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01日

  春蠶到死絲方盡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作品《無題》,就詩而論,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係上的隱託,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到死絲方盡白話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烏黑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從這裡去沒有多遠,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訊息。

  春蠶到死絲方盡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春蠶到死絲方盡作品鑑賞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在晚唐詩壇上,李商隱是一位大家,當時與杜牧齊名。不過,若就對後世的影響而言,他是超過了杜牧的。李商隱在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是創造性地豐富了詩的抒情藝術。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矇矓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多為七言近體***堪稱典型。詩以“無題”命篇,是李商隱的創造。這類詩作並非成於一時一地,多數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其中有的可能別有寄寓,也可能有戀愛本事以為依託,雖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考索,但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以證明確有寄託或確依何事之前,主要應該以詩歌形象所構成的意境為依據,把它們作為一般愛情詩對待,這並不妨礙認識它們的藝術價值。
 

陽泉南山公園導遊詞
詩人劉禹錫最終死於哪裡
相關知識
春蠶到死絲方盡典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賞析
春蟬到死絲方盡的古詩
兔死狗烹的典故
起死回生的典故
視死如歸的典故是什麼
有關貪生怕死的成語典故
江郎才盡典故
馬到成功成語典故
萬死不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