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調研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黨的以來,多次深入貧困地區調研,結合世情國情和貧困地區區情,就扶貧開發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深刻闡釋扶貧開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扶貧開發工作是促進農業增產,加快農村改革,實現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掌握扶貧開發工作進展情況,瞭解扶貧開發工作中的難點和問題,緊緊瞄準貧困人口,以“減少貧困、縮小差距、增加收入、構建和諧”為目標,以“整村推進、連片扶貧開發”為抓手,以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為中心,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重點,積極拓寬扶貧資金籌集渠道,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水平,增強貧困物件的自我發展能力,探索與**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扶貧工作新模式,紮實推進創新創業

  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現就對全縣扶貧開發進行的調研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縣地處**邊界,下轄十個鄉鎮,總面積728 平方公里,境內以山地丘陵為主,約佔總面積的80%,全縣總人口52萬,其中:農村人口46萬多人,佔總人口的88.5%,有19個貧困村,全縣現有人均收入低於2763元貧困戶12264人,通過調查分析,致貧的原因:1、因家庭勞動力缺少致貧的3820人;2、因遭受嚴重自然災害

  致貧的1160人;3、因孤寡殘、五保需社會保障致貧4225人;4、其他原因致貧3059人。

  二、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穩步推進整村推進專案實施。

  2014年度上級扶持我縣1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財政扶貧資金310萬元,安排扶貧計劃專案38個,通過專案的實施,新建水泥公路24條32公里;水利設施4條1350米;綠化、亮化工程1處;文化活動廣場9處。近幾年來,在上級扶貧部門的大力扶持下,通過鄉、村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努力,全縣19個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極大的方便了廣大群眾出行。隨著周圍環境的不斷美化,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悄悄改變。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燈,鋪上了水泥路,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休閒娛樂文明適度,

  社會環境穩定和諧的新景象,使廣大幹群對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充滿了信心。

  ***二***、以促進生產發展,全力推進產業扶持。

  今年是產業扶持第一年開始,上級下達產業扶持資金380萬元,我縣19個扶貧村以主導產業建設和貧困戶增收幫扶工作作為重點,力求通過整村推進,使各村級主導產業有較大發展,大部分貧困戶都能具備脫貧的能力。通過反覆調查,深入研究,結合各村實際,幫助全縣19個貧困村制定主導產業基地建設目標任務計劃,使19個貧困村在整村推進中進一步突出重點、明確建設任務,同時,也解決了以往各重點村在整村推進中發展主導產

  業專案建設的難題。

  ***三***、以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為中心,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

  為了做好“雨露計劃”培訓轉移工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同時,我辦領導班子深入基地調研檢查指導培訓工作,要求有關部門對培訓輸出學員家庭遇到的困難結對幫扶,為輸出人員創造良好的外出的環境 。今年我縣完成“雨露計劃”培訓共210人,下撥資金19.8萬元,其中職業教育培訓80人,撥付資金12萬元,轉移就業培訓130人,撥付資金7.8萬元,全部通過“一卡通”直接發放到貧困物件手中,轉移就業率達100 %,有效的增強了貧困群眾的就業能力,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生活水平。

  ***四***、以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為重點,確保移民搬遷的政策落實。

  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涉及面廣,必須由政府主導,組織各方面力量參與實施。因此,縣委縣政府專題研究了扶貧移民搬遷工作,要求有關鄉鎮及部門要明確任務、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找準工作著力點,同時要求縣級相應資金配套到位,確保全縣扶貧移民搬遷工作強力推進,並以縣政府名義下發了扶貧移民搬遷工

  作方案,成立了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組。

  2014年省下達我縣扶貧移民搬遷任務598人,通過鄉、村、組層層把關摸底,在充分尊重移民物件的意願下,全部進行集中安置,移民集中安置點建設堅持“五統一分”。即: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資金管理、統一竣工驗收,確定在長平鄉淡塘村“工業園安置點”,安置點主體工程已封頂,配套基礎設施

  建設已經全面起動,全縣108戶598人已簽訂協議搬遷入住。

  三、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加強組織領導,營造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一是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細化分解扶貧開發任務,將責任落實到鄉鎮和幫扶部門,確定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將扶貧工作納入全縣年度綜合目標考評體系,加強檢查,嚴格獎懲,確保完成各階段扶貧工作目標任務。二是對照整村推進開發目標,通過重點突破,示範建設,圓滿完成了 “整村推進”貧困村建設任務。三是切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啟動貧困村幹部培訓工程,不斷增強貧困村班子的整體戰鬥力和扶貧開發能力。四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等活動,組織開展一系列訪貧問苦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縣各級各部門、機關幹部關心扶貧、支援扶貧、參與扶貧的主動性,並且每年年終歲末,縣委縣政府領導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走訪低保、五保戶,優撫物件,受災

  群眾,幫助他們找資金,找政策,找出路,在全縣範圍內形成講扶貧、議扶貧、幹扶貧的良好氛圍。

  ***二***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以貧困村村屯道路,人飲、通電、貧困戶住房改造等工程建設為重點,幫助貧困群眾解決“行路難、飲水難、

  用電難、生存難”等實際問題,為消除貧困地區自然條件障礙,奠定發展基礎創造出良好條件。

  ***三***堅持以貧困村產業培育為支撐,著力解決貧困農民增收問題。因地制宜選準發展專案。將產業開發與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緊密結合,選準果品、蔬菜等特色經濟產業作為優勢產業,實行片區開發,綜合佈局。

  ***四***堅持以提高貧困群眾基本素質為根本,大力實施智力扶貧。一是積極開展扶貧方針政策宣傳,引導貧困群眾樹立法紀意識、市場意識和自我發展脫貧的信心,主動參與、主動發展,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二是實施科技扶貧工程,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普及農業科普知識,推廣農業新成果、新方法,努力增強貧困群眾就地創業、自主脫貧能力。三是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抓好貧困勞動力的轉移技能培訓,增強貧困群眾的

  基本務工技能,拓展就業門路。

  ***五***落實專案資金監管措施,提高專案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專案資金管理責任制,使用報批制、公示

  公告制、專戶核算制、縣級報賬制、監督審計制等“六項制度”。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我縣扶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離摘掉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帽子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勢

  下,扶貧開發面臨以下問題和困難:

  ***一***扶貧形勢依然嚴峻。通過扶貧整村推進後,我縣貧困現象呈現出新的特徵。一是剩餘貧困人口大多居住分散,其居住條件很差,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極弱。二是這部分貧困群體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在國家實施低保政策後,儘管這部分人溫飽已得到解決,但現金收入較少,生活質量不高。三是貧困群體弱勢地位十分突出。由於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民整體收入遠遠低於城鎮,而貧困群體的收入更不能與城鎮收入相比,在長期的貧困狀態下,其思維方式更加保守,心理素質極其脆弱,容易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等、靠、要”思想嚴重。因此必須對這部分人實施全方位的扶持,給予更多的支援和關心。四是貧困物件綜合素質低,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術

  難度大,脫貧致富能力低。五是現階段扶貧政策及力度在不斷加大,而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

  ***二***貧困人口致貧和返貧因素依然存在。由於農業生產的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始終存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夠健全,群眾因災、因病等致貧、返貧現象時有發生,建立扶貧開發長效機制的任務十分

  緊迫。

  ***三***是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重點村所要解決的問題多,面很廣,所需的財力很大。幾乎所有的重點村修幾條水泥街道,就需要好幾十萬元,財政扶貧資金本身都不夠用,還要群眾自籌幾萬元,才能完成專案建設任務,自籌資金佔所有資金的比例一般在20%—50%之間,有的村因居住的很分散,由幾個自然村組成,工程量很大,所需資金就加大很多,自籌資金量和財政資金量投入幾乎是1比1,甚至更多,造成貧困村自籌資金的籌措難度很大,工作極其難做。加之扶貧開發主要任務是解決貧困村群眾的行路難、吃水難等影響群眾生產生

  活的困難,主要面向全村群眾,對於絕對貧困戶沒有扶持資金。

  五、對今後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面對困難和問題,今後要加快扶貧開發程序,我們必須理清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管理機制,努力

  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對今後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要抓住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有利契機,以道路、供水、環境整治等為主要內容,按照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適度超前的思路高起點做貧困村扶貧開發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設施建設,這就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想盡千方百計向上爭取資金,通過整合各部門資金來加大力度,重點解決好貧困村行路、飲水、衛生、移民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建設,切

  實改善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二***進一步開發壯大特色產業。要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建設於資源開發中,大力發展內容豐富的綠色產業。加大力度招商引資,積極樹立“要我做為我要做,給物不如給專案”的理念,變救濟式扶貧為開放式扶貧。以“築巢引鳳”的開放心態,把企業引進來,把扶貧戶、扶貧資金與企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激勵措施,讓企業得以突破發展,最終實現“特色產業做大、優勢產業做

  強、貧困群眾致富”的目標。

  ***三***積極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在具體工作中要創新並做到七個方面的結合:一是扶貧專案的確定要與貧困群眾的利益相結合;二是選定貧困物件要與低保政策相結合;三是整村推進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四是政府引導與群眾積極參與相結合;五是專案整合與資金整合相結合;六是專案建設與職能部門和社會監督相結合。

  篇【2】:關於農村扶貧開發情況調研報告

  ***在2010年12月30日縣十五屆人大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為全面瞭解“十一五”期間我縣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縣人大農環工委近日對全縣扶貧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一行在縣人大會副主任黃協懷的帶領下,分別到縣扶貧和移民局、湖坪鄉、羅陂鄉等就農村扶貧開發情況進行了解,並召開了由鄉村幹部、縣鄉人大代表及有關方面人員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了鄉村關於扶貧工作開展情況的彙報,並徵求對扶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扶貧開發工作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間,縣政府及主管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領導,重點突出,措施有力。縣裡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及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機構,各鄉鎮、縣直各單位及重點村均相應地成立了由一把手負總責的組織機構,建立了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幾年來,通過全縣幹部和廣大群眾共同努力,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扶貧開發工作連續四年被省扶貧和移民辦、財政廳評為績效考評先進單位。

  ***一***貧困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自2006年以來,爭取上級財政扶貧資金8580萬元,安排扶貧專案461個,確保了“十一五”規劃和年度計劃的順利實施。 幾年來,我縣始終將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專案和生產發展專案作為重點,集中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水泥道路92條214公里,解決了14萬群眾的行路難和運輸難問題;實施安全飲用水工程,解決了2660餘名群眾的飲用水問題;改造水利設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2萬畝。

  ***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縣貧困人口由2005年7.2萬下降到2010年的3.2萬,減少貧困人口4萬人。貧困地區農民收入逐年增長,人均收入由2005年不足1300元增加到2326元。同時,農村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有7個貧困村建起了村文化活動室,拓寬了農民的視野,豐富了貧困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興建教學校舍23幢、建築面積達12800平米、鄉村衛生室2200平米。配套實施了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讓重點村群眾基本看上了有線電視。

  ***三***貧困勞動力素質得到提高。

  2006年以來,累計培訓農民達2萬餘人次,其中“雨露計劃”勞動力技能培訓4500多人,轉移就業4300多人,就業率達95%以上,貧困群眾思想得到解放,素質得到提升。

  ***四***產業扶貧初具規模。

  通過爭取扶貧貼息貸款、科技扶貧專案等優惠政策,積極培育烤煙、蠶桑、食用菌、油茶林、茶葉等為主的扶貧主導產業,建立烤煙基地1.8萬畝,蠶桑基地1.2萬畝,蘑菇基地43萬平方米,高產油茶林基地1.4萬畝,高效茶葉基地3000畝,貧困戶從扶貧主導產業中每年人均獲得收入600元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扶貧開發所取得的成效只是階段性的,也是很不穩固的,今後的工作任務仍很艱鉅。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我縣扶貧開發在客觀現狀、扶貧環境和具體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貧困鄉村的基礎條件依然相對薄弱,勞動力素質還不高。 從基礎設施上看,貧困

  村大多地處偏僻山區,貧困人群的生產生活條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澇條件不足,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近年來,雖然通過扶貧專案建設,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滿足當前及今後的發展需要。從人口素質上看,貧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

  ***二***扶貧資金投入仍顯不足。

  目前,我縣財政緊張,扶貧資金主要是依靠上級專案支援,縣級財政又沒配套,貧困鄉村籌資更為困難,從而使許多工程專案出現資金缺口;扶貧貼息小額信貸難以落實到真正的貧困戶,越是貧

  篇三:2013年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龍昌鎮貧困人口情況調研報告

  我鎮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發展至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經濟薄弱村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找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並積極採取新的應對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我鎮扶貧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根據福泉市委政府、市扶貧辦的要求,我鎮總結近幾年扶貧開發工作經驗,對全鎮五個村進行深入調研。

  一、基本情況

  二、我鎮扶貧開發的主要成效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我鎮扶貧開發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群眾生活***,農民收入穩步提高。我鎮低

  保發放金額額度與低保覆蓋率逐年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增長。二是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目前有灌溉渠系、人飲工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專案等。三是扶貧產業開發初具規模。四是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龍昌小學校教學樓的建成,較大程度的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環境,並形成了人人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龍昌衛生院辦公設施、醫療條件的改善,村級衛生室建設,既方便了群眾,又解決了全鎮群眾的就醫難問題。

  三、當前我鎮扶貧開發面臨的基本形勢

  經過近幾年來的探索實踐,我鎮逐步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扶貧開發路子。全鎮經濟不斷髮展,農村社會穩定,群眾的精神面貌良好,群眾對發展生產和脫貧致富充滿信心。但是同時也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當前扶貧開發既有良好的機遇,又面臨嚴峻的挑戰。 從機遇來看,主要是有良好的外部環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域性,按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並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財政支農、惠農政策,這些都為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挑戰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扶貧解困難度大,我鎮貧困因素複雜,條件型貧困、素質型貧困交織並存,解困難度大。二是貧困人口多,我鎮貧困戶共2445戶、貧困人口5274

  人,分散貧困戶需要組織本鎮力量實施幫扶,由於我鎮財力有限,難以籌集更多的資金投入扶貧開發,扶貧難度較大。三是增收難度大。當前我鎮貧困戶,耕地少,農業結構單調、品種單一,擴大再生產能力相當薄弱,分戶的生產和經營,難以形成產品優勢,家庭種養增收難度越來越大。

  扶貧開發確實使一部分人解決了溫飽問題,但鞏固溫飽問題的任務還相當艱鉅。低保制度僅僅是解決了貧困人口的生存、生活問題,群眾的發展問題仍然要靠“造血”式開發扶貧來解決。

  四、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我鎮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建議

  ***一***賦予開發式扶貧新的內涵。開發式扶貧是我國多年來農村扶貧實踐的經驗總結,

  也是今後扶貧工作當中仍然需要堅持的一個基本工作方針。只有通過開發式扶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人口的素質問題、發展問題和能力問題。但是,新形勢下的扶貧開發應賦予新的理念和內涵。應由專項扶貧開發轉變到綜合扶貧開發的思路上來;應突出對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自我反貧能力的開發與提高;應由注重點上開發轉到點面結合,以面帶點,以點促面。

  ***二***重新定位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過去扶貧開發主要或者側重於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從當前形勢看,這一目標應該調整。一方面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將全面、穩定地解決貧困群體的溫飽問題。另一方面,扶貧目標不適當調高,貧困群

  眾脫貧也就不穩固,低保壓力也會增大。因此,在新形勢下,扶貧開發要將解決溫飽與鞏固溫飽並重,實事求是地確定新的扶貧開發的目標和任務。

  ***三***進一步明確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在扶貧工作方式和實現形式上,需要實事求是。應以群眾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著力點,針對不同的條件,採取不同的措施。從當前情況看,我鎮在今後的發展中,基礎設施建設、草畜產業發展、勞動力培訓依然是扶貧開發的重點內容,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四***創新扶貧機制。只有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加快扶貧開發程序,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與其他支農政策的協調配合機制。隨著公共財政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針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政策也越來越多,資金的投入也不斷地加大。如果將扶貧開發和這些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將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把政府扶貧和社會幫扶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加快扶貧開發的步伐。

  二○一三年三月十一日

  篇【3】:扶貧村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

  不通公路是扶貧工作主要難題

  六盤水市氣象局*** lws***

  摘要:經過深入調查瞭解,貧困地區大多是地處偏僻,交通極為不便,資訊閉塞,文化落後。要改變這種貧窮落後的面貌,首先要解決的是通路的問題。六枝特區中寨鄉興隆村大溝組,是六盤水市氣象局黨建扶貧的村組之一,是扶貧的關鍵村組。這裡不通公路,他們投工投勞,不花一分錢,挖了一條便道,只能過摩托車,過不了汽車,要修通公路,資金是最大的問題。

  關鍵詞:扶貧 通組公路

  一、基本情況

  興隆村是六枝特區中寨鄉最邊遠的民族山村,本村大溝組***第八組***有23戶87人,除了種糧沒有其他經濟收入。該組在半山坡上,與村辦公室所在地相對高差約6百米,路程5公里,不通公路,只有崎嶇山路與外界相連。大溝組是長寨至興隆旅遊公路實施的興隆村“四在農家”建立活動新民居建設任務之一。由於交通極為不便,所有建立活動都難以實施。

  二、“愚公移山”精神

  5月15日,中午,從興隆村田壩組走路過河到村委會辦公室,要到本村大溝組***第八組***進行調研。摩托車在通村公里上一路顛簸,進入了大溝組自己剛挖通的小路。路是新挖的泥巴路,

  三、困難、請求

  到了大溝組,組長聽說我要來,特意從地頭趕回家來等我,因為這幾天大家都正在忙種包穀。組長家6口人,兩個男孩,大的18歲,六年級後就不讀書了,現在江蘇打工。組長說,家裡沒有經濟來源 ,靠種糧和孩子在外打工維持生活。去年乾旱沒有收成,今年糧食不夠吃。他說,今天我們吃的是前兩天才從鄉里面背來的救濟糧,每人30斤大米***全村一樣***,以解決眼目前吃飯困難,要感謝黨和政府。

  大溝組共26戶,有5到6戶人家生活比較困難,是外出打工沒有做農業,因通知回來搞“四在農家”新民居建設,回來後就沒有糧食吃。收成好的年份,本組每家糧食基本上夠吃,但遇象去年的乾旱,生活就很困難。現在開始農忙了,今年的雨應該比去年多。

  全組有16戶簽訂開展“四在農家”新民居建設,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由於不通車路***距通村公路還有3.2公里,就是上述的小路***,一個人一天到公路邊來回只得六趟,一趟背2-3塊磚,一天就15塊磚左右,就算10個人背,一家的轉也要兩個星期才能背完***按1家2千塊磚計***,而且,現在的農村勞動力很缺乏。所以,建築材料運費成本都很高,比交通方便的地方費用要高2-3倍。當地老百姓所盼望的,就是請求政府和有關部門能幫助他們修通公路,那就謝天

  謝地了。圖為剛挖通的小路。

  四、修路預算

  經過對該路實地考察,測量。該通組公路修建規模為:路長3200米、路寬4.5米,沙石路。所有涉及的土地、林木等由村委負責協調。所需資金預算為:

  1、 挖機費用:***萬元***3.2公里,每公里2.0萬元***。

  2、 沙石材料費:3.2萬元

  以上合計9.6萬元。

  五、對策

  1、請求交通部門解決資金問題。

  2、請求幫扶單位幫助。

  3、請求企業贊助。

  4、村民投工投勞。

  

歌頌中國夢的文章
財政內部監督調研文章
相關知識
扶貧開發調研文章
鄉鎮扶貧開發工作總結範文
在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扶貧開發領導講話
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
致扶貧開發組的感謝信
扶貧開發與計劃生育責任書
政府調研文章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村扶貧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