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虎丘山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又名海湧山、海湧峰、虎阜,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里的郊外。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虎丘印象

  蟬鳴七月,蟬鳴虎丘。

  你的輪廓在記憶中湧現、放大、清晰,在星星點點的光影中脫出,在暑期的靜謐

  中成為一個可見可塑可觸的現實個體。你在夢幻中也盪漾過,在光火中也顯現過,而我,在今天才第一次觸及到你,你眼角的笑意、脣邊的絮語。

  未到正午,空氣卻也像個蒸籠。高大茂密的樹林間,蟬鳴聲聲,炙熱的陽光透過樹冠上細碎的枝丫,在蔭碧的草氈上投下斑斑駁駁的日影,卻把炎熱的氣氛淨化的猶如蘇州石橋上的柳梢。

  蟬鳴不斷,熱不歇。

  憨憨泉。憨憨的和尚,憨憨的傳說。小和尚挖開了這口憨憨井,井水噴湧,虎丘山上的長老們,從此不必再下山挑水了。聽說,還有一隻金蟬守護,而現在,金蟬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汪靜靜的水流,訴著古老的傳說。

  看罷,似乎感覺到金蟬的目光。原來,它就是這裡的靈魂,心到哪裡,意就到哪裡。蘇州也是如此。深厚的底蘊是不需要任何華麗的文字來修飾的,只要站在那裡,聽聽瑣碎細渺的風聲,難得香氣,夢裡迴音。

  干將莫邪,鑄劍成美談。

  虎丘,在你的身上,我找到了一痕。那痕所在之石,就是被後人緬懷已久的試劍石。

  在那裡,我看到了你早在千年前就生成了那別樣的果決,堅強。指尖劃過劍痕,它早已被風化,細碎,變得粗糙,可劍和它的的主人,永遠和這試劍石一起,恆定在人們心中。

  三扇門,大雄寶殿。

  室中的釋迦摩尼,微笑俯身,平和淡看人世間,收藏心與心願,傳送愛與祝福。

  晨鐘暮鼓,香界連雲,五十三參石階見證了從數千年至今的香客如流。真的呢,虎丘,我看見你笑了,對著蘇州城笑了。海湧嵐聚,雲巖寺塔的七層頂端上,你的笑容那麼動人。

  我知道你從兩千五百年前走到現在,你在蘇城虎丘上的高度早已超過六十七點四米了吧。

  虎丘山上,品茶聞茶香,冥冥憶起彼時江南事……姑蘇城蟬鳴聲聲,路上行人匆匆。一杯碧螺春洗塵,故時雲巖寺回憶如絲。雖記不起人面花容瘦,卻依稀能想起江南行宮的金碧輝煌……依舊清晰如故。如此淵源,虎丘也蒙上了一層朦朧且又清晰的風嵐。

  仍是虎丘的蟬鳴,卻不再使人亂心,更為鳳落的幽篁增添了一份優雅,沉靜,還有一縷散發著碧螺茶味的傳誦之風。

  蟬鳴虎丘,蟬鳴七月。

  :遊蘇州虎丘山有感

  前幾天去蘇杭旅遊,遊覽了蘇州的虎丘山,此山以虎丘斜塔而名揚海內外,看後頗有感觸。蘇州虎丘山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說道:“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所以虎丘山是旅遊者到蘇州旅遊的必遊之地。

  虎丘,原名海湧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 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得名虎丘。虎丘佔地雖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但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絕巖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最為著名的是雲巖寺塔和劍池。高聳入雲的雲巖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古老蘇州的象徵。劍池幽奇神祕,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以及神鵝易字的美麗傳說,風壑雲泉,令人流連忘返。

  位於虎丘東麓的萬景山莊彙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形成了宜人的綠島小氣候,成為鳥類爭相棲息的樂園,每至秋日,有萬千蒼鷺繞塔盤旋,蔚為壯觀,成為一絕。

  虎丘還是蘇州民間重要的集會場所,根據“三市三節”的歷史,景區創新推出了春季的藝術花會,展現了牡丹、鬱金香,比利時杜鵑、百合等一大批名貴花卉的迷人風姿,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與花會相映成趣的是民俗風情濃郁的金秋廟會,再現了山塘廟會的盛況,展演了南北交融的民間藝術節目,深得遊客喜愛,如今,一年兩會已成為著名的特色旅遊專案,是蘇州的旅遊熱點。我們去時正趕上花卉展出,各種奇花異草,競相開放,絢麗多彩的花海令人稱奇。

  虎丘以其獨特的魅力,向人們展現了一幅人文資源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融山水、歷史於一身的秀美畫卷,是人類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值得一遊。

  :虎丘廟會

  大年初五,我和家人一起到我們蘇州著名的旅遊景點——虎丘去觀賞“虎丘廟會”。

  一踏進虎丘風景區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無數千姿百態的花朵:看,荷蘭的國花鬱金香,色彩紛呈,淡紫色的、橘紅色的、粉紅色的花苞,似含苞欲放,溫柔恬靜;盛開著的牡丹一株挨著一株,鮮豔的花朵似紅蓮映水,紅得耀眼,微風吹來,片片花瓣像是一隻只美麗的蝴蝶,正在向遊人炫耀著它們那千嬌百媚的姿容;盛開的杜鵑花像一個個穿著彩裙的仙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美麗又可愛,令人賞心悅目;美麗的百合花白裡透紅紅裡透紫,爭奇鬥豔,一陣微風吹來,頓時馨香陣陣,令人心醉神迷……春天的虎丘在花團錦簇中顯得格外美麗,洋溢著濃烈的節日氣氛!

  過了斷樑殿,拾級而上,只見石階兩側井然有序地擺放著60幾面金光燦燦的吉祥鑼,每個鑼上都貼著喜慶的紅色祝福語。我看見其他遊人正興致勃勃地敲著鑼,我也湊上去敲了起來。我在人群裡賣力地敲著鑼,“鐺鐺,咚咚”,真有趣啊!這時,媽媽跑來對我說:“晶晶,你沒看見前面的牌子嗎?每個人應該在自己出生年份的鑼上敲3下,來年一定會交好運!”我仔細地觀察了鑼,鑼上還真有出生年份呢!我趕緊找到了自己出生年1994甲戊年的鑼,看著鑼上的祝福語“永保常春”,我拿起鑼錘子,在鑼上敲出了響亮的3下,這樣鑼上的祝福語就一定會應驗的!

  敲完了鑼,我們就去觀賞虎丘的名勝古蹟。

  一路往山上走,我們目睹了虎丘十八景——憨憨泉、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二亭、五十三參、雲巖塔……這些名勝古蹟都有著許許多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與神話故事,也留下了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和真跡。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的比薩斜塔——雲巖塔,雲巖塔就是建於宋代的平面八角磚塔,共有7層,高47.5米,重下往上望,一眼望不到塔頂。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如今成為了和比薩斜塔相媲美的世界第二斜塔。可惜由於歷史悠久,我們不可登塔參觀,於是我們只能在塔底下拍了許多精彩的照片,留下這精彩的一瞬間。

  塔底下的劍池也有一段古老傳說。據說,劍池旁的四個大字“虎丘劍池”中的“劍池”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兩字“虎丘”卻是後人補上去的,但四個字看上去仍剛勁挺拔,融為一體,這劍池底下有著吳王的墓穴,裡面可藏著許多稀世珍寶呢!虎丘的典故數不勝數,難怪導遊說:“在虎丘,一不小心就會發現一個典故”呢!

  虎丘廟會,讓我時不時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同時進一步瞭解了不少虎丘的歷史典故。這次春節之旅,使我流連忘返、受益匪淺!

看過的人還:

關於護士的散文
關於蝴蝶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虎丘山的散文
關於描寫山的散文
關於峨眉山的散文
關於孫中山的散文
關於描寫山的散文文章
關於北島寫的散文詩精選
關於紅塵夢的散文
關於梔子花的散文
關於寫夏天的散文詩歌
關於心受傷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