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育敘事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1日

  在中學化學教育教學中,滲透和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是中學各學科教育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新方向。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教育敘事,僅供參考。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一: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為此它強調課堂教學應設計真實、複雜、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學習情境,誘發、驅動並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建構主義還提出,知識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應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動的部分產物,並且知識是在情境中通過活動而產生的,學習情境的性質決定了所學知識在以後情境中再運用的可能性,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懂得某些知識,而是要讓學生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客觀世界中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真實世界的情境中,學習才能更為有效。因此,現代學習理論非常強調學習情境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學科有著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師能巧妙運用跟化學有關的實驗、問題、故事,史實、新聞、報道、實物、圖片和影像資料等,就可以為課堂教學創設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新奇性、新穎性、形象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學生進入學習活動狀態,以促進知識的主動意義建構以及知識、技能和體驗的連線,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下面筆者以九年級化學為例,談一談課堂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方法:

  一、利用化學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設定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實驗可以設定許多生動、有趣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同時也有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九單元第二節“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學生從家中自帶小玻璃水杯、湯匙和適量蔗糖,上課伊始,就讓學生自己動手砌一杯糖水,並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一杯水中能否無限地溶解蔗糖。當學生髮現加入過量蔗糖,杯底就會出現沉澱時,教師就指出他們現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飽和溶液,然後指導學生為飽和溶液下一個定義。大多數學生會認為,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飽和溶液的定義需要兩個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這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飽和溶液變得不飽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具體操作,學生會發現如果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原來的飽和溶液就會變得不飽和,於是就意識到只有在溫度和溶劑的量一定時,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才有實際意義。通過砌糖水這樣的簡單實驗,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不僅很容易理解飽和、不飽和溶液兩個重要概念,同時也學會了兩者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輕鬆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

  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學,創設趣味情境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可以運用真實的生活情景創設教學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更應聯絡日常生活,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習動機。另外,加強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絡,不但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開闊學生視野,還能使化學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利於學生掌握。例如在九年級化學“物質鑑別”教學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道練習:小明的媽媽在做飯時不小心把盛放純鹼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 ,你能想出哪些化學方法幫她鑑別一下?通過創設這樣一個真實親切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輕鬆愉快地鞏固氯化鈉 和碳酸鈉 的鑑別方法。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心理特徵,認知結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給學生創設各種各樣的情境。把學習過程還原為他們自身的活動過程,引導他們在自主、積極的化學活動中更好地建構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二:

  教師的教學活動應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學生是主體,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物件。

  上學期我曾上過這樣一節化學課:在對實驗室氧氣製法的教學中,教材上是以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製取,而學生極力主張用水電解來製取氧氣.為此師生間進行了一場爭論。學生舉例力爭:電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產物無汙染,同時還產生了一種無汙染的燃料,符合綠色化學的主體精神,而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過程複雜,同時還有一定的危險性。二者比較當然是用水為佳,面對這種現實,如何不否定學生的想法,且還能激發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是關鍵。於是我問:一堂45分鐘,我們要既要製取氧氣,還要研究其化學性質,時間來的及嗎?課堂靜了下來,我靈機一動,接著開導,用水製取氧氣,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綠色化學的精神,問題的關鍵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電能的情況下,也能製得氧氣呢?這樣既肯定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了學生學會節儉的好習慣,同時又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讓學生學會學習,藉助已有知識和網際網路等媒體,主動探究學習所需知識。同時再把對知識的考核評價生活化,從身邊的化學物質取材,構建生活化的考核題。就這樣師生共同探討的現狀下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且效果也相當的不錯。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課堂也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主陣地,那也肯定是一種很好的教學。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三:

  還有一個星期就要期末考試了,複習課已經上了兩節,無非是把所學知識概括歸納,使之網路化、系統化。但課堂氣氛平靜得有些壓抑,以後的複習就這樣上下去嗎?一種新型的化學複習課的碎片凌亂的在我腦海裡跳躍,煩擾著我,又使我興奮„„

  又是一堂複習課,這一次我滿懷激情,拿著寫滿新點子的備課夾,踏著鈴聲走進了教室,看著同學們沒精打彩的樣子,想象著下課時他們的神采飛揚„„

  上課後,我首先把剛批完的學生練習捲髮下去,然後我說明了本節複習方案:“今天我榮升為‘警察局長’,請同學們以‘警察’的身份,全員行動對自己卷子上的‘犯罪分子’即‘錯題’進行搜捕行動,在行動過程中,要秉公執法、絕不能姑息。把捕獲的錯題立案在錯題本上,前後桌四名同學為一破案小組,逐一對立案進行分析,小組內進行破案,對組內不能解決的大案、要案,上交由全體集思廣益進行破解,本節課力爭把所立案件全部破解,從而使我們的第一次行動大獲全勝。最後我們要評出破案先進小組和個人” 。

  學生們異常興奮的聽完我的方案,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剛剛還沒精打采的學生們像打了興奮劑一般活躍起來,開始找錯題、記錯題、小組討論,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看著這“不安靜、甚至有些鬧哄哄的教室”,我的心裡泛起一股成功的喜悅和幸福感。由於卷子上的題有A、B、C、拓展提高四個梯度,各個小組解決的程度各異。我不斷的巡視、觀察,很快二十多分鐘過去了,組內自行破案已無法再繼續,很多小組都向我上交了所謂的大案、要案。我向學生宣佈了各組上交的題數、題號,讓學生在卷子上作出記號,然後由小組內合作學習轉向課堂的全體性學習。我劃出的問題從梯度的由高到低逐一解決,梯度較低的題,組間就可以解決,舉手要求解決問題的學生較多,這時我會盡量給學生機會:一是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發現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使不會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我也會適時的把我的方法講出來供學生參考。隨著難度的加深,能解決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少,而最後一道題沒有人能完整的解決,我先沒有急於給學生講解,而是提示、點撥,最終由學生們共同解決了。

  這時,下課鈴聲響了,正興奮著的同學們都很遺憾的嘆了口氣,抱怨鈴聲來得太快,這足以證明本節課給學生帶來了無窮樂趣。最後我說:“請課代表利用自習時間組織大家選出本次‘錯題大搜捕’行動的先進小組和個人”。下課後同學們仍沉浸於剛才的氣氛中,圍著我說個不停。

  這堂複習課打破了以往復習課沉悶的局面,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實現了教師在新課程中教學行為的轉變,教師不僅尊重、讚賞學生,而且更加強調了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協助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本節課在生生、師生的互動中順利地完成,從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穫。如果教師預先把普遍存在的問題,從多角度變換,再結合多媒體實物投影進行拓展,效果會更好。

  本節課是在對前幾節課的影響下,經過事先的備課形成的。課堂更多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慾望,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反思這堂課:教師講得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師生單向的交流少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多了;簡單機械的重複勞動少了,學生探索規律、討論方法的時間多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不僅積極地參與每一個教學環節,情緒高昂,切身感受了學習的快樂,品嚐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滿足了學生求知、參與、合作、表達、交流的需要。

  我想新課程新理念意義上的“備課”應該是:更加註重備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關注他們的所需,課的設計要能引起學生全員參與、主動探究、積極表達;備課堂上的可能事件——根據教學設計和學生情況預想課堂可能發生的事件並做出相應的對策,以更靈活的進行課堂調控。

  我們應該告別平靜得像一潭死水的課堂,應允許學生討論、交流、表達甚至爭論、辯論,從而煥發課堂的生命活力。切忌不能不顧學生的感受,完全按照自己事先寫好的教案“一帆風順”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課對教師和學生都將毫無收穫。

  通過這樣一節複習課我認真地審視自己平時的教學:每節課前要精心備課,進行教學設計,力求設計新穎,尤其複習課更要經常變換教學方式,不斷出新點子、新模式,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興奮狀態,如對較簡單的基礎知識可以進行“基礎杯”知識競賽,並評選“基礎之星”;如對較難的複習課及綜合知識可以進行“複習杯”知識競賽,並評選“複習之星”。並適當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還可以走進實驗室進行以實驗為主的複習課,增強複習課的趣味性。

  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索、改進、創新,才能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文章3篇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範文3篇
相關知識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3篇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案例3篇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文章3篇
初中化學教育敘事範文3篇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6篇
初中數學教育敘事範文
初中英語教育敘事6篇_初中英語教學敘事
初中英語教育敘事6篇_初中英語教學敘事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3篇
小學教育敘事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