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發展的重要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3日

  摘要: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誠實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誠實的孩子;出口就說髒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

  

  人的一生要經歷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既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因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人們常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就是這個道理。可見,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作為父母來說,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在家庭教育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那麼為什麼先天區別不大的嬰兒,長大後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物件,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誠實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誠實的孩子;出口就說髒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要培養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家長自己必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為孩子樹立榜樣,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髮揮自己獨特的教育作用。因此,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人——正直、有責任心、言行一致、守時惜時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當好孩子的“啟蒙教師”。

  二、加強德育教育,做孩子的的良師益友。

  一位教育家曾這樣說:“身體差的人是廢品,能力差的人是次品,品德差的人是***。”這可見一個人的好品德是多麼重要。同時,一個人品德好了,別人才更願意與他相處,他才更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所以,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以身示範,做孩子的榜樣。

  1、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見到老師、同學或其他認識的人要主動問好,受到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妨礙了別人要說打擾了,做錯了要說對不起。

  2、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家長一定要注意,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因為你是他的榜樣。

  3、做一個講衛生的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頭,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服,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男生勤理髮,女生要把頭髮梳好。

  4、做一個愛勞動的人。自己的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能代勞。自己疊被穿衣、自己洗襪子、自己洗紅領巾、自己削鉛筆等,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5、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關心、愛護、尊重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懂得稱讚、寬容別人。

  6、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讓孩子懂得,作為一個學生,有責任努力學習;作為一個孩子,有責任尊敬父母、長輩……

  7、做一個會與人合作的人。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只有學會與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8、做一個有自信的人。家長對孩子應以表揚為主,讓他樹立自信,讓他認為自己很能幹,他學習起來就會更起勁。但是,如果孩子的確錯了,家長還是必須指出來,進行講道理或者批評教育。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良好的文化環境;第二,真摯的情感環境;第三,舒適的物質環境。良好的文化環境是指一個積極向上、追求上進的富有文化色彩,或者崇尚知識、崇尚文化的環境;真摯的情感環境主要指父母及親友對孩子真摯的愛心和這種愛心的正確表達方式;舒適的物質環境主要指能為孩子提供使其健康成長的基本物質基礎。其中,前兩點是一種軟環境,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環境。良好的環境是孩子成長成材的必要條件。父母要想培養出聰慧的子女,就必須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下面摘錄一段話,與所有的父母共享: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

  如果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便學會好鬥。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周圍的人們。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歷史的經驗和實踐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人才的培養必須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三方面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互補的產物。三方缺一不可,而且其中的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但是有不少家長卻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讓他接受教育的,而家長的作用就剩下餵養小孩了。其實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延伸和補充,而且具有學校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意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接受家長的影響和教育,因此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早期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思維習慣的形成以及對社會的認識,家庭教育具有關鍵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將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終身。父母的言行舉止,家庭的家教家規將對孩子以後的成人成才起到了一個奠基作用,將對小孩的身心發展有決定性作用。這種教育的力量顯然是任何學校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另外,家長對孩子要絕對守信用,不要為了哄孩子而隨口應承,結果沒有實現,這不僅傷了孩子的心,而且也會使孩子認為說話可以不算數,從而養成這種惡劣的品質-----做事不負責,沒有信用。在這方面我做得非常好。我是一名教師,不管是對學生、同事、朋友或不相干的人,只要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因為,我信奉:許下的諾言就是債務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僅僅瞭解和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實施教育,用什麼方法,什麼手段,通過怎樣的過程進行教育。通過這些方法、手段、過程要達到怎樣的目標。要藝術地運用這些方法、手段和過程,要靈巧地、針對性地,看似無意,其實是經過精心準備,在適當的時間、場合運用,才能預期的效果***目的***,有時還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點必須牢記,就是不能隨意批評,更不能無理由的亂罵,要以表揚、鼓勵***有原則的***為主,使學生看到希望,使他們認識到,在經過一定的努力後,可以達到目的。要讓他們產生一種要達到目標的成功衝動,一種渴望,一種原始的動力。

  但是事實上,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導致很多家長過多的看重分數,忽視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習,是得多少分,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孩子不愛學習。但家長們是否知道: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愛學習?答案很簡單:因為學習有痛苦,所以不愛學習。如果學習有快樂,就愛學習。那如何使學習成為快樂的事情呢? 所以希望家長當好充電器的角色。讓孩子有學習動力,學習熱情。 而這充電器怎麼當?怎麼能調動學習積極性?許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大多數興趣、愛好產生的原因是對某一事情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產生源於被肯定、被欣賞。我想問一問?大家是不是經常用肯定和讚賞的口氣對待孩子呢?而成績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而真正的做人是不可忽視其品德和心理健康的。現在有些孩子不知道關心別人,以自我中心,耐挫力差。這就是一點小事就會發生自殺或他殺的主要原因。 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了做人的教育,即使是車上讓座,路上不吐痰,講話文明,不隨意破壞公務等小事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碰到小孩子不聽話,甚至對著幹的情形,即很多人說的“逆反”。而這逆反心理是怎麼回事呢?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大要素構成的。其中,認知是受教育者態度的基礎,在對態度的作用中,認知主要是對逆反心理起準備和導向作用.這是因為,無論什麼人***不包括思維不健全者***怎樣認識某一現象或問題,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較為穩定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些穩定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所構成的認知,支配人們對某一現象或問題將要採取怎樣的做法,即是擁護、支援、順從態度,還是怠慢、反對、逆行的態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個構成要素,指人們在心理上對認知資訊內容的一種情緒體驗,即喜悅***愉快***或煩憂、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決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動力。具體地說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當理解掌握了某一資訊或觀念,一般會感到一種滿足、充實和愉悅;而對不理解的資訊和觀點,一般會感到疑惑、焦慮和煩憂。將這些對新觀念、資訊的情緒感受與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所儲存的知識內容、態度加以比較,當原有的不良情緒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時,不良情緒就會愈加強烈,從而導致產生去抵制有關教育管理的內容和資訊的行為意向。當這種意向傾向越來越多時,逆反心理就會逐漸轉化為一種逆反行為。為此,作為逆反心理的第三個構成要素棗行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顯而易見,即它是逆反心理轉化為逆反行為的準備,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響。

  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或命令或專斷,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這些都無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澱,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我們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生牴觸,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生逆反心理。有的母親,一件小事嘮叨沒完沒了,上綱上線,引古論今。還有的母親把以前的錯誤都翻騰出來,然後給孩子貼上負標籤,你怎麼那麼笨?你這輩子算是沒出息了……這樣做是在強化錯誤、強化負面資訊。 嘮叨說教不如去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以身示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不要要求孩子。比如看電視,不讓孩子看,首先大人要作出表率。 另外,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總是拿別人與他比較。你看人家……

  還有些家長總認為只要滿足了孩子的物質生活,就是對孩子好,所以拼命賺錢,孩子要什麼有什麼,疏不知這種單純的物質關懷會使小孩子精神貧乏,使之只重物質享受,不知踏實勤奮……

  那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父母的示範效應,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人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政治表現、工作態度、興趣愛好、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態,都可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事實也正是這樣,如有些做父母的,雖然他們也經常跟孩子講學習多麼重要,讀書多麼重要,可他們平時誰也不看書,冬天晚上在家看電視,夏天晚上到街上聊天、下棋、玩麻將,看到孩子在身邊看他們玩時,馬上就板起臉來問:“你作業做完了嗎?”“做完了。”“做完作業就快去複習別的,走吧!”孩子說:“我再看一會兒。”“看這有什麼用?快走!一會兒回家我檢查你的作業,寫得不好我可打你。”迫於壓力,孩子是回家了,可你想他能學習好嗎?你說讀書有用,可孩子沒見你摸過書本,你說打麻將沒有用,可你卻天天打,為什麼家長老幹沒用的事?日久天長,孩子沒有聽進關於讀書有用的道理,卻懂得了打撲克太有樂趣了。還有些家長,在家裡當著孩子的面,說話不注意分寸和影響,對孩子的成長、進步起到了阻礙作用,如有的父母很關心孩子的思想進步,要求孩子爭取早日加入少先隊。可在家裡和朋友一起談話時又說:“入黨入團有什麼用?黨不黨一樣升級,團不團都拿錢,我才不入呢。”類似這樣的話,孩子自然要想想,有時甚至還把家長的這些話帶到學校講給同學聽,擴大了影響面。由此可見,做家長的,在孩子面前談話、做事,一定要注意分寸和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自我形象、威信尊嚴、思想品德、學識才能、語言風格、行為習慣等特徵在子女的心目中往往是神聖的,因此,有強烈的示範效應,子女常常通過模仿、潛移默化過程接受這種效應。如果家長自身素養較高,為人誠實、工作勤奮、談吐文雅、處事得體,那麼對子女將起到很好的示範效應。父母的示範效應本身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家長要能主動的、有意的發揮示範作用,其對子女教育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真正瞭解孩子,關心孩子,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然而,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不錯,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做一個好人。但這僅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三分之一,要教育好學生,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應跟上。現在,有一些家長都以自己忙為理由,很少了解孩子,關心孩子,只知道孩子吃完飯上學去了,卻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或校外幹什麼,對孩子的學習和其它行為也不瞭解,這不能不說是家長的失職。

  對孩子全面瞭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了如指掌,而且要對孩子在外面的表現全面掌握。這需要家長做大量的細緻工作,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留意孩子的書包、筆記,經常與之談心,多傾聽孩子的意見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瞭解孩子,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和需要給孩子以幫助和指導,引導孩子健康發展,不斷取得優異成績。

  3、要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對一個學生來說,其成長過程必然會受到許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如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等,教育專家認真分析了現代社會、家庭和學生自身的特點後指出,家庭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十分重要。其中主要包括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成員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方法、父母的示範效應、家庭氛圍狀況及家庭條件狀況等因素。學生的成長目標一般認為是:注重在不斷接受教育過程中全面發展,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全面發展具體講就是素質教育,就是使學生成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堅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健康的體魄和心智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社會所必需的人,這樣便是實現了學生個體的社會化。

  孩子出生以後,在與外部世界的密切接觸中,他們的心理活動也逐漸豐富和複雜起來,尤其是家庭的一切,包括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家庭的陳設佈置等都給孩子留下最初也是最難忘的印象。顯然,家庭便是孩子的第一學校,而父母則使他們的啟蒙老師,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更是由於經常不斷受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品德、行為規範將不同程度打上家庭的烙印。所以,家長要有良好的教育觀念,自覺履行改造教育子女的職責,把子女教育視為應盡的義務,並能誘導子女正確做人,努力提高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鼓勵子女勇於吃苦,勤奮上進和全面發展。同時要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切忌簡單粗暴。除此之外,還要為家庭教育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許多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體貼,家庭氣氛寬鬆、舒適,這樣的環境將使子女心情愉快,性格開朗,熱情活潑,學習高效。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為子女的教育和成長不斷地優化家庭教育的環境,以保證子女能迅速成長。

  4、家長要理解和尊重學校老師。在教育實踐中,老師工作面對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大群孩子。因此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多向老師學習;要教育孩子熱愛學校、熱愛班級,遵規守紀。家長與學校老師是共同教育引導孩子的搭檔。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學校和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場所,因此,老師和家長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兩個代表人物。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同一目標的,因此,家長和老師應成為教育孩子的搭檔,對孩子實施全面的教育過程。

  總之,家長要對分數的關注少一些,對做人的指導多一些;無端的指責、埋怨少一些,平等的交流、談心多一些;對孩子飲食起居的關懷少一些,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多一些。由家庭教育打基礎,使幼苗茁壯成長;由學校在成長期精心培植,使之更好成熟;由優良的社會風氣做滋養,使之營養更充分、更全面。特別重要的是,子女應增強自身修養,自我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動力,增強抗病的免疫力。這樣,經過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地加強修煉與父母、師長的精心培養教育,相信所有的子女、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心理健康,長大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初次見面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學習怎樣有效溝通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相關知識
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發展的重要性
孩子學習書法的重要性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的影響論文
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髮展的影響論文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意義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重要性
為什麼家庭教育對孩子很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