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語文文言文習題附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文言文閱讀是海南高考語文試卷中最多考生失分的地方,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對於每位考生來說十分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湖北高考語文文言文習題,供大家閱讀練習。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①高安太守朝請大夫毛公,與資政殿大學士、太子少保趙公,里人也。公始以老歸故鄉,大夫適方家居,與公出入相從,為山林之遊,朝夕無間。公好為詩,而大夫以詩自名,遇其得意,輒以詩相屬。

  ②元豐三年,大夫來守高安,簿書期會,非其意也。間與客語,有歸歟之嘆,曰:“要當從公於松石之間,逍遙以忘吾老。”時又出公之詩,以誇其坐人。公詩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蓋老而益精,不見衰憊之氣。卒然觀之,不知其既老之為也。

  ③轍昔少年,始見公於成都,中見公於京師,其容晬然①以溫,其氣肅然以清。十年之間,富貴煒燁,談笑於廊廟,而其所以為公者,湛然②無毫髮之異。自不見公,今又十餘年。間而聞之公之鄉人,見之公之詩書,其風力骨骼有加而無損,亦與始見無異。然後知公之所以過人者遠甚。

  ④蓋人必有不可變者,然皆汩沒於塵垢,與物流轉而不返。於是索然茫然,與發皆白,與齒皆落,忽然失之而不自知也。若夫公之不可變者,轍亦安足識之,蓋亦見其見於外者而已。

  ⑤大夫將刻公詩於石,而屬轍為記。

  【註釋】①晬然:顏色潤澤。②湛然:安然的樣子。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22、第①②兩段作者寫毛公的意圖是 。***2分***

  23、對第②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不願處理官府中的公文政令等繁雜的俗事。

  B、不會處理官府中的公文政令等繁雜的俗事。

  C、文書簿冊按時學習,並不能領會它的意思。

  D、文書簿冊按時學習,並不是他願意做的事。

  24、“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和“其容晬然以溫,其氣肅然以清”分別從□□和□□兩方面寫趙公。

  25、第③段的記敘有特色,請對此加以賞析。***3分***

  26、作者怎樣認識“公之不可變者”?請作具體分析。***3分***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22.第①②兩段作者寫毛公的意圖是 。***2分***

  【參考答案】為引出本“記”的主人趙公;***1分***用毛公對他逍遙人生的羨豔,來突出趙公詩作和精神的恬然自得。***1分******或者通過毛公的讚賞從側面體現了趙公的怡然自得精神***

  【測量目標】 分析文章的思路、結構、寫作特點。

  【考查內容】 這個題目是考查學生對文章思路結構和寫作特點的理解能力

  【試題分析】 題幹中的“第①②兩段”暗示了語段和全文的關係,從結構考慮在文首部分,應該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主人公是“趙公”,那麼寫“毛公”會有側面烘托的作用,結合文字具體內容作適當闡述。

  【答題分析】 此題學生錯誤比較典型的是把“側面烘托”寫成“對比”,內容方面對於怡然自得的精神概括不夠到位,寫“為人正直剛正”比較普遍。

  學生答題示例

  得2分

  以毛公與趙公的交友機器對趙公的讚美側面烘托出趙公的高雅情趣和崇高情懷,引出下文對趙公描述和寫作緣由。

  得2分

  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記敘他和趙公之間的來往以及對趙公的評價,間接表現出趙公瀟灑超脫的為人以及詩作的清新自然。

  得2分

  以毛公與趙公的交好側面襯托他人眼中趙公為人的逍遙瀟然,其詩清新,筆跡勁力,老而精深,引出後文作者與趙公見面,吸引讀者增強說服力。

  23. 對第②段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不願處理官府中的公文政令等繁雜的俗事。

  B.不會處理官府中的公文政令等繁雜的俗事。

  C.文書簿冊按時學習,並不能領會它的意思。

  D.文書簿冊按時學習,並不是他願意做的事。

  【參考答案】 A

  【測量目標】 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考查內容】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的解讀能力,結合上下文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試題分析】 此題干擾項干擾程度不大,不處理公文有兩種情況:一是不願意,屬於態度問題,一是不能夠,屬於能力問題,從文中看,不難發現是屬於態度問題,超然於世的態度讓他不願處理。

  【答題分析】 ***略***

  24. “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和“其容睟然以溫,其氣肅然以清”分別從□□和□□兩方面寫趙公。***2分***

  【參考答案】 為詩 為人

  【測量目標】 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考查內容】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綜合概括能力。

  【試題分析】 此題從文中的提示“蕭然如其為人”便可以知道其中一個是有關“為人”,那麼前面一個“清新律切,筆跡勁麗”對詩歌風格的概括就不難了,再根據詞語的對稱性,答案就可以出來了。

  【答題分析】 此題可以增加的答案是:前一個可以增加“詩歌、詩風、風格、筆法、文風、文筆”等,後一個可以增加“氣度、氣質”等,此題錯誤較多表現在:“為詩”寫成“書法、字跡、筆跡、作品”等,“為人”寫成“肖像、神態、神情、容貌”等。學生在解題時對於原文中的“其容,其氣”的概括不夠到位。

  25. 第③段的記敘有特色,請對此加以賞析。***3分***

  【參考答案】 從“始見”、“中見”到“不見”趙公的記敘,歷時二十多年,呈現了我對趙公的切身感受及趙公不變的事實;***1分***作者巧妙細數時間的流逝,而趙公不改初心,對此發出由衷的讚歎,***1分***使趙公的形象豐滿,同時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1分***

  【測量目標】 鑑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考查內容】 考查學生對於“記敘”概念的理解和分析,運用相關知識對具體文字內容進行分析和欣賞,能夠體驗作者表達的作用和效果。

  【試題分析】 此題是問“記敘的特色”,因此要從記敘角度回答,不是描寫不是別的表達方式,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始見”、“中見”和“不見”,說明時間跨度,所以以時間順序來記敘,或者運用插敘等方法來說明趙公不變的事實。題目要求賞析,所以要表達這樣寫的效果,一個從作者情感角度,一個從作品特色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分析】 此題三個得分點,第一,寫“按照時間順序,歷時20多年”、“用插敘寫出了作者與趙公的幾次見面情形”都算對,錯誤較多體現在對於“記敘”的概念模糊,與描寫手法有混淆,寫細節描寫、對比等情況,搞錯人物寫毛公的不在少數;第二,不變的事實,容貌沒有改變,“與始無異”等都可以得分;第三,賞析分、效果分大部分同學失分,個別學生能寫出“讚歎、形象豐滿”等。

  學生答題示例

  得1分

  作者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寫出了趙公漸漸老去,但容貌氣色不減,再過十年見其文筆健奇,一次來寫趙公的過人之處並不會隨時間推移而消磨。

  得2分

  作者寫一生幾次見趙公的不同場景,雖年事已高但仍舊競賽飽滿,富有活力,和剛見面時沒有區別,寫出作者對他的敬仰之情。

  得3分

  以時間為線索,從作者“始見”“中見”“又十餘年”時間跨度大,從外貌神態談吐等方面描述趙公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十餘年也未曾改變,反而更出眾,表達作者的崇敬之情。

  26.作者怎樣認識“公之不可變者”?請作具體分析。***3分***

  【參考答案】 人總有不變的本性和志趣,但是往往被世俗的物質追求所淹沒,趙公保持了深厚的道德修養,顯示出不同凡俗的人格魅力;對趙公的認識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通過委婉的表達,展現趙公的深邃,儘管認識了趙公的本色,但只是見到那些呈現在外面的東西,還不能說充分的認識。***答對1點,2分;對2點,3分。***

  【測量目標】 概括文章內容和主旨,分析作者情感和寫作意圖

  【考查內容】 考查學生對於文章整體的理解和關鍵語句的解讀,明確答題的角度和步驟,結合文字進行分析。

  【試題分析】 先明確此題 要回答“怎樣”,而不是“為什麼”,先回答認識了什麼,寫出具體內容物件,然後根據文章中作者的表述,說明作者這樣 表述的特點或者方式。

  【答題分析】 此題學生得分率不高,原因在於審題,一,回答“怎樣”,而不是“為什麼”,二,側重在內容方面而不是側重在結構。學生錯位 表現在對認識的內容概括不準,其次對認識的方式沒有解釋分析。

  學生答題示例

  得0分

  作者初次與趙公接觸,先讀他的詩,瞭解他的為人,之火愈陸續見面,十年一次,再讀趙公的詩,風格依舊與之前無異,表現趙公老當益壯,作者這樣認識“公之不可變者”的。

  得1分

  作者蘇轍人物他也只是看到了趙公表露在外的樣子,而其內心,才是“歸沒與塵垢,與物流轉”而不可變的東西。

  得1分

  作者認為人皆有不可變者,而幾十年間作者已不再少年,這個卻依然無異,風骨有加無損,“公之不可變者” 是因為他的瀟然脫俗所以再世事變化中一直不變。

  得2分

  相識多年,其外貌始終溫潤富有朝氣,他的作品筆風始終富有力度和清新意蘊,他為人瀟灑,活躍山林,競賽始終不曾衰竭。

  示例五

  得3分

  作者認為其不變得是詩品與風骨,與那些索然茫然者不同,永不改初心,且有加無損,更認為其不變風骨是“我”所不及的,無法與之同列,“如安識之”,又無法深入瞭解他,只是“見其見於外者而已”。

湖北高考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語文文言文例題附答案譯文
相關知識
湖北高考古詩鑑賞練習題及答案
湖南高考小說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湖南高考完形填空練習題附答案解析
湖北高考詩歌鑑賞訓練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小說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古詩鑑賞強化題及答案
湖北高考古詩鑑賞強化題及答案
湖南高考詩歌鑑賞練習題及答案
高考歷史鞏固練習題附答案
南寧高考政治衝刺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