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考古發現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隊,在南寧市那北咀貝丘遺址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幾個月的發掘,考古專家發現史前人類墓葬20多處,其中一具骨骸的頭骨張著大嘴,引發了考古專家的各種猜測。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現場:發現20多處人類墓葬

  那北咀貝丘遺址位於南寧市五合大道一帶,目前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9月7日,記者來到發掘現場,這裡地勢開闊,風景秀麗,邕江從旁邊緩緩流過。與近年來在南寧周邊發現的眾多貝丘遺址一樣,這裡也發現了大量被古人類食用後丟棄的空螺螄殼,以及少量石器、蚌器等。

  在目前發現的20多處人類墓葬中,大多數採用了上古時期嶺南“流行”的屈肢葬——骸骨呈仰身或側身,膝蓋蜷至胸口,手臂也摺疊放在胸前。此外還有兩三處肢解葬,手腳被切斷,但看得出被人特意擺放成屈肢葬的樣子。綜合各種指徵,可以推測遺址的年代約在6000~9000年前,屬於廣西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早期。

  懸疑:首次發現異常大嘴形態骸骨

  在上述遺址的骸骨中,有一副張著大嘴的頭骨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

  這副頭骨屬於一名中老年女子,儲存相當完整,牙齒十分整齊,但嘴巴大張,幾乎張至極限。“這個形態的頭骨,在近年廣西考古發掘中是第一次發現。”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覃芳說,人死亡後大多牙關緊閉,發掘出來的頭骨也多是正常的閉合狀。

  對這個另類的骸骨,考古專家們拿自己的臉比劃了多個“表情包”,都無法把嘴巴張大到骸骨的程度。因此他們推測,這副頭骨的主人屬於非正常死亡。

  這個推測合理嗎?9月8日,記者請教了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一名醫師,這位專家有豐富的開顱手術經驗,在查頭骨的多張照片後,他基本認同考古專家的看法,認為這名女子“臨死時遭受了極大的痛苦”。

  這名遠古時期的女子死因會是什麼?覃芳認為,從遺址發掘出石器、蚌器和數量不少的螺殼,反映了當時生活在邕江沿岸的原始部落,平時捕捉水、陸生動物和採摘植物作為食物的重要來源。根據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考古專家們推測,這副頭骨的主人很有可能是被溺死或燒死,才導致嘴巴張得異常地大。

  為何考古專家要孜孜不倦地研究這些不會說話的“土坷垃”和骸骨?記者瞭解到,中國史前考古學過去一直以黃河、長江流域為重心,華南尤其是廣西地區的考古發現和研究相對薄弱。那北咀貝丘遺址的發掘與研究,對我們認識廣西地區史前文化的特徵和內涵,還原遠古時代廣西的自然環境、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考古十大新發現
河南考古發現千年女屍體
相關知識
廣西考古發現
廣西考古發現都有哪些
江西考古發現文物
江西考古發現
山西考古發現
陝西省考古發現
長沙西漢的考古發現
陝西省考古發現武則天古墓
考古發現與中西文化交流圖書
考古發現現在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