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成功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一個個富含哲理的,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人生,達觀地看待人生,成功地把握人生,快樂地享受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臺商羅田安30歲時,就已經成為了十幾家企業的董事長。

  八十年代初,羅田安靠倒賣牛仔褲,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2年,羅田安意氣風發,在臺灣和大陸,一口氣開了十幾家公司,涉及服裝、餐飲、學校、建築、證券、運輸、食品、煤礦等七八個行業,可謂是“遍地開花,全面出擊”。上海的克莉絲汀蛋糕店,是他當時諸多投資中,最小的一筆。

  那個時候,被稱作“亞洲四小龍”之一的臺灣,整個大的經濟環境正處於騰飛時期。有幸踏著這個騰飛的浪潮和節拍,羅田安的財富和事業也演繹著加速度的膨脹和“騰飛”。他的資產迅速飆升到幾個億。“我三十幾歲就開凱迪拉克,有很多的助理、祕書。數不清的朋友圍著我轉,每天都有接不完的應酬,吃飯喝酒,一擲千金……”羅田安一如皇帝般風光奢華,呼風喚雨,不可一世。只要聽說某個東西賺錢,就瀟灑地一昂頭、一揮手:投!

  “風光”使得羅田安有些飄飄然,自我感覺頗為良好,驕傲張狂、自信大膽。可是,由於投資過於分散,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臨的時候,羅田安的資金鍊斷裂,幾乎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漂。一夜之間,羅田安被“打回原形”。全家每月開支不足幾百元,淪落到在貧困線上掙扎。那些昔日的“朋友”們,像躲瘟疫那樣躲著羅田安。

  從事業的高峰一下跌入人生的谷底,怎一個“痛”字了得?羅田安心情灰暗至極。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反省。1999年,窮困潦倒的他,向母親借了路費,孤身一人來到上海,準備重新打理所有投資中,碩果僅存的“克莉絲汀”。

  然而,他剛進入生產車間,和他合夥的股東就嚷嚷著要退出,憤怒的工人更是將這個小個子老闆團團圍住。他們堅定地認為,這個張狂自大的“敗家子”,肯定是來清算資產、關閉工廠的,自己的工作就要丟了。於是懷著強烈的牴觸和敵意,聚到他的辦公室鬧事。羅田安一改往日的趾高氣揚,誠懇地說服工人,自己將會一心一意,從頭再來,用心經營這家企業……將信將疑的工人,這才同意他當日可以離開工廠。

  翌日早上6點,羅田安來到公司,主動脫掉西裝,換上工作服,帶領生產部的同事清洗廁所,清洗工具,清潔環境……和店員一起吆喝廣告、招攬生意,親自去商場、超市推銷產品……大家都用狐疑的眼光看著他。羅田安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堅持彎下腰,和同事們平起平坐,以身作則,以德服人。

  一年後,克莉絲汀從虧本到盈利,知名度一天比一天高。員工們和羅田安之間有了一種信任,結成一股同心的士氣和凝聚力,大家手拉手,心連心,沒有懷疑,沒有距離,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克莉絲汀做好。不久,羅田安用賺來的錢,從已有去意的幾個股東那裡買下所有股份,進行了持續的增資,並將自己的家從臺灣搬到了上海,將事業的重心和全部精力,轉移到這個投資最小的專案上。

  200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羅田安遇到了時任宜川購物中心總經理的朱秀萍。多年的商場經驗,讓羅田安覺得這個人是他事業中的“孔明”。於是,羅田安放下董事長的身份和男人的尊嚴,三顧茅廬,挖來朱秀萍擔任克莉絲汀總經理。兩人8年的親密合作,終於使克莉絲汀轉危為安,步入新的發展軌跡。

  在朱秀萍的策劃下,與開店同時進行的是工廠的收購和擴建。為了滿足連鎖店的需求,克莉絲汀先後擴建和收購了6個生產基地,獲得一個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一躍成為《福布斯》提名錶揚的知名品牌和企業。

  媒體採訪時,羅田安屢屢表示,自己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年有了資金和一些社會資源的時候,張狂驕傲,不可一世,讓自己迷失了方向。他的人生曾有過遺憾,但他抓住了又一個機會,憑藉著小小的蛋糕,締造出了一個西點王國,再次演繹了人生舞臺上的高潮。

  1999年克莉斯汀還只有19家門面,而且大多經營狀況不佳。現在克莉絲汀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擁有560多家門店,其中上海就有400多家。最高峰時,曾有過一天開5家門店的紀錄。這家企業穩穩地坐上了長三角西點連鎖企業的頭把交椅,世界上最大的4家風險投資商開始關注它,不少500強企業希望和它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也許,正因為有過去的張狂驕橫,才有今天的內心再造,才懂得把自己的腰彎下來,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

  篇二

  在南京青奧會央視總演播室裡,出現了一個俏麗的身影,她在熒幕前鎮定自若,大氣穩重,她的評論準確專業,行雲流水。她就是央視體育頻道評論員陳瀅。她是南京青奧會央視總主持人,這也是她第一次擔任重大綜合賽事的總主持人。

  一時間俏主播陳瀅的名字響遍了大江南北。但是,大家怎麼也想不到,十二年前陳瀅還只是央視一名翻譯和配音工作者。

  2001年,還未大學畢業的她進入央視實習,第二年進入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正式工作,由於本科是英語專業,最初在體育頻道翻譯資料,同時參與賽事配音。那時臺裡從國外引進比賽的錄影,上面帶著BBC、NBC等頻道的英文解說。她的工作就是先聽譯,再翻譯成中文並配音。

  有人說,翻譯工作是嚼別人吃過的饃,沒什麼味道,也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對於非體育專業畢業的她來說,要翻譯好這些解說也並非易事。各種專業詞彙讓陳瀅很頭疼,因為體操、花樣滑冰每個專案都有一套不同的專業術語,光體操專案就有近2000個技術動作,再加上不同的規則和不同的評分標準。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每天抱著字典和專項書籍學習,裁判守則更是時刻不離手。

  因為陳瀅自小練習舞蹈,喜歡音樂,所以對與舞蹈有關的體操、花樣滑冰比賽特別喜歡,在翻譯過程中,對這兩個專案的錄影也格外上心。在聽了國外解說員的解說後,時常有不過癮的感覺,逐漸地她會在國外解說的基礎上加入自己想說的內容,讓評論更豐盈、更有人情味。就這樣,她在幕後一干就是三年。

  機會給予有準備的人,但同時,機會也需要自己爭取。2004年11月,中國花樣滑冰大獎賽時,陳瀅勇敢地向領導請纓。一個幕後的配音編輯要走到臺前來,這可是要有足夠的勇氣的,陳瀅如此,領導也是如此。“現場解說好比在刀尖上跳舞”,自己在控制喜怒哀樂的同時,還要把現場的熱烈氣氛傳遞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其中的分寸很難掌握,在比賽現場這樣一個開放的環境裡工作,對評論員的自控能力要求極高,既要全神貫注理性地分析比賽,又要感性地傳情達意。臺領導對她說:“你只有這一次機會,不行以後就永遠不要再提了。”結果那一次的解說陳瀅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之後,她解說的賽事越來越多,都靈冬奧會、北京奧運會、溫哥華冬奧會、倫敦奧運會、索契冬奧會,漸漸地,她成為央視體操和花樣滑冰等專案國際賽事解說的不二人選。?2014年南京青奧會,她力壓群芳,成為央視總主持人。大家有所不知,和單項評論工作不同,總主持人的工作需要了解奧運會26個大項300多個小項的資訊。由於此次青奧會的播出大本營設在北京,不像之前的奧運會把大本營設在賽事舉辦地的主新聞中心,所以資料蒐集更新非常困難。難上加難的是,和以往大型綜合運動會的主持人都配備專門的撰稿團隊和提詞器服務不同,本次青奧會要靠主持人自己即興組織語言串聯節目。最終,憑藉快速的學習能力和認真的工作態度,陳瀅出色地完成了南京青奧會的主持工作,並得到了同行和觀眾的讚許。

  陳瀅自己把這次賽事主持的成功歸功於自己多年的賽事評論經歷。

  這讓我想起了竹子。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生長了3釐米,從第5年開始,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狂生長,用了6周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4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米,才有了後面的拔節生長,以致成鑽天之勢。

  其實,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之前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人生需要儲備!多少人,最後之所以沒能成功,就是因為沒有熬過那“三釐米”階段!

  篇三

  一個籃球教練,臨時受聘於一個很爛的、剛剛連輸了10場比賽的大學球隊。

  不幸的是球隊第11場比賽打到中場時又落後了30分。

  休息室裡,每個球員都垂頭喪氣,這位教練問:“你們要放棄嗎?”

  球員們低著頭,雖然嘴裡講不放棄,可身體動作表明已經承認失敗了。

  教練接著問:“各位,假如今天是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遇到連輸10場,在第11場又落後30分的情況下,他會放棄嗎?”

  球員們都說:“他絕不會放棄!”

  教練又問:“假如今天是拳王阿里被打得鼻青臉腫,但在鐘聲還沒有響起、比賽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他會不會選擇放棄?”

  球員們接著回答:“不會!”

  教練繼續追問:“假如發明電燈的愛迪生來打籃球,他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放棄?”

  球員們仍然回答:“不會!”

  教練問他們第四個問題:“那米勒會不會放棄呢?”

  這時全場非常安靜,有人忍不住問:“米勒是哪門子人物,怎麼連聽都沒聽說過?”

  教練帶著一個淡淡的微笑說:“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因為米勒以前在比賽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所以你們就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其實,失敗者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放棄,而成功的必由之路恰恰正是不斷地重來一次。

  

國外勵志人物故事
堅持成功的哲理故事
相關知識
堅持不懈成功故事
堅持不懈成功的事例
名人堅持不懈成功的事例5個
堅持不懈成功的事例精選
關於堅持不懈的故事_堅持不懈成功的故事
堅持不懈成功的小故事_關於堅持不懈的小故事
關於名人因堅持不懈成功的故事
堅持不懈成功的人物故事精選
堅持不懈成功的人物故事
堅持不懈成功的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