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將太史慈字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太史慈,出生於公元一百六十六年。東漢著名將領,那麼太史慈字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太史慈字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國大將太史慈字是什麼

  太史慈,複姓太史,單名一個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還有字號,太史慈沒有號,但卻有字,太史慈字子義,三國時代人,效忠東吳。

  太史慈生於東漢末期,因聰明好學,在郡府裡擔任一個小官,當時郡府常與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糾纏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一方先呈上奏報,便認為哪一方是有理,另外一方無理,實在是可悲可笑。

  當時因一份奏報關係到百姓的利益,郡府必須要搶在州府之前將奏報提交給朝廷,但在郡府準備遞交時,發現了州府已經提前差人報送了,郡府這邊如熱鍋上的螞蟻,急不可耐,這時太史慈主動請纓,道:“如若我能搶在州府之前,便能報答您的知遇之恩,若我能搶在州府之前,便能讓黎明百姓得到好處,那我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太史慈連夜趕路,終於搶在州府遞送奏報之前趕到了,這時州府所派之人正在門外等候,太史慈便用計讓對方把奏報拿出來給他瞧上一瞧,對方不知太史慈身份,居然真的取出遞給太史慈,太史慈一拿到手立馬用刀將其劃破,並誆騙對方和他一起逃命,在和州府所派之人分手後,他又折返回到原處,將郡府的奏報遞交了上去。

  太史慈怎麼死的

  後來劉繇兵敗,太史慈保護劉繇來到了豫章。但是孫策已經平定了大部分地區,只差涇縣以西的六個縣沒有被評定,太史慈就立即帶兵駐紮進了涇縣。後來孫策親自帶兵攻打涇縣,太史慈不敵,被孫軍囚禁起來了。但是孫策卻親自為太史慈鬆綁,還和太史慈促膝長談,當即就拜太史慈為門下都督。劉繇死後,留下數萬士兵,孫策派太史慈前去撫卹,眾人都說太史慈一定不會回來,但是太史慈卻如期歸來。

  後來太史慈還跟孫策討伐麻寶賊,因箭無虛發而聞名,用箭矢貫穿賊寇手腕,還釘在了城樓的柱子上。曹操聽說了之後,還以“當歸”為信,想勸服太史慈。但是後來孫權掌管東吳之後,命太史慈管理南方,在建安十一年的時候,太史慈就不幸去世了。

  後世寫贊詩稱讚太史慈,“陳韓昔日嘗投楚,豈是當歸召得伊”一句話,表達了太史慈對東吳的忠心,並非是曹操所能夠動搖的。太史慈以善射聞名,被孫策、曹操等人賞識,但太史慈卻忠心於孫策,並無其他。

  太史慈厲害嗎

  太史慈,出生於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處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身為男兒的太史慈抱著為國為民的思想,參與了孫權的軍隊,率領部下四處征戰,護得一方安寧。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換成現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長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從不落空,被人譽為“神箭手”。據這些相關記載看來,太史慈在武藝方面十分厲害。在太史慈墓上我們也不難看到太史慈的形象,高大威武,身披一身盔甲。

  然而太史慈的厲害之處並不僅僅表現在於武藝方面,更在於他的為人方面。只因太史慈的母親告知他北海的孔融對母有恩,所以當北海被賊人重重所圍困之時,太史慈奮不顧身地衝出重圍,向劉備借兵救北海。後來在神亭,太史慈與自己今後的明主孫策相遇,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之後相識,正因不戰不相識,太史慈最終向孫策臣服,併為孫策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後人謂之,太史慈實為厲害也。

  然而即使是武藝甚高的太史慈也沒能逃過重病的糾纏,在臨離世前,太史慈掛念的仍是自己還沒有完成不世之功的志願。正因為後人久久難以忘記太史慈這名將領,在《三國演義》中,將太史慈的死亡年限往後推遲了幾年,這讓太史慈在小說中向自己的夙願進發,得以參與後來發生的戰役,發揮自己領兵打戰的作用。
 

黃忠和夏侯淵之間有什麼關係
名將太史慈死於哪次戰役
相關知識
東漢名將太史慈字什麼
東漢名將周瑜是屬什麼的
名將太史慈死於哪次戰役
名將太史慈是屬於哪一方的
名將太史慈是哪個國家的
東漢名將黃蓋是個怎樣的人
東漢名將關羽是個怎樣的人
關於東漢名將張飛的故事
關於東漢名將周瑜的故事
東漢名將甘寧有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