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張繼資料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如果你去過美麗的蘇州,而且在晚間泛舟於江上,那麼你肯定會想起一句古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沒錯這是著名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中的一句,這首詩被人們千古傳唱,那麼大家對詩人張繼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詩人張繼簡介

  張繼字懿孫,唐代襄州人也就是今天的襄陽人。根據考證他在唐玄宗天寶年間考中了進士,但是仕途卻很不順利,後來他被派到了洪州當鹽鐵判官,掌管洪州的財政賦稅。這個官職在唐代雖然是在外地,但在當時來說卻是個權力比較大,位置比較重要的官職了,然而歲月不饒人,張繼在這之後僅僅一年多就病逝了。他的詩比喻手法運用的非常深奧,讀起來爽快激勵人心,不喜歡雕章琢句,但卻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可惜的是他的詩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當然最著名最為人們熟知的要數《楓橋夜泊》這首了。這首詩也被收錄到《唐詩三百首》中,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至今已是婦孺皆知了。當然查閱其他資料,能找到他的其他詩歌,比如;《郢州西樓吟》、《登丹陽樓》、《題嚴陵釣臺》、《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重經巴丘》等等。

  張繼博學多才,而且很有見識,他也很擅長辯論。年強時候中了進士,但一直不能做官,便回到了家鄉。終於年老了才做了鹽鐵判官,在任上他清廉正直,雖然分掌財政大權,自己生活卻過的非常貧寒。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在整個全唐詩中,只能找到《楓橋夜泊》一首。因為這首詩的流傳,寒山寺也成為今天非常有名的旅遊勝地,不少文學愛好者都會去寒山寺遊覽一番。

  張繼的詩

  張繼字懿孫,他是今天的湖北襄陽人。張繼一生博覽群書,遊歷過許多地方,可以說算得上知行合一,而且他為人健談,很有辯才。當然他的詩歌風格爽利,激情澎湃;雖然不善於雕章琢句,但修辭手法運用的爐火純青,善於將道理賦予景物之中,對後世詩壇影響非常之大。但非常可惜的是,他寫的詩歌流傳至今的不到50首,據統計一共48首。在這48首中比較著名的有:

  《楓橋夜泊》、《河間獻王墓》、《奉寄皇甫補闕》、《寄鄭員外》、《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閭門即事》、《華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韓翃詩》、《江上送客遊廬山》、

  《飲李十二宅》、《上清詞》、《重經巴丘》等等。

  在這裡我們主要看看他的《寄鄭員外》,這首詩原文如下: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雲。

  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字,但我們可以讀出,作者對友人鄭員外的思念之情:新年苦憶君,滿滿的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情。後兩句則是作者期盼和友人重聚,希望能共同登高的願景。表面看雖然是懷念友人,期盼友人的,但深入研究我們就會發現,當時友人鄭員外和自己都是不得意的,所以才有共同登高的願望,希望他和自己能一起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負。當然這首詩的內涵也在這裡,是一首接懷念友人表達自己的理想的詩歌。

范成大傳講了什麼內容
范成大是什麼居士
相關知識
詩人張繼資料簡介
詩人陰鏗資料簡介介紹
宋代詩人柳永資料簡介
宋代詩人柳永資料簡介
唐代詩人韓愈資料簡介
歌手王喆的個人基本資料簡介
汪明荃的個人基本資料簡介
唐代詩人張九齡資料簡介
唐代詩人柳宗元資料簡介
宋朝詩人蘇軾的資料簡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