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中考衝刺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信心來自於實力,實力來自於勤奮,為奮戰中考,同學們要準備一些語文中考衝刺試卷來練習,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口語交際***本大題含2個小題,共6分***

  1、學生小宇喜歡流行歌曲的原因是 和 ;

  老師對學生聽流行歌曲的態度是 。***3分***

  2、假如你是小宇,想要回被沒收的MP3***音樂播放器***,你會怎麼跟媽媽說呢?***3分***

  二、語言積累和運用***本大題含8個小題,共25分***

  運用積累完成3-5題。第6題請仿照畫線句子的形式,在橫線上寫一句話。

  3、情思是詩。我們口味“無可奈何花落去, ,小園香徑獨徘徊”的落寞惆悵;也感受“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怦然心動。***2分***

  4、情懷是詩。陸龜蒙歌詠凌波獨立的白蓮,“無情有恨何人覺? ”;

  杜甫高歌至死不悔的理想,“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分***

  5、情結是詩。龔自珍用“ ,化作春泥更護花”吟唱悽風無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隱用“ , ”傾訴思念

  不盡、淚水難乾的繞指柔腸。***3分***

  6、情誼是詩。“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高適送別董大時真誠的勸慰; 。***3分***

  班裡舉辦名著閱讀成果展示活動,請你熱心幫助大家解決7-10題中的問題。***15分***

  7、第一小組舉辦小報展覽,請幫他們審稿。

  ①寫出拼音替代的字,並給加點字注音。***3分***

  走進 典,走進名著。我們與魯迅一同聆聽藤野先生的教誨;與唐僧師徒一同在艱

  難的路途中跋涉;與湯姆.索亞一同在黑暗的山洞裡體驗成長------

  jīng 典 教誨 跋涉

  ②在原句上改正下面兩個病句。***2分***

  閱讀名著開拓了我的視野,也提高了我的寫作。

  我們只要瞭解了文學作品的社會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內涵。

  8、第二小組準備把同學們平時寫的讀書筆記彙編成專刊《我與名著》。請為這本專刊設計三個結構相同的欄目名稱。***力求有創意******4分***

  欄目一 欄目二 欄目三

  9、第三小組組織了“我最喜愛的名著人物”評選活動。請幫他們完成下面這塊展覽板。***3分***

  人物:林 衝 出處:《水滸傳》

  人物小傳:

  10、請幫第四小組設計一種活動,並介紹其中最有特色的環節。***活動形式要與以上三個小組的不同******3分***

  活動形式:

  特色環節:

  三、閱讀***本大題含12個小題,共40分***

  閱讀文言文,完成11-14題,***12分***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

  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乃記之而去。***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兩岸悉皆怪石,敧嵌盤屈,不可名

  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

  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

  之悵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縣。唐時偏僻荒涼,元結曾在此為官。合營溪:匯入營溪。

  ③敧:傾斜。④嵌:張開。⑤逸民退士:遁世隱居的人。⑥置州:設定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寫的內容是 ;[乙]文中描寫溪水的語句是

  12、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 ②以其境過清 清:

  ③南流數十步 南: ④不可名狀 名:

  13、用現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異竹,垂陰相映。

  14、面對美景,[乙]文作者為什麼會產生“悵然”的情緒?***2分***

  閱讀說明文,完成15-18題***14分***

  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之一是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這個特點是和中國

  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分不開的。因為木料不能經久,所以,中國建築很早就採用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以保護木質和加固木構件,同時增加美感,達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相結合的效果。以後又用丹紅裝飾柱子、樑架,或在斗拱、樑、枋等處繪製彩畫。

  經過長期的實踐,中國建築在運用色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風格。

  北方的建築很善於運用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往往具有鮮明活潑的特點。房屋的主體部分,也即可以經常照到陽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別是用硃紅色;房簷下的陰影部分,則用藍綠相配的冷色。這樣就更強調了陽光的溫暖和陰影的陰涼,形成一種悅目的對比。硃紅色的門窗部分和藍綠色的簷下部分往往還加上金線和金點,藍綠之間也間以少數紅點,使得建築上的彩畫圖案顯得更加活潑,增強了裝飾效果。這種色彩風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與北方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在平坦廣闊的華北平原地區,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單調的。在那樣的自然環境中,這種色彩就使建築物變得活潑,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宮、天壇等建築,紅色的門窗,藍綠色的房簷,再配以黃色、綠色或藍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劇舞臺上的戲裝,華麗而生動。而它們的下面又往往襯以一層乃至好幾層雪白的漢白玉臺基和欄杆,秋冬之際,在華北平原萬里無雲的蔚藍天空下,這樣的色彩效果顯得無比動人。同樣,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築的色彩一方面為封建社會的建築等級制度所侷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南方終年青綠、四季花開,為了使建築的色彩與南方的自然環境相調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較淡雅,多用白牆、灰瓦和慄、墨綠等色的樑柱,形成秀麗淡雅的格調。這種色調在比較炎熱的南方的夏天裡使人產生一種清涼感,不像強烈的顏色容易令人煩躁。

  當然,我國古建築的色彩的運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格調外,隨著民族和地區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別。

  15、閱讀本文,說說我國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築色彩的風格有什麼不同。***2分***

  16、文章舉北京故宮和天壇的例子有什麼作用?***3分***

  17、結合語境,說說文章畫線句中加點詞語的作用。***4分***

  ①“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之一是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刪掉,為什麼?

  ②“這樣就更強調了陽光的溫暖和陰影的陰涼,形成一種悅目的對比。”句中的“悅目”若換成“明顯”,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18、我國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鑼鼓、舞龍、春聯、翦紙等***在色彩的運用方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請抓住特徵介紹其中的一種,並用生動的語言說明它的色彩美。***不少於80字******5分***

  閱讀散文,完成19-22題***14分***

  傾聽生命行走的聲音

  ①秋日裡,我從遙遠的大山往公路邊扛木頭,一截黑乎乎的用來做柺棍的乾枯楊木樁,被我順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內的土堆上。

  ②之後,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親,偶爾會把一個溼筐子或一塊剛洗出的舊布掛在它上面晾晒,它乾裂皺巴的軀體因而浸上了一層溼漉漉的水漬。

  ③過了一段時間,我突然驚奇地發現,這截木樁的到來,使院子裡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院子裡只有一棵小棗樹,孤零零的。風颳來時,是一種寡不敵眾很無奈且軟弱無力的聲音,聽了,總叫人感到沮喪。現在不一樣了,有天晚上,當尖利的吼叫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時,我還以為是凶猛的野獸呢。仔細辨聽,才知是從楊木樁上發出的聲音。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曲膝,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再推給別人,結果是被風撕扯得披頭散髮,沒有了往日的形狀。楊木樁不慌不亂,靜立在那裡迎接風的挑戰,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又吸收著風,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它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

  ④楊木樁使得落在院子裡的雨也彷彿有了靈性。多數情況下,雨會在院子的東西兩邊布出疏密不同的兩種雨幕,每回西邊的楊木樁被淋得直往下流水,東邊的小棗樹卻乾渴得蔫巴巴的沒一點兒精神。母親心疼小棗樹,細心地用木棍圍住它,給它澆水,還多次想在楊木樁旁為小棗樹再造一個新居,因怕把棗樹挪死,才終未為其遷址。

  ⑤大雪天,小棗樹裹著棉絮,被冰雪蓋得嚴嚴的,幾乎看不見任何枝梢。而楊木樁卻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從不積存。一樣的雪,一樣的嚴冬,卻是是兩種情景。是風有意所為,還是棗樹和楊木樁內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總湧起太多說不清的神祕猜測。

  ⑥無風無雨的的天氣,我總能聽出一種聲音。這聲音隱約而清晰,細微而執著,愈來愈深,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一會兒趟河,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濛的山間小徑------開始的時候,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產生了誤聽。後來,無意中,當我的目光觸到楊木樁上那幾片嫩黃的葉芽,那飽脹著綠色汁液的肌體時,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結實得再也拔不出來的根鬚,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之間,是一種怎樣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撿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腳步,樹便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虛幻的影子了。

  ⑦小棗樹依舊灰黑著,山風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輕輕地拍了拍它的枝幹。此時,它還在沉睡,在被動地等待著季節的到來,看不出它對未來有什麼特別的的打算。這是許多生命共有的選擇,是它們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應苛責,畢竟,成長太慘烈,抗爭太艱難了。

  ⑧無喜無憂的楊木樁,靜靜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

  19、感知內容。說說文章是怎樣從不同的角度表現楊木樁這一形象的。***2分***

  自身條件:

  生存狀態:在風霜雨雪中經受磨礪

  內在精神:

  20、揣摩語句。作者在第③段說,“楊木樁和風是朋友而不是仇敵”。你怎樣理解這句話?***3分***

  21、品味細節。具體分析第④段畫線的語句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22、楊木樁和小棗樹有著不同的生命行走方式,作者讚頌前者,也不願苛責後者。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行走呢?請結合課外積累,說說你真實的感受。***100字左右******6分***

  四、作文***本大題含上個小題,共55分***

  23、生命的美在於我們有機會接受愛的滋潤,感受愛的溫馨,播散愛的芳香。於是,我們傾心於名著,感受文學的魅力;傾心於景色,體驗自然的情趣;傾心於色彩,發現藝術的美麗;傾心於生活,讓每一個平凡的點滴都因此而充滿詩意。

  請以“傾心一愛”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努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一、1、喜歡歌星***或歌星有個性***能在音樂中得到宣洩和放鬆***或聽歌痛快、舒服、特別過癮***2、例:媽媽,對不起,前幾天我不該因為聽歌的事惹您生氣。不過我還是希望您能把MP3還給我。聽歌不僅可以緩解學習壓力,還能使我們從生動的歌詞中受益。現在我已經能處理好聽歌和學習的關係了,請您相信我,好嗎?

  二、3、似曾相識燕歸來 眾裡尋他千百度4、月曉風清欲墮時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5、落紅不是無情物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6、例:“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是王勃送別杜少府時豪邁的宣言。7、① 經 hùì shè

  ②在原句末補充“水平”或“能力” 在原句把“只要”改成“只有”或把“才”改成“就”8、與大師牽手 與人物相約 與生活對話9、例:林沖本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被高俅陷害,發配滄州。起初只想忍氣吞聲,無奈之下奮起反抗。最終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10、例:辯論會 以“時尚與經典,中學生更需要哪個?”為辯題辯論。或名著知識競賽 請任課教師組成一個小組,和同學們同臺競賽。

  三、11、***潭***水和***遊***魚 清流觸石,洄懸激注 12、①大約,大概 ②悽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說出13、①那石岸的形狀象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②秀美的樹木奇異的竹林,垂下的陰影相互掩映。14、這裡景色優美卻無人賞愛,觸發了作者對自己境遇的感慨。15、北方的建築色彩鮮明活潑,南方秀麗淡雅。16、作者以故宮和天壇為例,具體地說明了北方建築色彩善於運用對比和調和***或鮮明活潑***的特點,以及色彩風格的形成與自然環境的關係。17、①“之一”不能刪掉。“之一”說明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是中國古代建築諸多特點中的一個,並非唯一。這樣使語言更準確。②“悅目”突出了色彩對比帶來的視覺享受,“明顯”則只強調了對比的強度。18、例:秧歌是我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紅藍黃綠,五彩繽紛。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飄舞的紅綢映著燦爛的笑臉,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19、黑乎乎,乾枯***或軀體乾裂皺巴*** 執著頑強、積極樂觀20、例:風代表著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它折磨和摧殘著楊木樁,似乎是楊木樁的“仇敵”,但也正是風磨礪著楊木樁,使楊木樁更加堅毅、頑強。所以說它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21、例:小棗樹得到了母親細心的呵護,卻沒有積極地成長起來,這與楊木樁獨自的成長形成對比,襯托出楊木樁執著頑強、積極向上的形象。22、例: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無數艱難險阻,但是生命的意義也正是在困境的磨礪中顯現出來的。當史鐵生在輪椅上拿起筆,當桑蘭在輪椅上綻放微笑,當霍金從輪椅上眺望宇宙,他們生命行走的步伐是輕盈而充滿活力的。

  四、23、略

初三語文中考衝刺試題
初三語文月考複習題
相關知識
初三語文中考衝刺卷
初三語文中考衝刺試題
寧波市初三語文中考適應性試卷
初三學生中考衝刺的技巧有哪些
初三語文中考總複習題
初三語文中考題
初三語文中考試題
初三語文中考作文
初三語文中考模擬試題
山東臨初三語文中考模擬考試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