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京答李紓贈別獨孤及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獨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陽人。下面由小編整理關於將赴京答李紓贈別的閱讀答案,希望對您有幫助!

  將赴京答李紓贈別閱讀材料

  將赴京答李紓贈別

  獨孤及

  膠漆常投分,荊蠻各倦遊。

  帝鄉今獨往,溝水便分流。

  甘作遠行客,深慚不繫舟。

  思君帶將緩,豈直日三秋。

  將赴京答李紓贈別閱讀題目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整首詩時空跨度大,既追憶別前的相聚,也寫別時的悵惘,還寫了別後的思念。

  B.以“膠漆”兩種黏結之物比喻詩人與朋友情投意合,親密無間,難捨難分。

  C.第一聯“常”“各”二字寫聚少離多,天各一方,道盡顛沛漂泊的人生之苦。

  D.溝水分流,既寫眼前的實景,又表達出二人將要分別,可謂景語即情語。

  E.頸聯寫朋友離別時的心懷愧怍,詩人揣測朋友心思恰好表現其對朋友的體貼。

  15.本詩尾聯是如何表達詩人的“思君”之情的?請結合詩歌具體分析。

  將赴京答李紓贈別閱讀答案

  14.AE

  15.①直抒胸臆。因思君而衣帶漸寬人憔悴,直接表達詩人的相思之苦。

  ②用典。“日三秋”語出《詩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兮”一句,用“豈直***止***”一詞誇張地表達了詩人思念之深重與濃烈。

  ③虛寫。想象離別後思君情景,拓寬了詩歌意境。

  【解析】

  14.本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語言和思想內容的能力。A項,詩中沒有寫“追憶別前的相聚”。E項,“寫朋友離別時的心懷愧怍”理解錯誤,該詩表達的是自己遠赴京城而忍心離別的愧疚,而非寫朋友離別的古代詩詞。

  15.本題考查鑑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做好此題,首先要審清題幹要求,“如何表達”是針對表達技巧所設的問題。詩歌中對感情的表達又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大類。總體上來說,這兩句是寫詩人和朋友分別後想象自己如何思念朋友的,是虛寫。“思君帶將緩”直接寫出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因為思念而消瘦了容顏,衣帶漸寬,這是直接抒情。“豈直日三秋”化用了《詩經》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兮”的詩句,是用典來表達對朋友的深厚感情。

死亡脣邊的微笑閱讀理解附答案
醉落魄王千秋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將赴京答李紓贈別獨孤及閱讀答案
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閱讀答案
答李端叔書文言文閱讀答案
答李端叔書文言文閱讀答案
別惹烏鴉閱讀答案
李賀作詩文言文閱讀答案
李夫人不欲見帝閱讀答案
聞新蟬贈劉二十八閱讀答案
蝶戀花別範南伯閱讀答案
惜別櫻桃園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