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杜甫寫給王昭君的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那詩人杜甫為什麼要寫詩給王昭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杜甫寫給王昭君的詩,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甫寫給王昭君的詩

  杜甫遊歷眾古蹟,抒懷自己的情懷,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寫下五首詠懷詩,其中《詠懷古蹟五首·其三》是杜甫讚歎王昭君的七言律詩,順便以此抒發自己不得志的抱負。

  引原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首詩從一開始便點出昭君出生的村莊,當時詩人所在之處並不能看到昭君的家鄉,他以他的想象力造就了這雄壯之景,一個“赴”字突顯山與山之間的雄壯。昭君出塞和親,因此永垂青史,詩人認為這是種悲壯之情,具陽剛之氣,便以浩勢形容其家鄉。

  第二句,詩人以“去”和“獨留”直接將昭君出塞的人生講述出來,由生到死,離開皇宮,遠離家鄉,最後不過只留形單影隻的青冢。傳說到了冬天,只有昭君墳旁長滿青草,其餘地皆荒涼。

  第三句詩人則交代昭君在漢室內為何不被寵幸,既是傾城美人,最後卻遠嫁塞外,是因為昭君得罪了當時的畫師,於是其畫像很醜不被元帝喜愛,故與元帝一直不得見。且昭君欲回中原不得,現如今能回來的也就只有她的亡魂了。詩人藉此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無奈之情。

  第四句,表達的是昭君的哀怨,這琵琶曲承載的是其哀怨之情和思念故鄉的愁緒,當時詩人也身在異鄉,當時的境況和昭君是那樣相似,因此以昭君之怨寄託自己的惆悵之情。

  王昭君是誰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為王嬙,其家庭是個貧寒人家,父母健在,有兩個兄長和兄嫂,甚是和睦,對其尤是疼愛,以大家閨秀撫養,越長大出落的越美麗,為鄉里鄉外人讚歎其美貌。

  公元前38年,當時漢元帝選美,於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進宮為妃,但因不賄賂畫師,被其記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壞,於是王昭君入宮五年均不得元帝寵幸。

  公元前33年,在元帝父親在位之時,漢朝便與匈奴交好,於是第三次來朝的匈奴單于便向元帝提出和親之事。於是王昭君便遠嫁塞外成為單于之妻,為“寧胡閼氏”。昭君與呼韓邪單于生活了三年,生育了一個兒子,後為右日逐王。

  公元前31年,昭君在呼韓邪逝世後,須遵循胡俗成為呼韓邪兒子的妻子,於是昭君上書請求回漢之願,但被漢成帝以“從胡俗”之命拒絕***此時漢元帝已經逝世,其子繼位為漢成帝***,故昭君無奈下嫁。昭君和復株累成親,與其生活了十一年,為她生育了兩位女兒。

  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逝世,王昭君不再嫁人 ,成為寡婦,依舊在為匈奴與漢朝和親之事作貢獻,從她嫁過來開始便一直在輔佐王室教育王子,傳播漢族文化,使落後的匈奴制度得以改善,受到匈奴人民的擁戴。公元前15年,王昭君病逝,匈奴人為了紀念她,為其築青冢。值晉朝,稱其為明君,史稱明妃。

  杜甫詩歌江南逢李龜年

  《江南逢李龜年》是詩人杜甫所寫蘊含情感最深的一篇詩歌,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但卻深刻的描繪了從唐朝從盛轉衰的時代變遷傷懷之感。全詩從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到當下飄零時代的相見,實為深受感慨。

  引《江南逢李龜年》原詩: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賞析:李龜年是唐朝時期受唐玄宗賞識的歌手,可謂是盛唐時期的標誌藝人,而岐王乃是唐玄宗的弟弟,以好學和惜才出名,也善韻律,崔久乃盛寵一時,為唐玄宗所信任。他們三個人為盛唐時期的標誌性人物。

  杜甫年少時因才華有幸入岐王府、崔久堂前觀賞李龜年的演唱,而如今再次見面卻是幾十年後於江南重逢,其中有很多的感觸,兩人重逢時,人是故人,景卻非景。詩人杜甫因重見李龜年便回想起當年和李龜年相見、聽歌的場景故而感慨萬千,在落花時節與君相逢,無不暗示著時過境遷的傷感。

  《江南逢李龜年》被譽為是杜甫晚年的絕唱,深受眾多好評,其中一大原因是杜甫全詩未著朝代興亡筆墨但卻無不點出朝代衰敗的感嘆,其字裡行間藏著無限感慨,詩人與李龜年這些經歷過盛唐之世的人如今卻落魄成這樣,也感慨國家興亡之感,以“落花”點出全部的感傷之情。
 

杜甫為何被稱為人民詩人
唐代詩人杜甫的代表作
相關知識
詩人杜甫寫給王昭君的詩
詩人杜甫是哪個朝代的
寫給詩人杜甫的一封信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簡介
詩人杜甫的別稱是什麼
詩人杜甫的絕句詩欣賞
詩人杜甫被稱作為什麼
詩人杜甫的詩被稱為什麼
詩人杜甫的資料_杜甫的趣事
唐代詩人杜甫的簡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