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藝術審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7日

  陶瓷的歷史源遠流長。許多陶瓷愛好者都喜歡欣賞陶藝。那麼,陶瓷藝術的審美,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藝術的審美

  藝為識者賞。欣賞藝術品是讀者面對他人的作品進行再創作思維的過程。面對一件優秀的作品,有人會怦然心動,為之一振;有人則視而不見。這就是看懂了和沒有看懂的問題。宋代書家米芾,有一天在船上見到別人手上王羲之的《王略貼》,立即以重金相購,未允。竟以投河自盡相要挾。南宋趙孟堅攜帶《蘭亭卷》不慎落水,則高舉書卷,大呼“吾性命可棄,此不可棄!”文人何以如此失魂落魄,如醉如痴,甚至捨生取“藝”呢?為的是一個字--“美”也!

  陶瓷藝術和繪畫藝術一樣,除了意境美、氣勢美、結構美、筆墨美、色彩美之外,多了一樣工藝美、材質美、造型美。陶瓷是火的藝術,經過煅燒之後,***比方說***齊白石、李白石、張白石的陶瓷,材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外行可能選購了李白石、張白石的作品,唯獨留下了齊白石的作品。為什麼呢?這就是審美中的問題。因為篇幅有限,今天只對陶瓷藝術談點一孔之見,而有關陶瓷工藝的材質從略。

  商品有真偽、優劣之分,藝術品和藝術家也有真偽、優劣之分。往往偽藝術家比藝術家還要光彩奪目;因為藝術家潛心鑽研藝術,而偽藝術家熟悉鑽營的門道,編織各種光環來迷惑外行。每每奏效。此道古亦有之。清朝《大瓢偶筆》雲:“蔡君謨在治平時不值一錢,而王才叔不知何許人,絕無一字流轉,在當時竟有千金之值。”***蔡君謨又名蔡襄為宋代大書法家***。鑑賞藝術不可全憑作者的頭銜去衡量,要以藝術的尺子去衡量。

  齊白石先生說:“太似則媚俗,不似則為欺世也。”劉國輝先生則說:如果只能“不似”而不能“似”的,那就是“騙子”。畫之妙處,在似與不似之間。

  藝術貴在創造,臨摹和拷貝不能算作藝術,剽竊和拼湊他人作品的貨色只能列入另類檔次。

  瓷藝多尚雅健清逸,秀潔妍麗。那些劍拔弩張,粗重豪霸之格缺乏瓷味。而在瓷器上如江湖買藝人張牙舞爪地表演,只能博得外行的喝采。

  哲學求真,道德和宗教求善,藝術呼喚的美與哲學和宗教相互依存。藝術從宗教得到灌溉,藝術從哲學中獲得深邃的智慧和人生的啟示。

  西方哲學用嚴整的數學體系來統一對宇宙的認識,認為形象世界與數理世界是有機的關聯。希臘哲學家稱美就是數。數即是宇宙的中心結構。音樂中的節奏、韻律是數的和絃,人體的比例、結構也是數的勻稱和平衡。借鑑西方運用科學的方法,準確地把握自然物件的比例、結構、造型和色彩,有利於拓展陶瓷藝術發展的新領域。

  東方哲學以儒、道、禪為主體,儒學講中庸、柔、和。藝術上講究精謹、儒雅、文秀和瀟灑。道家講清、靜、淡的境界。

  陶瓷藝術的創作也和其它藝術一樣,作者的學問、修養、素質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應通過作品表露自己的真情,莊子雲:“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

  中國美學認為,真正的美不在於形象,而在於形象之外的境界,形象與境界,前者為實,後者為虛,前者為有,後者則似有似無,正是這似有似無之中,包含著幽微難言的無窮意蘊,這境界,這意蘊沒有相當真誠的情感和相當的藝術修養是難以創造出來的。而沒有相當的真誠的情感和相當的藝術修養也是難以讀懂並與之產生共鳴的。無怪呼,有位書家見懷素草書,則觸發“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如聞驟雨聲”之感慨。倪雲林題鄭思肖蘭草句。***宋亡後,其畫蘭多露根***:“秋風南蕙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正是:畫到神魂飄沒處,更無真象有真情。藝術追求真、善、美。真與善是美的核心。

  “學畫者先貴立品,立品之人,筆墨之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慨”。***東莊論畫***。齊白石先生晚年有聯:“有世上畫名,莫若忠臣孝子;無人間惡相,何懼馬面牛頭。”講的是從藝者首先是做人。據說宋代秦檜、明代嚴嵩,權高位尊,書文並佳,但卻無一字傳世。這是何故?皆因佞人書跡,大節已虧,一文不值也。

  文徵明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郭若虛說:“人品既高,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高,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而又神,斯能精絕。”黃賓虹先生八十六歲時說自己是畫,僅僅是“成就可期”;李可染先生有一方印章為“白髮學童”;愛因斯坦說自己的成就只不過是在知識的大海邊撿了一個貝殼而已;古希臘學家蘇格拉底說:自己之所以比別人聰明,是因為知道自己無知。大凡大學問家都真謙虛。這就是人品、人格魅力之所在。可陶瓷界卻有少數人很傲氣,目空一切。口吐狂言,雄霸天下。遺憾的是,面對淺薄和狂妄,往往就有人吃這一招。

  景德鎮瓷質有假玉器之稱,中華民族自古崇尚玉文化,景瓷可謂玉文化的延伸。古人云:“惜墨如金”,瓷上畫尤其應簡練。白石先生作蝦,其水不著絲毫筆墨,然而盡得滿紙風流,此所謂:意到筆不到也。通常購瓷者認為,瓷上畫得愈滿愈好,這樣費工費時,買過來划算。孰不知空靈為超逸靈動,是藝術審美中的高格調。

  陶瓷藝術審美是一門大學問,為幫助熱愛陶藝者選購。寥寥數段文字,可能於事無補。然而從藝數十載,有些心得,信筆寫來,權當與諸君閒聊。

  陶瓷藝術的審美形式

  中國陶瓷藝術的惰熒意識與中圍社會組織結構和經濟狀況以及文化特徵都有替非常重要的關係,它影響了人們審美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並造就了藝術家審美意識各個方而的特徵,傳統的審美意識與整個社會背景、文化現念長期保持了一種交融滲透、渾然一體的不可分割的關係。

  一、藝術陶瓷的審美特徵藝術陶瓷以其晶瑩細膩的瓷質,種類繁多的裝飾、豐富多樣的造型,典雅絢麗的色彩以及內涵深邃的內容而享譽海內外,成為一種具有高雅氣質和濃厚文化傳統的實用工藝品,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並構成了藝術陶瓷的獨特審美特徵。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瓷業工人們運用聰明與才智,創造併發明瞭許多的制瓷技藝,形成了獨特的造型風格,表現出一種成熟的追求完整的造型理念。完整被看成是最美好的,這種造型審美觀反映了理念和情感的結合。

  陶瓷藝人們注重表現胎質與外在裝飾渾然一體所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吸收並藉藉鑑中國畫的繪畫手法和審美觀,注重意境的營造,而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陶瓷繪畫藝術中的意與境、情與景具有一定的關係,他們是心與物的關係。

  意與情屬於主觀範疇,境與景是客觀範疇。在表現意境中只有主客觀的統一。才能達到情景交融,在創作中通過對描繪物件的觀察理解,結合詩意的想象,力求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即追求一種詩情畫意的效果。

  二、藝術陶瓷的文化背景

  藝術陶瓷十分注重陶瓷器物上所反映的人倫性和社會意義,並以此作為美與醜的標準之一。這種審美標準反映了中國文化對人倫道德的一種推祟,這一特點體現為兩個方面,廣義的人倫道德作為規範制約人行為的已種標準,更多地反映在人的創造意識方面;或者表現在器物中對題材的選擇和對情感的表達方面。例如,藝術陶瓷創作中經常表現祥瑞題材,表現人們對理想和願望的追求,大部分內容都是吉祥、富貴、求生、避邪等,這關係到人生的現實,這種表達不是用抽象化的概念,而是用人倫道德的符號,也就是說用一種寓意性的物來表現這種理想。畫雞和羊——表現吉祥;畫牡丹、芙蓉——寓意富貴;畫蓮花、石榴——象徵求生;畫五毒——意在消災避邪。這種寓意、象徵、符號性的表現手法當然是中國民間文化特有的產物,雖然是一種表現方法,但它同時也具有一種文化內涵,一種執著對善良、美好追求不懈的內涵,這也是強調倫理和道德標準,講究人的主體性和人倫性的直觀表現形式。在工藝技術上自覺不自覺地注重人與物的感情溝通,從而在作品中顯示出很濃的人情味。這是中國工藝造型中“求善”特徵的表現。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與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風俗、思維方法和倫理觀念等方面密切相關的。中國人認為“人為萬物之靈”“天有四時,地有其材,入有其智”,這表明在中國文化系統中,重視人與物的關係,在對自然物的攝取和創造中,又找到社會意義,使造物的真、美與善統一起來。完美的民間藝術品都成為真、善、美的統一體。

  三、藝術陶瓷的審美標準

  如何對一件藝術陶瓷是美是醜進行判斷,與已種符合本國國情的審美標準有關。從藝術陶瓷的製作看,這種製作充分發揮了人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它注重自我的感悟、注重人的創造本性,這種工藝形態的造型範例,也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2 0世紀8 0年代,中國審美文化在理論的探求上主要關注的是審美價值,追問審美文化的價值存在。美學大討論的核心問題是美的本質,實際上也是審美價值問題。

  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的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無論是作為一種實踐活動的發展還是作為一種理論研究的探索,部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複雜性、豐富性和新穎性,表現出對傳統審美文化和美學理論的反思、重建和超越。

  美學理論界最深刻的理論觀點,同時也成為關於審美問化的最熱門的話題,基本上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所接受,美學教科書、美學的學術前沿論題、流行的美學觀念基本上接納了這一話題。20世紀90年代後,美學界的新話題是在努力超越或推進實踐美學的基本觀點,而主要的論題是從原來對審美價值的探索轉向對廣義的審美意識的探討,這是當代審美文化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轉向。2 0世紀9 0年代以後,審美文化理論的重點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不僅突破了傳統美學學院式的範疇的邏輯演繹及美學概念界定和解析的純粹理論性,而且走出了美學教科書的理論體系,超越單一學科的界限,在多學科交接的聯合點上來審視豐富生動的藝術活動和審美實踐。

陶藝製作室的室內設計效果圖片
陶瓷藝術的工藝流程
相關知識
陶瓷的藝術審美
圓在中國裝飾藝術審美研究
什麼樣的藝術陶瓷值得收藏
現代陶瓷的審美與鑑賞
什麼是讚美他人的藝術
人際交往中讚美的藝術
武術審美的道與韻
邊城的藝術美
美術課堂中的藝術插花
英語散文經典寬恕的藝術美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