謎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多謝西風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獨木舟之道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蟋蟀之話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生之喜悅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滴水之恩閱讀理解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