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歷史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為沿襲至今的“中央大街”,現在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

  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建設城市,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湧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窪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由於埠頭區的建立,這裡俄人的鋪子也多了起來,牌匾多用俄文,他們經營雜貨等,所以雖稱“中國大街”,但兩側多為歐式建築,商業也多為外國人經營,猶如外國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科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鋪路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岩雕鑄,長18釐米寬10釐米,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小麵包,一塊一塊,精精巧巧,密密實實,光光亮亮。路鋪得這樣藝術,在中外建築史上都是少見的。據說當時一塊方石的價格就值一個銀元,一個銀元夠窮人吃一個月的。幾百米的中國大街可謂金子鋪成的路。據有關專家測定,中央大街 的方石塊還能磨上一二百年。

  方石使得中央大街頓時顯得華貴起來,當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也頗有名氣。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街上,俄國的毛皮、英國的呢絨、法國的香水、德國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國的洋油、瑞士的鐘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國乾鮮果品均有出售,不亞於一個國際商品博覽會。

  1925年7月,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仍保持原來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街道兩側商業、飲食服務網點近200家,形成了門類齊全、服務較為完備的商服中心,各商家紛紛重新裝飾門面,貼金鑲銀,張燈結綵,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麗堂皇,成為哈爾濱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業一條街。1997年,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大街典型建築:

  馬迭爾賓館

  建於1906年,屬新藝術運動建築。她造型簡潔、舒展、自由流暢。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頂造型,顯現出親切宜人的魅力,體現了西方建築的精華。建築長度佔據了西七至西八道街之間的一個街區。

  教育書店

  建於1909年,原為松浦洋行,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築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標誌性建築。其外觀華麗,造型生動,裝飾複雜,輪廓豐富。深紅色的閣樓、孟沙式的屋頂和形體多變的半圓穹窿創造了優美的天際線。

  婦兒商店

  建於1917年,原為協和銀行,屬文藝復興式建築。該建築採用扁平的穹頂轉角部***,又以虛窗拱簷突出兩側中間***。一虛一實,手法巧妙。二樓群視窗採用愛奧尼式淺壁支撐拱型券額,擴大了視窗的視覺感。在寒冷地區即有利於防寒,又美化了外觀。

  道里秋林商店

  建於1919年,屬新藝術運動建築。建築物主體三層,各層間以腰線分割,自上而下視窗逐漸縮小,顯現出穩定感;畫龍點睛式的一樘三心挾券圓形扁窗為新藝術運動建築特色定了性。

  哈爾濱市教委

  建於1925年,原為萬國儲蓄會,屬古典主義建築。該建築造型簡潔規整,僅在正門***處設兩根壁柱,擺脫了任何多餘的繁瑣裝飾,總體效果莊重、大方、樸實。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平遙南大街
北京冬天賞梅好去處
相關知識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歷史簡介
哈爾濱中央大街秋林公司導遊詞
義大利語發展歷史簡介
大鵬古城的歷史簡介
大慈恩寺的歷史簡介
大足石刻的歷史簡介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哈爾濱中考英語試卷
哈爾濱中國畫雙年展圖片
哈爾濱師範大學是幾本及錄取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