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說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2日

  論語: 孔子言論的彙編,儒家最重要的經典。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那麼歷史上?

  趙匡胤有一柄“柱斧”從不離手。那是一個象牙柄水晶頭的斧頭,很名貴,打起人來也很疼。公元967年,當時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當時,君臣幾個人談起年號來,趙匡胤對“乾德”這個年號相當得意。趙普跟著拍馬屁,列舉了幾年來不少好事,然後歸功於趙匡胤改的這個年號。誰知,旁邊站著一位名叫盧多遜的翰林學士,極有學問,而且死看不上趙普。他等趙普特別起勁地拍完馬屁後,不動聲色地說了一句:“可惜,乾德是偽蜀用過的年號。”皇帝大吃一驚,馬上命人去查。結果真是前蜀的年號,而且是亡國的年號。這一下趙匡胤的羞慚惱怒可想而知。想起趙普這廝身為宰相,卻不讀書不看報,讓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這麼大的一個洋相,真是可惡萬分。皇帝陰沉著臉在那兒運氣,坐了半天,實在還是壓不住心頭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趙普過來。”

  趙普以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戰戰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只見皇帝拿起御筆,蘸飽了黑墨,在趙普臉上就是一陣亂寫亂畫,弄得他滿臉滿身翰墨淋漓。一邊塗,皇帝還一邊罵:“你不學無術,怎麼比得上盧多遜?”

  從此,大宋宰相趙普受此奇恥大辱,開始發憤讀書。他有一個大書匣,不許別人動。人們只是看到他每天從裡面拿出一本書來讀,但是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書。等到這位宰相死後,人們開啟書匣,發現裡面只有《論語》的前半部分。從此以後,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就傳遍天下了。

  在趙匡胤攻城略地之後,他制定了這些政策制度、祖宗家法。大宋帝國的“鬱郁乎文哉!”就是在此基地上,成長起來的。趙匡胤和他子孫那個時代是中國經濟、文化達到巔峰的時代,是中國在全世界最文明、最發達的時代。這一切,可能都與它的開國皇帝、好漢趙匡胤的那個“臥榻”情結有關。

  延伸閱讀:

  與這個典故有關的另一位人物是,與林駧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其所撰《鶴林玉露》中有這樣的記載:“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

  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個記載說明《論語》在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自然熟悉。羅大經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記載的話,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還多了後半句“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並且說明了具體時間,是“趙普再相”後,聽到人們說趙普所讀的書就只有《論語》,於是宋太宗就此問趙普,趙普毫不隱瞞,並說出上面的話。

  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將羅大經話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則始自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文秀***具體生卒年未詳***。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曲文中的第三折,有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寫的並非趙普的事蹟,而且作為雜劇曲文,本不該作為討論歷史問題的依據,然而“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不但成為羅大經上述話語的衍生品,與趙普聯絡在一起,而且藉助雜劇這一大眾化的文藝形式,硬是廣泛流傳開來,以至於使得當今迷信《論語》的人們,競相對此津津樂道。

  結論

  由此可見,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並沒有可信的史實和相關史料來佐證。

  至於這一說法為何廣為流傳,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繼承並大興儒學,出現了一大批頗負盛名的儒者。比如程頤,程灝,及至朱熹。宋代的程朱理學,對儒家思想的傳播影響巨大,尤其是南宋朱熹的《四書集註》,更是宋代以後科舉考試的教材。由此,在儒家學派的精心杜撰和極力宣揚下,“半部《論語》治天下”被炮製出來並不脛而走,也就不足為怪了;其次,《論語》作為儒家經典,無論是在維護皇權至上,講求尊卑貴賤,調整社會關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遵從禮教,維護倫理,約束行為等方面,也都顯得極為重要;再次,趙普貴為宰相,位高權重,但讀書不多。所能炫耀,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僅是一部《論語》而已。

  至於近些年,為什麼有些人,尤其是那些以“新儒家”自詡的人,之所以大肆不顧史實地兜售、鼓譟“半部《論語》治天下”,則不過是藉此神化《論語》,神化孔子,神化儒家思想,從而神化他們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已。

楊文廣是什麼人
數學家秦九韶簡介_秦九韶演算法簡介
相關知識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說誰
半部論語治天下故事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
半部論語的意思和造句
半部論語成語接龍
半部論語造句
半部論語歷史故事簡介
半部論語的成語典故
半部論語的成語典故
獨步天下是不是一部穿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