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書香的隨感散文作品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願我們擁有輕柔的藝術之風,在書香的天空中展翅飛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書香陪伴不孤寂

  在我孤寂的時候,不由得不停的思考,捋順那曾經看過的書籍和學到體會到知識,進而迸發出新的思想火花,衍生出自己獨有的思想,支撐著自己一路向前,開創出自己獨有的地。

  在靜下來的時分,我開啟一本又一本書,靜心地讀,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總能激發出自己思想的火花,時不時地陷入那個斑斕多姿的廣闊的世界,為那些曲折的故事,富有深奧哲理的語言,而經常牽腸掛肚;那經久傳世的國學典籍裡的語言讓人感覺是那樣的清純,填補了思想中曾經的缺位,讓心靈有了明顯的歸屬,不再覺得頭重腳輕,不再覺得自己如同一片無根的雲,飄浮不定,無所歸屬。

  開啟曾經的讀書筆記,自己的心得與寫作本子,讓自己重新走回溫暖充實的記憶之中,那本子裡的字裡行間,總能把自己帶回曾經的"靈感"爆發之時;曾經的一瀉而下的情感思想裡;曾經對周圍事物的感悟,催促自省的過程中;催促自己不斷積澱成長的歷程中;讓自己越發自信,越發崇尚一句話:"人的生命長度也許無法改變,但生命的厚度和寬度卻能通過不斷地努力得到改變。"那一行行看似不動聲色的文字,總能召喚著我走上越來越厚、越來越寬的人生之路,不時地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塑造出自以為更加完美的人生旅程,讓自己常常以一顆單純充實的心,能無數次擁抱生活。

  不斷地讀書,不停地筆耕,與緩慢之中不斷地積澱,讓生命變得厚重;讓自己的德行水平得以提高,認真努力地詮釋"厚德載物";讓自己的生活時時處處彰顯出風雅之味;是自己的心靈得以純淨,境界顯得更為脫俗,在擁有風雅潤澤的生活中陶然,讓生活多一份情致,多一份令人舒心的美好,讓生命的軀體周圍折射出一種自己獨有的文化風貌和情趣。

  在不斷增加的生命年輪過程中,不斷地感悟到:在一個崇尚文化的社會"圈子"裡,人的尊卑不完全是以物質為基礎,文化素養高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具有相當高文化素養的人,即使他的經濟很是落魄,生活幾近窮酸,但是他仍然會受到他人的倍加尊重,他的光芒絕不會因為落魄而褪色,甚至有時還會被推舉為"一方聖人".因而可以說,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是做人的根本和源泉,文化知識的內涵和豁達、淵博,完全可以超越經濟對人的影響和約束,我們必須正視文化的巨大力量,認可深深烙在國人身上數千年的文化烙印和文化積澱,我們的骨子裡崇尚的是文化科學與高標準的做人規範準則。

  閒暇之時,讀幾篇文章,寫一點文字,做一定的積澱,沉思默想和靈魂進行對話,使生命中的一段時光中出現的浮躁之情遠離自己,且漸行漸遠,將那些虛浮的慾望從心底剔除。在讀書過程中,融入其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彰顯自己的風格;或穿越時空隧道,去和古人對話,與後人交流;不斷地感悟出文字的魅力,展開想象的翅膀,回眸歷史的曾經,快速地穿越歷史的天空,暢想、憧憬出美好的未來;……或者趕個早起,去眺望旭日東昇;夜幕降臨,透過視窗觀看升起的月亮,……欣賞上蒼賜予的大自然美景,暢享生活的快樂與美好,探求得到幸福快樂的生命之旅。

  :書香滿屋

  搬了新家,做了兩個很大的書櫃,終於給家中堆積如小山的書們找了一個安身之處,也終於擁有了一間獨立的書房。一部電腦,一張書桌,一杯茶,一段音樂,有了一個放置心靈的居所。

  對於書的鐘愛,緣自於父親對讀書的愛好和父親的一幫知青朋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雖然經濟緊張,但父親經常買書,尤其是中國古代歷史書籍,而我又在父親的故事中成長,稍大以後,便掉進茫茫書海中不能自拔。在當時團場連隊,我家的書可以說是較多的。

  有了這種成長經歷,對書籍的依賴便超乎常人,及至有了自己的家,首先便想的是如何安頓大堆的書籍。隨著歲月的流逝,書越來越多,一個書櫃已遠遠不夠用,只好將書堆在床頭邊、窗戶邊。以至於兒子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書,隨手抽出一本便賴在床上不想動了。對書的珍愛,也影響了兒子,小小年紀便一副書蟲模樣,只要進了衛生間,必定是要帶一本書進去,並且在裡面坐一兩個小時不出來。我忍無可忍,便做河東獅吼狀告訴他如若再惡習不改不給他買書了,這一招非常見效,小傢伙進出衛生間的速度快了不少。沒過幾天,我發現,他進衛生間時總是故做鎮定,並且總是有意無意躲著我,好像怕我發現什麼似的。我注意觀察,他的動作有些不正常,於是有一次當他正要以極快的速度閃進衛生間時,我一聲大喝讓他站住,一下就從他鼓鼓囊囊的衣服裡搜出一本書來。看樣子,想要禁他讀書是不太可能了,只好放他一馬,只是叮囑他不要坐得太久了。

  去年“三八”婦女節的前一天,看著街上抱著鮮花燦爛走過的女人,想著自己居然沒有收到一支玫瑰,心中頗有些不平衡。兒子下課了說想去書店,於是欣然同意,乾脆買書過節自己給自己慶祝一番,兒子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溜兒逛遍了街上的三家書店,《昆蟲記》、《所羅門王的寶藏》讓兒子愛不釋手,我則徘徊在琳琅滿目的書架前精挑細選,儘管再三挑選,最後最不忍放下的也有十餘本,想想過節就奢侈一回吧。花去了不少“銀子”,終於懷抱著沉甸甸的書與兒子踏著夕陽回家,一路上心中充滿了幸福感。突然“沒有玫瑰的幸福”這句話浮現在腦海中,是呵,再美的玫瑰,也有凋零的一天,但一掬書香卻會伴隨我們的一生,甚至會蔭澤孩子的一生。

  第二天,一家人躺在沙發上各霸一方,抱著自己喜歡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著,有的讀到情節跌宕處緊張萬分,有的讀到高興處哈哈大笑,明媚的春光從陽臺上的落地窗戶裡照射進來,一切是那麼溫馨美好。

  因為愛讀書,記憶力非常好的兒子出口成章,小小年紀便對天文地理充滿了渴求,寫作文自然是下筆千言,一氣呵成,頗受老師表揚,自信心大增。因為愛讀書,兒子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儘管是自己沒走過的路、沒經過的事,但都深刻地印在腦海中,並且經常可以舉一反三。因為愛讀書,家中常常瀰漫著書香,充溢著寧靜和溫馨。因為愛讀書,沉靜面對繁蕪人生,淡泊面對生活,快樂也就常駐心間。

  :最是書香能致遠

  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她牽動了我幼小的心靈。隨後,聽著《柳林風聲》,伴著《海的女兒》,看著《醜小鴨》完美蛻變成了白天鵝,《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快樂地玩耍……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我讀的書也不只侷限於童話,漸漸向散文、小說、人物傳記發展。《海底兩萬裡》中,作者將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使我對奇妙而驚險的海底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則是把理想主義的旗幟高高舉起,成了人生的教科書,教給我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才算有意義。《名人傳》敘述的是三位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以及他們坎坷的一生,提高了我對歷史的認識和對偉人的定義。

  書是海洋,書是天堂,書是鑰匙,書是航船,讀書能夠提高修養,提升氣質。自古以來,書一直受到文人墨客所推崇。其實也無怪人們這樣認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長才。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養性靈。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閱讀與作文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正如古人所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進行大量閱讀,對中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多讀、多記、多寫、多練,才能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倘若千千萬萬的書籍匯成了知識的海洋,那我便是一葉扁舟,在大海中,乘風破浪;倘若數不勝數的美文精品編織成了天邊七彩的雲霞,那我便是一隻小鳥,在雲層之間穿梭、翱翔。

  前路漫漫何所依,書香濃濃伴我行。
 

兒童散文六一
有關成長的感想散文推薦
相關知識
有關書香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懂得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旅行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年輕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苦難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彩虹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女人的隨感散文作品
有關冬天的傷感散文作品
有關浮雲的隨筆散文作品
有關植樹的隨筆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