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方禮的事蹟材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白方禮從1987年開始,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方禮事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物簡介

  白方禮 生於1913年,祖輩貧寒,13歲起就給人打短工。他從小沒念過書,1944年,因日子過不下去逃難到天津,流浪幾年後當上了三輪車伕。

  支教模範白方禮老人於2005年9月23日早晨安詳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停在他家樓下那輛老舊的三輪車,離開了那些他曾資助過的學生們,離開了崇敬他的人們。二十年時光荏苒,白方禮老人的支教事蹟激勵學子、感動中國。

  靠起早貪黑蹬三輪車餬口度日,經常挨打受罵,讓人欺負,再加上苛捐雜稅,終日食不飽腹。解放後的白方禮,靠自己的兩條腿成了為人民服務的勞動模範,也靠兩條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個孩子,其中3個上了大學。同時,他還供養著20歲就守寡的姐姐,並支援侄子上了大學。一個不識字的老人,對自己能用三輪車碾出一條汗水之路,把子女培養成大學生感到無比欣慰。老人的兒子回憶說,父親雖然沒文化,但就喜歡知識,特別喜歡有知識的人,從小就教導他們好好學習,誰要學習不好,他就不高興。

  樂於助人

  1974年白方禮從天津市河北運輸廠退休後,曾在一家油漆廠補差。1982年,老人開始從事個體三輪客運。每日裡早出晚歸、辛勞奔波,攢下了一些錢。1987年,已經74歲的他決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歲逝世。

  為了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安心上學,白方禮老人靠自己的勞動,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先後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他為學生們送去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雙腿一腳高一腳低那麼踩出來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櫛風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積攢出來的,來之不易,來之艱辛!照常理,像他這樣的古稀老人不僅無須再為別人做什麼,倒是完全應該接受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可他沒有,不僅絲毫沒有,而且還把自己僅有的能為別人閃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並且燃燒得如此明亮,如此輝煌!

  社會反響

  老人的遺體存放在天津第三醫院,當親屬的車隊離醫院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時,自發前來為老人送行的人群已經擠滿了馬路。遺體被抬出時,擁擠的人群幾乎失控,不少市民擁向靈車,有些人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大樹上、汽車上去看老人最後一眼。一些市民在靈車前放聲痛哭。因為人太多,靈車用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才緩緩離去。一位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他在這兒住了這麼多年,從沒見過一個普通百姓的出殯聚集了這麼多人,其中絕大多數都與老人素昧平生。

  按照正常的行駛路線,老人的靈車應該直接上外環線前往殯儀館。可是,靈車卻在市內繞了一個大圈,從醫院出發,調頭“回家”,經過老人的家門後,再沿中環線繞了大半圈,才上京津公路。這種繞遠的走法是民政局殯葬處的工作人員精心“策劃”安排的,讓靈車在市裡繞一繞,先讓老人看一看自己的家,老人為了助學,常年在外奔波,在家的時候很少。讓靈車多在市裡走一走,是為了讓老人家多“看一看”自己騎著三輪走過的大街小巷。

  在車隊裡,免費送市民去參加悼念儀式的5路公交車一直緊隨靈車,開車的師傅說:“我們5路車40歲以上的員工都認識老爺子,以前他的支教售貨亭就在我們站旁邊。他的行動一直感動著我們。今天,我們很榮幸跟在老人身後,送他最後一程。”計程車司機陳大哥頭天就做好了準備,他說:“我已經聯絡了不少出租司機,老人走的這天我們不出車了,免費送市民去參加老人的告別儀式,這也算是我們‘的哥’為‘老前輩’盡了一份心意。”

  一位讀者在發給天津日報報業集團的簡訊留言中說:“他的善良與無私讓我汗顏,一個朝朝暮暮甘為駱駝牛馬的人走了,所有人都應該低下你們的頭!”

  網友在紀念白方禮老人的專題網頁上如此評論:“‘一個饅頭,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簡單生活;三百學子,35萬捐款,他就這樣感動中國。’但在有些人看來,白方禮太傻也太過了。在當今中國的大城市,一個有穩定退休金的老人,不在家安享晚年也就罷了,看誰可憐幫上一把也就罷了,何必要過撿別人鞋子穿的生活,反過來卻把自己蹬三輪掙來的苦力錢,全部捐出去呢?可白方禮從來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他就要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或許正是他極端清貧樸素的生活,與他捐出的35萬善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才使人們麻木的神經受到觸動;或許正是他老邁的九旬之軀,與三百學子燦爛的笑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才使人們漠然的心湖蕩起了波瀾。在人們心中,白方禮的35萬元,遠勝過比爾·蓋茨捐出的多少億鉅款,儘管後者也很值得欽佩。由白方禮,社會知道了什麼叫‘拳拳之心’,什麼叫‘積小善成大善’,什麼叫‘大愛無言’。白方禮老人讓這個社會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從事的職業多麼卑微,只要你竭盡全力去愛,去奉獻,你都會變得高貴,受人愛戴。”

  有這樣一件事,中國關工委和中央文明辦2005年聯合開展了評選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活動,天津市將支教模範白方禮作為候選人上報參評,經過層層評選,近日結果揭曉,白方禮榜上有名,當選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主辦單位計劃於2005年10月上旬在北京舉行隆重的表彰大會,向獲獎人現場頒發證書和獎章,當得知白方禮病逝的訊息,主辦單位決定將這珍貴的證書和獎章送到白方禮的家中,同時向這位令人尊敬的支教模範告別,那天,中國關工委工作人員在白方禮的遺像前鞠躬後,將他沒來得及親手領取的生前最後一份榮譽證書和獎章,輕輕地放在老人的靈臺上。

  捐款記錄

  以下是白方禮同志捐款的不完全記錄:

  1988年,為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捐贈5000元;

  ***,為天津市教師獎勵基金捐款800元;

  1990年,為河北滄縣大官廳鄉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

  1991年,為天津市、河北區、津南區教師獎勵基金、北門東中學和黃緯路小學等捐款8100元;

  1992年,為“希望工程”和家鄉白賈村小學捐款3000元;

  1993年,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

  1994年,為天津市河北區少年宮捐款1000元;

  自1995年開始的3年間,為紅光中學的藏族困難學生資助近5萬元,為天津大學困難學生資助近5萬元;

  自1996年開始,用“白方禮支教公司”的全部稅後利潤資助南開大學困難學生,總金額約3.4萬元;

  2001年,白方禮捐出了最後一筆錢。年近90歲的他已無力再蹬三輪車,也無力再經營他的支教公司,就在車站上給人看車,還把一角、兩角的零錢裝在一個飯盒裡,存夠500元后

  一個冬天,他到天津耀華中學,遞上飯盒裡的500元:

  “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

  學生們全哭了。善良的老人,在天堂可好,歷史會永遠銘刻您的壯舉!

  此外,在白方禮十幾年的蹬車支教歷程中,還先後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43屆世乒賽、市養老院等捐助款項。

  感動中國

  白方禮同志曾獲央視“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評選”前20名候選人物之一、首屆“中國消除貧困獎”奮鬥獎提名獎、全國尊師重教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精英獎、全國支教模範等稱號。 對於白方禮老人“感動中國2004年度人物評選”的落選,有網友曾發帖《白方禮,你憑什麼感動中國》來對感動中國評審組委會暗諷。

  2008年3月13日,白方禮去世3年後,在46家網路媒體聯合主辦的首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在這個沒有獎品、沒有獎金、沒有頒獎晚會的網上評選中,他終於“感動中國”。

  2012年,在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上,白方禮老人以草根助學的代表成為了特別獎的得獎者之一。感動中國評選組委會以“白方禮們”的形式,對老人表示了敬意,也對和老人一樣的這些默默幫助著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人們表示敬意。在晚會上,主持人對老人評價道:“在《感動中國》走過10年的時候,請接受我們的特別敬意,白方禮們!讓我們傳遞著鮮花,傳遞著溫暖,帶著白方禮們給我們的這種人間的溫度,走進新的春天。在這新的一年當中,我們已經行走了一段時間,急匆匆的腳步裡面,我們留給世界的不能只是背影,還應該有我們的期待,為了愛和幸福,讓我們為我們每一個人加油!”

長輩給孩子寫的一封信
巴菲特的創業故事材料
相關知識
白方禮的事蹟材料
文明禮儀的事蹟材料
名人勵志學習的事蹟材料
有關創業致富的事蹟材料
優秀班主任的事蹟材料
優秀三好學生的事蹟材料
捐贈器官的事蹟材料
教師勞模的事蹟材料
有關家庭美德的事蹟材料
有關見義勇為的事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