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藝術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教育既有科學的品性,也有藝術的格調。教育是科學和藝術的完美整合和有機統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教學

  【摘 要】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呼籲,尤其是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但就目前本縣的情況來看,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開展以及實施的效果不容樂觀,文章針對本縣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藝術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改進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農村小學 藝術教育 現狀 對策

  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呼籲關注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但農村小學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藝術教育非常薄弱,藝術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視,給農村學校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阻力。農村藝術教育得不到普及和發展,學生的素質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下面就本縣的實際情況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狀況進行綜述。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現狀

  1. 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不夠

  不少學校對藝術教育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藝術課可上可不上,隨便對待,簡單應付。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藝術課,但形同虛設,執行中敷衍了事,音樂成了“唱歌課”,美術成了“圖畫課”隨意性較強,或經常被主課佔用,更有的乾脆讓學生自習,一學期下來,沒上過幾節藝術課,這使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造成大多數的農村孩子缺乏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藝術素養低。

  2. 專業師資匱乏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師的質量決定著學生的質量,教師的水平決定著學生的水平。藝術課程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是造成現狀的原因之一。農村小學,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為數甚少,很多藝術課教師都是半路出家,對音樂、美術等專業知識瞭解甚少。有的學校藝術課教學基本上是由語、數等主科老師兼任,由於教師水平有限,嚴重製約了小學藝術課程的發展,使得藝術教育發展不平衡。沒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又怎能實現藝術教育的正常化?

  3. 條件制約,教學裝置短缺

  我縣農村小學藝術教學裝置的配置,雖然在“國檢”中得到了改善,但仍較緊缺,因為沒有藝術教育經費的投入,所以根本沒有能力添置藝術教育器材,更不用說藝術課的專用教室,以至些許學校的“國檢配備”被閒置在倉庫裡,使藝術教育的教學不能正常開展,這嚴重阻礙了農村藝術教育的落實,更談不上開展藝術實踐活動。

  4. 學生家長認識不夠

  在農村,學生家長的思想封閉,觀念陳舊,文化素質低,知識面窄。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數等“主課”的學業,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係,以至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對於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藝術活動,家長也不支援,有的甚至阻礙。

  二、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教學的對策

  針對上述我縣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轉變觀念,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

  學校藝術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普及教育,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堅定信念,更應該聯合家長、學校、社會,建立起正確對待藝術教育的思想,從思想認識上到位,充分認識藝術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藝術,尊重藝術教育,愛護藝術人才,形成良好氛圍。

  2.保證經費投入,加強教學設施等硬體建設

  音樂、美術器材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多渠道爭取藝術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裝置的配備力度,改善教學條件,為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硬體保障。學校可充分調動藝術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學生自制一些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藝術教學用品,如:簡易的畫夾、畫架、畫板等;也可鼓勵學生自帶、自購一些民間樂器,如:二胡、笛子等,以補充教學裝置的不足,為農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配好藝術教育師資,建立相對穩定的、合格的藝術師資隊伍。

  一方面是針對現有藝術教師,加強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使教師儘快適應學校藝術教育的長遠需要;另一方面錄用教師時以專業技能為標準,同時兼顧錄用人的綜合素質。採用多渠道培養方式,壯大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有敬業精神、有較強業務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藝術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1]只有藝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了,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

  4.深化課堂改革,提高藝術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依然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教學目標與計劃要求開足藝術課程,經常檢查督導,保證藝術教學落到實處。[2]教師應認真鑽研《藝術課程標準》,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明確藝術學科的教學目的,深化藝術教育改革,加強藝術教學研究,積極開展藝術教研活動,[3]相互交流經驗,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改變“唱唱、畫畫”的單調模式,構建生動活潑的藝術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藝術學科教學質量,以美術、書法、音樂的教學為例。

  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給學生以創造的天地,引導學生運用有形材料,通過線條、色彩、光線明暗等藝術手段,去表現美和創造美;同時,拓展教學面,把板報美化、報頭設計等引進課堂,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知識與技能技巧。

  書法教學中,分層要求,軟硬筆並重。教師不僅教學生寫好漢字楷書,而且指導學生臨帖,如:顏體、柳體、以及篆刻書法等,激發學生繼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音樂教學中,把識譜、唱歌、樂器演奏、欣賞、舞蹈律動等熔於一爐,改善音樂課堂教學結構,使歌曲與形體結合,聲樂與器樂結合,促使學生手、耳、腦並用,增強節奏感,發揮小學音樂教學的合力作用。

  5.活躍校園文化活動,為藝術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需要學校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是有效的途徑。學校可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相應基礎、特長和愛好自願參加,經常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定期舉行校園藝術節,開展歌唱、舞蹈、繪畫、工藝製作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為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此外,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把課堂教學與課外藝術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髮展特長,學生的音樂素質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6.利用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藝術教育

  農村的自然環境是寶貴的藝術教育資源,學校應充分利用內部和外部環境所蘊含的藝術功能,切合當地實際,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考慮學生的本體特性,從他們熟悉的藝術形式入手開展有效的藝術教育活動。如:結合當地的風景等進行素描活動。平時可向社會和家長展示藝術教育的成果,宣傳藝術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這些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為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

  7.開齊、開足、開好藝術課

  各校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開好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不能像以前那樣把藝術類課程當成是可有可無的“雜課”,也不能走形式每週上一節不專業的“遊戲課”,不能只偏重於知識和技能的目標,而應重視學習過程的獲得,強調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更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因為這些因素都是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教’和學生‘學’應該互動起來。‘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也應該被‘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中心’”[4]所代替,教學形式應更靈活。要大力加強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在藝術課中的運用,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直觀,如精心繪製板報,設計圖案、書籤,精心製作動畫等。要積極開展藝術課教研活動,創設機會,讓音、美教師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

  農村藝術教育的起點較低,決定了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之路更艱難。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氛圍,著力特長師資隊伍的建設,讓農村小學的孩子與城市的孩子一樣接受藝術的薰陶,享受優質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線上,讓藝術之花開遍農村小學校園。

  【 參考文獻】

  [1]楊立梅.綜合藝術課程與教學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波、胡冬芳.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探索[J].岱宗學刊,2005***1***

  [3]陳俏雨.淺析小學藝術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J].廣西教育,2004***13***[4]張萬河.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實施困難的原因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0

  範文二:藝術教育論文

  藝術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能震憾人的心靈,在學校教育中,藝術課與其它學科互相滲透,尤其對德育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中,藝術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藝術教育不容忽視。多年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呼籲關注藝術教育,特別是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問題。農村小學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藝術教育非常薄弱,藝術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得不到重視,給農村學校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阻力。農村藝術教育得不到普及和發展,學生的素質就得不到提高,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下面就相關文獻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狀況進行綜述。

  一、藝術教育的現狀

  1、對藝術課程的認識有一定偏差。

  在應試教育階段,盛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藝術教育被限制、壓抑到很小的範圍。只能在有特別天賦的少數學生身上,作為找到鐵飯碗和給學校提高升學率時得以體現,而大部分學生得不到藝術的薰陶。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今天,雖然從上到下一直在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但迫於社會用人的壓力、學校的聲譽、上級考核等因素的影響,管理者和教師的重視往往僅停留在嘴皮上,使學生不能接受應有的藝術教育,造成大多數的孩子缺乏藝術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藝術素養低。

  2.專業師資隊伍緊缺

  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師的質量決定著學生的質量,教師的水平決定著學生的水平。藝術課程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是造成現狀的原因之一。農村小學,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為數甚少。由於教師水平有限,嚴重製約了小學藝術課程的發展,使得藝術教育發展不平衡。沒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所以很難實現藝術教育的正常化。

  3.藝術教學裝置嚴重短缺

  藝術教育需要切身體驗和感悟,而這種體悟就需要一定的情景和物質條件,這些條件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教育效果的優劣。當然基礎教育不是培養大師的教育,不需要過高的要求,但起碼的條件還應具備,否則有將藝術教育排斥到基礎教育之外的危險。

  4、 學生家長認識不夠。

  在農村,學生家長的思想封閉,觀念陳舊,文化素質低,知識面窄。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只關心孩子語數等“主課”的學業,認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畫家的“料”。音樂和美術,孩子學與不學,教師教與不教,沒有多大關係,以至輕視甚至阻礙孩子學習音樂和美術。對於學校的一些相關的藝術活動,家長也不支援,有的甚至阻礙。發生在我身邊的例子:在教學中,發現一名在聲樂方面比較有天賦的同學,

  二 加強藝術教育的探索

  1.轉變觀念,提高對藝術教育的認識

  學校藝術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普及教育,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堅定信念,建立起正確對待藝術教育的思想,從思想認識上到位,充分認識藝術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尊重藝術,尊重藝術教育,愛護藝術人才,形成良好氛圍。

  2.保證經費投入,加強教學設施等硬體建設

  器材的配置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多渠道爭取藝術教育投入,加大器材裝置的配備力度,改善教學條件,為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硬體保障。學校可充分調動藝術教師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自制一些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藝術教學用品,補充教學裝置的不足,為孩子走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奠定基礎。

  3.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配好藝術教育師資,建立相對穩定的、合格的藝術師資隊伍。一方面是針對現有藝術教師,加強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使教師儘快適應學校藝術教育的長遠需要;另一方面錄用教師時以專業技能為標準,同時兼顧錄用人的綜合素質。採用多渠道培養方式,壯大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一支有敬業精神、有較強業務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

  4.活躍校園文化活動,為藝術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

  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需要學校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通過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是有效的途徑。學校可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相應基礎、特長和愛好自願參加,經常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定期舉行校園藝術節,開展歌唱、舞蹈、繪畫、工藝製作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為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此外,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把課堂教學與課外藝術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這些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髮展特長,學生的音樂素質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提高。

  5.利用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藝術教育

  農村的自然環境是寶貴的藝術教育資源,學校應充分利用內部和外部環境所蘊含的藝術功能,切合當地實際,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考慮學生的本體特性,從他們熟悉的藝術形式入手開展有效的藝術教育活動。如:結合當地的風景等進行素描活動。平時可向社會和家長展示藝術教育的成果,宣傳藝術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這些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為學生個性化和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

  農村藝術教育的起點較低,決定了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之路更艱難。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氛圍,著力特長師資隊伍的建設,讓農村小學的孩子與城市的孩子一樣接受藝術的薰陶,享受優質教育,走在同一起跑線上,讓藝術之花開遍農村小學校園。

知識就是力量議論文5篇
繪畫藝術論文
相關知識
教育藝術論文
幼兒教育藝術論文
教育技術論文範文
幼兒園教育技術論文
美術教育學術論文免費
關於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教育學術論文怎麼寫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徵文
贛州市教育技術論文
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