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師說原文及翻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6日

  《師說》作於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原文和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師說》原文:

  作者:韓愈【唐代】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註釋:

  [1]之:結構助詞,的。 學者:求學的人。

  [5]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

  [6]人非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並明之的人。

  [7]其為惑也題。

  [8]

  [9]聞道:語本《論語·里仁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儒家之道。

  [10]從而師之:跟從他***並。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著知道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難道。知,瞭解,知道。

  [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13]師道:從師求學的

  [16]眾人

  [18]恥學於師:以從師學習為恥。

  [19]是故聖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20]於其身,自身,自己。

  [是***糊塗啊!

  [22]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23]句讀:讀,通“逗”,句子中間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

  [24]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不問老師。

  [25]小學而大遺:小的方了。遺,丟棄,放棄。

  [26]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於“巫醫”

  [2

  [29]族:類。

  [30]雲者:雲,語氣助詞,無義。者,表陳述語氣,無義。

  [31]相若:相像,差不多的意思。

  [32]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以地位低的師就近乎諂媚。足,可,夠得上。盛,高,大。諛,阿諛,奉承。

  [33]復:恢復。

  [34]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裡用前一種意思,相當於士大夫。

  [35]不齒:不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

  [36]乃:竟。

  [37]其可怪也歟:真是奇怪啊。其,語氣也作“也與”,虛詞連用,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相當於“啊”。

  [38]聖人無常師: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常:固定的。

  [39]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

  [40]萇***cháng***弘:東周敬樂。

  [41]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42]老聃***dā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43]三人行句: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

  [45]。攻:學習、研究。

  [46]李氏子蟠:李蟠***pán盤***,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47]六藝經傳***zhuàn***皆通習之: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的學習了。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樂》已失傳,此為古說。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註解經典的著作。通,普遍。

  [48]不拘於時:指沒有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

  《師說》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為疑難的問題,終究得不到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很久不流傳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塗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斷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讀***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唉!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為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們。難道不值得奇怪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如此罷了。

  李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被當時的不良習俗所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遵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說》贈送給他。

項脊軒志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蜀道難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相關知識
韓愈師說原文及翻譯
馬說原文及翻譯
捕蛇者說原文及翻譯
寄揚州韓綽判官原文及翻譯賞析
韓愈馬說全文賞析_韓愈師說全文鑑賞
口技原文及翻譯
人教版九年級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人教版曹劌論戰原文及翻譯
人教版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
逍遙遊人教版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