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助殘日是幾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那麼今年全國助殘日是什麼時候哪一天?全國助殘日的來歷是什麼?全國助殘日的意義是什麼?接下來跟小編一一來了解吧。

  今年全國助殘日時間

  星期幾:2016年05月15日,農曆四月初九,星期日

  中國全國助殘日是中國殘疾人節日。1990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48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1991年開始進行。全國每年都進行"助殘日"活動。

  今年全國助殘日主題

  2016年是第26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是:關愛孤殘兒童,讓愛灑滿人間。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及數以億計的群眾參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模,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通過與有關部門共同會簽下發“助殘日”活動檔案,不僅加強了檔案的權威性,而且廣泛調動了有關方面的積極性,保障了“助殘日”活動在各地的順利開展。通過協調有關部委、單位參與“助殘日”活動,使各職能部門更加全面地瞭解殘疾人的需求,貼近殘疾人,加大了政府各個領域支援殘疾人事業的力度。

  通過充分動員公共傳媒積極反映殘疾人生活,報道殘疾人事業,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理解殘疾人、熱愛殘疾人事業的新聞界朋友,利用各種傳媒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道主義,在全國形成了宣傳報道殘疾人事業的熱點,營造了有利於殘疾人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全國助殘日的來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當年開始進行。截至2003年,全國共開展了13次"助殘日"活動。每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都是依據當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確立的。活動中,分別圍繞"宣傳殘疾人保障 法"、"一助一 送溫暖"、"走進每一個殘疾人家庭"、"志願者助殘"等主題開展 了活動。 助殘日活動為殘疾人提供了各種具體的服務與幫助,活動的規模和聲勢逐漸擴大,影響日益 深入人心。實踐證明,用法律的形式確定的 "全國助殘日"活動,是培育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精神文明建立活動的一個重要形式。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及數以億計的群眾參 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模,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通過與有關部門共同會簽下發"助殘日"活動檔案,不僅加強了檔案的權威性,而且廣泛調動了有關方面的積極性,保障了"助殘日"活動在各地的順利開展。通過協調有關部委、單位參與"助殘日"活動,使各職能部門更加全面地瞭解殘疾人的需求,貼近殘疾人,加大了 政府各個領域支援殘疾人事業的力度。

  通過充分動員公共傳媒積極反映殘疾人生活,報道殘疾人事業,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理解 殘疾人、熱愛殘疾人事業的新聞界朋友,利用各種傳媒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道主義,在全國 形成了宣傳報道殘疾人事業的熱點,營造了有利於殘疾人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在基層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重在實效。各省、市、自治區殘聯根據每年"全國助殘 日"活動主題,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殘疾人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切 實可行的各種助殘活動。其主要方法:一是依靠當地黨委和政府,組織黨政領導人在 "助殘日"期間參加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的"送溫暖"活動,發揮他們的榜樣力量,帶頭扶殘助殘;二是充分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社會各界與更多的殘疾人"幫扶結對",走進殘疾人家庭,為他們排憂解難,並提供家政、醫療康復、職業培訓、家教輔導等切實有效的服務;三是建立、健全基層志願者助殘聯絡站和殘疾人服務社***站***,形成服務網路,發揮職能作用;四是基層中與殘疾人密切相關的部門和視窗服務行業,設立助殘服務崗,逐步形成助殘服務網路,提供各種無障礙服務,把"殘疾人優先"落到實處;五是把志願者助殘活動納入社群服務總體工作,倡導鄰里互助,實行分片包乾,社群單位與殘疾人籤"助殘協議書","一幫一、結對子",落實責任,幫扶到戶;六是農村以幫助殘疾人脫貧致富為重點,解決生活困難,傳授生產科技知識,幫農、幫牧、幫副;七是在殘疾人中倡導互助並採用多種形式鼓勵殘疾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社會提供志願者服務,在助殘日期間組織殘疾人上街為群眾義務服務,回報社會。

  "文化助殘"活動的內涵豐富,可操作性強,開展的形式也很多。其中主要有:"扶殘助學"、"科技助殘"、"愛心贈刊"、"愛心贈書"、"愛心送戲"等。

  "扶殘助學":推動、協助政府和社會人士扶助殘疾人入學;倡導大、中、小學生和社會 中的知識分子義務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務,幫助其提高文化水平。

  "科技助殘":倡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農村科技工作者義務為殘疾人傳授科學技術知識,開展科技扶貧,幫助其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實現科技致富。

  "愛心贈刊"、"愛心贈書":倡導雜誌社、出版社及全社會向殘疾人和殘疾人文化設 施贈送書刊及音像製品;倡導大學生義務為盲人錄製有聲讀物。

  "愛心送戲":倡導文藝團體深入殘疾人相對集中的特教學校、福利工廠和基層社群, 義務為殘疾人演出文藝節目,以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導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如圖書館、文化館有無障礙設施,提供無障礙服務;各類公共文化活動吸納殘疾人蔘加。

  "紅領巾助殘"活動是由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少工委、中國殘聯共同組織,在全國少年兒童中開展幫助殘疾人,幫助殘疾小夥伴,幫助困難殘疾人子女等活動的 助殘行動。

  自1986年,由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發出了《 關於在少年兒童中進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教育,培養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良好道 德風尚的意見》以來,全國數以億計的少先隊員積極響應,"紅領巾助殘"活動遍及城鄉,蓬勃開展。全國每年有近千萬少年兒童積極參與各項助殘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實踐證明,"紅領巾助殘"活動是在廣大少年兒童中進行人道主義教育的生動形式,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培養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紅領巾助殘"活動重在育人。以學校、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通過組織助殘小分隊,建立助殘聯誼網,開展各種切實有效的助殘活動。如組織主題班會、開展"一助一送溫暖"、"我與殘疾小夥伴共同成長"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活動。通過在學習、生活中幫助殘疾人,著重培養少年兒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志在奉獻、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幫助殘疾人的過程中,既培育了關心他人、扶助弱者的愛心,同時又是一次社會道德和拼搏精神的自我教育。

  全國助殘日的意義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及數以億計的群眾參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模,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通過與有關部門共同會簽下發"助殘日"活動檔案,不僅加強了檔案的權威性,而且廣泛調動了有關方面的積極性,保障了"助殘日"活動在各地的順利開展。通過協調有關部委、單位參與"助殘日"活動,使各職能部門更加全面地瞭解殘疾人的需求,貼近殘疾人,加大了政府各個領域支援殘疾人事業的力度。

  通過充分動員公共傳媒積極反映殘疾人生活,報道殘疾人事業,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理解殘疾人、熱愛殘疾人事業的新聞界朋友,利用各種傳媒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道主義,在全國形成了宣傳報道殘疾人事業的熱點,營造了有利於殘疾人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三伏天是什麼
國際家庭日的來歷
相關知識
今年助殘日是幾號
今年中秋節是幾號
今年的夏至是幾號
今年七夕節是幾號
今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教師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母親節是幾月幾號
水瓶座的幸運日是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