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現代發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現代發展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曾號召全國人民打太極拳。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太極拳的全面發展營造了巨大的空間,太極拳進入推廣普及期,鄧小平曾親筆題詞“太極拳好”。

  在溫縣陳家溝,習練太極拳之風甚盛,婦孺老幼皆練,當地流傳的諺語說“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這都形象地反映出當地習練太極拳的情形。這種風氣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陳家溝歷代名家輩出。

  溫縣現有武術館校30餘家,其中文武學校有4家,習武場所近30家,家庭武館20餘家,學員2000餘人,流動學拳人數達8000餘人。300餘名太極拳師在海內外開辦太極武術館及連鎖加盟店300餘家。

  不僅國內演練太極拳之風盛行,太極拳大師們還走出國門,將太極拳這一國之瑰寶傳播海外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太極拳傳播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最受人們喜愛的武術運動和健身活動專案,全世界的太極拳習練者高達三億之眾。

  溫縣高標準編制完成了《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等,拓寬改造了陳家溝景區主要道路,建成了太極拳祖祠、太極拳祖林、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初步拉開了景區建設框架,積極開展了陳家溝建立國家4A級景區工作。

  2009年9月,溫縣與唐山聚鑫公司簽署了總投資11.5億元、佔地3300多畝的“太極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專案建設協議。該專案主要包括中華太極拳國際交流中心、太極學院、北京阜外醫院河南分院、太極養生基地和五星級酒店等子專案。2010年,該專案被省政府列入“重點專案”和“雙千工程”。

  河南省文化投資集團投資10億元的陳家溝太極文化生態園,是一個以太極文化為嚮導的養生生態園。專案包括陳家溝古村復建,太極養生小鎮打造,太極文化及太極拳文化的深度發掘,以及觀光生態農業、體驗式旅遊示範基地的拓展。建成後,將成為集寫生、寫作、旅遊、養生、影視拍攝、文物保護等功能為一體的中原特色風情古村。

  太極拳成為東方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成為促進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太極拳的創編,也是繼“四大發明”之後漢民族偉大創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繼承和保護太極拳,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運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太極拳各流派的出現及其發展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現代發展
正確看待太極拳的現狀和發展
練太極拳對現代人的好處
太極拳的走勁發勁規律
太極拳的定義是發展的
陳式太極拳的起源與發展
二十四式太極拳的由來及發展
趙堡太極拳的歷史起源和發展
太極拳的歷史與發展
楊式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