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7日

  新形勢下,新聞傳媒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和功能愈加凸顯,它在傳播各種輿論資訊的同時也在構建某種社會主流價值。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做到新聞語言的準確鮮明的策略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那麼準確便是新聞得以活著的源泉,資訊是整個新聞活動的一根主軸,俗話說得好,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一點小小的差錯,將對結果造成很大的錯誤。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新聞語言的準確鮮明呢?

  一、最精確的詞語的選用

  “選取什麼樣的詞才能給受眾一種真實、準確、科學的認知,這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首先是對於限定詞的選用。限定詞是在名詞片語中對名詞中心詞起特指、類指、以及表示確定數量和非確定數量等限定作用的詞類。在新聞中有五個構成新聞的必需材料:誰、發生了什麼、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點、發生的原因。因此,限定詞的使用對新聞語言的準確鮮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北京118部門今日晒預算首次細至“項”級科目》,標題中“首次”即是對這一新聞事件發生次數的限定,同時也言簡意賅地表達了此次預算的重要意義。

  《老虎受驚嚇跳樓真老虎自殺真是前所未聞》,記者在標題中使用“前所未聞”,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此類新聞事件的極其稀有,同時更是以“真老虎跳樓真是前所未聞”表達出了這年頭,嚴打貪腐之下,不少真“老虎”跳樓自殺,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同時,巧妙地為我國當前領導人的政治作風樹立了一面飄揚的旗幟。然而,如果只是純粹為了“吸睛”而使用相關限定詞,當下裡,的確是製造了轟動效應,為媒體創造了收益,對於社會的長遠發展將是不利的。如,比較以下兩個標題《蘇州家長開寶馬高架上逼停校車校方:開除該學生》、《只因孩子遲到家長開車高架橋上逼停校車》,同樣的一個新聞事實,人民網對於家長所開的車進行了限定說明,開的是寶馬車,而揚子晚報卻對該車所屬品牌隻字未提,這樣的一個小小舉動,限定與否,對受眾造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是對於副詞的選用。“副詞的主要功能是修飾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分為時間副詞、程度副詞等,在新聞寫作中,很多記者都會使用諸如此類的語句“這個提議很好”、“這個提議非常好”、“這個提議特別好”,上述語句同樣都是要表達這個提議好,那麼到底是多好呢,如果對其作用誇大了或者縮小了,就有失準確,容易讓受眾對新聞事實產生疑慮。

  然後是對形容詞的選用。形容詞主要用來描寫或修飾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或屬性。對於新聞使用形容詞一說,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狀態,有的學者認為,不應該使用,因為那樣有悖於客觀報道原則,妨礙了新聞的真實性。而有的學者認為,使用形容詞能夠更加生動、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漢語是世界上詞彙量最豐富的語言之一,通常,一個意思可用多種不同的詞語表示,如“笑”便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那麼,在新聞寫作中,對新聞當事人笑了,這樣的一個動作應該怎樣加以形容詞來較為準確鮮明地表現呢?笑,是內涵豐富的一種交際手段,“諂笑”、“苦笑”、“冷笑”說明了笑和場合物件的關係。可見,為了較為準確鮮明地表達出新聞事實,適當的、恰當的形容詞是必要的同時更是要審慎的。

  最後是對於同義詞的選用。“同義詞大部分都是同中有異,而這些細微的差異正是我們學習和使用同義詞必須掌握的內容”。隨著人類思維不斷精細化的過程,目前,現代漢語的同義詞數量較多,如能恰當選擇和使用則能使語言表達顯得更加細緻、精巧。例如,“先生”、“老師”、“師長”、“教員”、“先生”都指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但是,在新聞寫作中,什麼樣的時代背景、場合、物件我們該用哪一個稱謂來準確、鮮明地把單個“傳道授業解惑者”的獨特性,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如,“教師”多用於書面語言,“老師”則多用於現實生活中,而“先生”則指的是資深的、德高望重的老師……

  二、做出最妥當的概括

  誠然,作為記者,在報道新聞事實時往往不可能把事情的方方面面事無鉅細地寫作出來,一定的概括,是有必要的,同時也是考驗記者新聞寫作水平的一項技能。而很多常用的概括詞語“一定程度”、“或多或少”

  “中午”、“下午”、“可能”、“也許”等等,諸如此類籠統概括的詞語,會使得新聞資訊變得,模凌兩可甚至模糊不清。

  三、表達鮮明的語義內容

  流行於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魔彈論認為,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是主動地,而受眾則是被動的。傳播者把“資訊子彈”發射出去,受傳者必被擊中,應聲倒下,傳播效果直接而明顯。顯然,這種言論過分誇大了傳播效果,忽略了影響受眾的種種社會因素。然而,也正是由於種種社會因素,受眾對於新聞的分辨能力往往參差不齊,新聞總是在不同程度的發生著導向作用。因此,在新聞報道中用詞一定要準確些、再準確些,切忌以個人主觀傾向,誇張了事實。近年來的報道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女版藥家鑫”、“女版馬加爵。這樣的新聞標題,很多起負面社會事件的發生,造成的是全社會的傷痛,對其家人更是莫大的不幸。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地評判,暴露出的是新聞工作者的冷漠、無能。

  綜上所述,新聞語言的準確鮮明性,對於受眾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新聞實踐活動中,我們應該儘量做到對最精確的詞語的選用、做出最妥當的概括、表達鮮明的語義內容。從而使受眾接受到準確鮮明的新聞資訊。

  篇2

  論無人機在新聞採訪中的應用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其中,無人機的影像應用隨著低價無人機的出現,也越發普及。無人機的影像應用簡稱無人機航拍,早起無人機航拍多出現在高投入的大型電影製作當中,隨著使用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新聞採訪工作也開始使用無人機航拍來進行。一方面滿足了大眾最求新鮮視角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新聞採訪類節目的創新和發展。

  相對於傳統的新聞攝像拍攝工作,無人機航拍新聞有著很多優勢,當然也會受到一些侷限,只有徹底分析新聞採編過程中無人機具體應用方法和應用經驗,才有助於無人機航拍技術與影像創作的整合,拓寬新聞攝像師的拍攝視野,最終提升影像質量。

  一、無人機拍攝運用於新聞採訪中的優勢

  1.獨特的拍攝視角,適合特定新聞的拍攝。與傳統的新聞攝像師相比,使用無人機進行採訪時,更多的優勢會體現在其較高的拍攝點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首先,由於無人機拍攝時,常常會距離地面一定的高度,形成俯拍的效果,與之相比,使用攝像師拍攝時,在缺少大型搖臂等裝置的支援下,是無法獲得較高角度的一個俯拍效果的。而這種俯拍效果,會帶來一些畫面上的優勢,能夠拍攝到更廣大的一個範圍,並且能夠擁有一個較為寬的視野範圍。

  同時,在觀看俯拍畫面的過程當中,觀眾能從畫面中額外獲得更多的資訊,尤其是各個畫面內容的相對位置資訊、相對數量資訊和運動資訊。而這三個方面的資訊在某些新聞報道中又是非常關鍵的,例如自然災害類新聞報道、大型活動現場的報道等。

  2.大幅增加了攝像機機位的選擇。機位的選擇在新聞採訪活動過程中,常常會受到現場實際情況的巨大影響,所以現場的拍攝條件會極大的約束新聞攝像師對於拍攝機位的選擇,也就直接導致新聞畫面的統一化、標準化和固定化,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聞採訪本身的質量,使新聞節目的創新變得複雜,觀眾也難以從新聞節目中發現新的視覺元素。

  旋翼無人機的優勢在於,它能夠給新聞攝像師更多的機位選擇,尤其是在一些傳統攝像機無法架設的特殊位置。旋翼無人機與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無人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其穩定的懸停能力,這樣的能力讓旋翼無人機成為一個固定機位變成可能,讓無人機懸停在一個更優的機位來取代笨重的攝像機和三腳架,其產生的畫面會更具有吸引力和衝擊力。

  3.穩定而又全方位的鏡頭運動。有良好的機位是不夠的,如何在拍攝過程中控制好鏡頭變化,同樣是一個攝像師所關注的,旋翼無人機在鏡頭運動方面具有天生的優勢,因為在空中活動,更加自由。

  鏡頭運動中的推、拉、搖、移、跟是可以通過改變攝像機位置來完成的,例如推鏡頭,只需要把攝像機漸漸靠近被攝物就可以實現;拉鏡頭則是需要攝像機遠離被攝物;搖鏡頭通過原地旋轉來實現;移和跟鏡頭則需要攝像機朝一定方向運動。

  一個熟練的無人機飛行員是可以輕易的通過控制無人機運動來實現鏡頭運動的控制。這當中當然會涉及到對於畫面的透視畸變控制,在這方面,猶豫當前的攝像機、無人機一體化裝置所提供的通常是一個變焦鏡頭,能夠覆蓋到廣角端和長焦端,通過遠端控制鏡頭,是可以用過調整焦距來解決畫面中的透視畸變的問題。

  二、無人機拍攝運用於新聞採訪中的問題

  1.環境對於無人機飛行的限制。

  環境會給無人機的飛行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環境的突然改變,會直接影響到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甚至出現偏離航線,無法懸停等問題。

  首先是拍攝環境的影響,因為旋翼無人機是通過旋翼產生向下的大氣壓強來完成飛行和穩定動作,在室外,正常天氣條件下,大氣壓強和氣流是基本穩定的,不會對於無人機的飛行帶來不良影響,但是在室內飛行時,由於室內的大氣壓強和空氣流動並不穩定,這就需要飛行員考慮大氣壓強的變化,對於飛行姿態進行實時調整,增加了飛行的難度,提高了對於飛行員技術的要求,也導致飛行風險的提升。

  其次,即使在戶外,天氣因素同樣會嚴重影響飛行過程,通常情況下,在下雨天是無法使用大部分無人機進行航拍的,因為大部分無人機不具備防水的功能,無人機上大量的電子元件會在潮溼的環境中發生故障,導致飛行事故。雨水給拍攝裝置帶來的影響同樣是致命的,大部分數碼拍攝裝置沒有防水功能,會在潮溼或者雨水的環境中發生故障甚至損壞。

  即使使用帶有防水功能的無人機和拍攝裝置,其飛行穩定性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雨水的影響,加裝防水裝置勢必進一步增加重量,降低拍攝效能。

  2.無人機自身技術問題帶來的拍攝限制。

  無人機自身硬體問題同樣會給新聞採訪拍攝工作帶來一些麻煩,首先,使用旋翼無人機進行拍攝時,由旋翼槳旋轉所產生的巨大聲響會影響整個採訪過程,尤其是在部分需要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進行採訪的工作。其次,由於無人機電池受到其最大載重的限制,無法搭載較大容量的電池,導致其續航能力較差,普通的旋翼無人機的續航時間基本都小於30分鐘,有限的續航飛行能力,也限制了無人機在部分需要長時間拍攝的新聞採訪中的使用。最後,由於無人機有效載荷有限,尤其是最普及的4、6軸旋翼無人機,一般載荷都無法達到搭載大型攝像機進行拍攝的能力,所以,通常情況下需要使用8軸以上的旋翼無人機才能滿足搭載小型攝像機的基本載荷能力。只能夠搭載整體重量較輕的拍攝裝置是限制無人機拍攝畫面質量的巨大瓶頸,使得部分拍攝畫面無法滿足節目製作過程中對於畫面的要求。

  三、對於未來無人機影像運用的擔憂

  在我國,由於低空尚未完全開放,使用無人機進行航拍按照現行相關法律的規定,是需要飛行前向航空管理部門報備,並申請相關的飛行空域。這樣的流程對於新聞採訪工作是不利的,因為相關空域的飛行審批需要佔用部分時間,尤其是在一部分時效性較強的新聞採訪活動中。這就導致當前,絕大部分的航拍活動是未經過報備和審批程式的“黑飛”。第二是對於其他飛行器的影響,已經出現了關於無人機威脅到民航客機飛行的新聞報道,說明,雖然無人機通常升限較低,但是也會對起飛和降落過程中得民航客機產生極大威脅。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來自飛行員自身,由於國內沒有政府或專業部門指導的認證機制,導致無人機飛行員通常都是自學成才。而無人機飛行本身是一個系統性極強的活動,從前期裝置檢查、飛行空域條件確認,到飛行過程中緊急情況的處理,再到飛行完成後,飛行器的保養與維護。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產生墜機的風險。所以,無人機飛行員自身應該擁有一定的飛行、保養得知識儲備和相關能力,以保障飛行安全。

新聞學的職稱論文
新聞類中級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新聞類職稱論文
有關新聞學職稱論文投稿
新聞學職稱論文參考例文
有關新聞學職稱論文發表
工程機械類職稱論文
醫學類職稱論文發表
醫學類職稱論文範文
醫學類職稱論文
建築工程類職稱論文代發
工程技術類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