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百姓的散文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4日

  每個人都有自己和受他人影響而形成的許許多多目標,理想和夢想,夢想總是遙不可及,但對於廣大鄉村老百姓來說,他們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大多都只是夢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中國老百姓的智慧

  這是一個大題目。我總覺值得寫,值得人好好地寫。我對此並未作過什麼探究,就連有沒有這方面的書籍也不知道***我猜想應該有吧***。在這裡我也只是隨便寫一點罷了。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農業國,這裡所說老百姓,主要是指最底層、最普通的農民,他們沒有多少文化,有不少是文盲。

  ***1***神

  他們並不懂得什麼宗教。他們信“菩薩”,知道菩薩讓人學好向善。逢年過節燒香拜佛,平常也會說什麼“菩薩有眼睛”。但他們並不像西方那些基督徒似地虔誠。若是遇到壞人得勢,好人倒黴遭殃之類,他們會不客氣地大罵“菩薩瞎了眼”,把對壞人壞事、對不義不公的一腔憤恨發洩到“菩薩”頭上,毫無顧忌。

  其實他們內心明白,哪有什麼“菩薩”。他們,至少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呆板、愚昧,可“辯證”可現實呢。他們燒香拜佛多半是一種對美好願望的期盼、祈求,一種心靈的寄託,並不真的指望菩薩降財降福。他們懂得一切都要靠自己,靠人的雙手,靠人的奮鬥。頂多是盼望能碰上一點好運氣罷了。

  ***2***鬼

  兒時夏夜在外乘涼,常聽大人講鬼的故事,往往讓人毛骨悚然。每每有人問哪個見過鬼,可誰也不曾見過。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世界上根本沒有鬼。人們常說“人死如燈滅”,不過是“疑心生暗鬼”罷了。至於把某種氣象條件下在墳塋附近出現的熒火叫作“鬼火”,也不過是在過去科學知識匱乏,無法解釋時的姑且一說。

  他們也常說,若人死後能變成鬼倒好了,那他***她***就可以去幹生前沒幹或幹不了的事了。比如去找仇人報仇。因為既成了“鬼”,那便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了。據說還有機會重新投胎作人,豈不挺好?只可惜這世上沒鬼。

  至於說祭祖、祭奠亡靈的一些儀式,他們也說得直白:那都是做給活人看的。除了寄託自己的一點哀思,主要還是希望中華孝道能夠世代傳承,子孫知道感恩、孝順。

  總而言之,老百姓並不相信有鬼。

  ***3***天地

  中國老百姓向來敬重天地。地是他們的命脈所繫,有道是“萬物出自土”。他們對土地的重視和摯愛,我以為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他們最見不得人糟踐土地,特別是良田。當然,更不能容忍外人來霸佔自己的國土家園。

  細想一下,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哪一樣能離得開土地呢?大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無疑,他們對土地的深情理所應當,再自然不過了,也最明智不過了。他們對土地的蒔弄認真精細,其收穫也令人讚歎。哪怕小小的一塊地,間作、套作,一年下來收穫卻不少。

  這裡不說我們祖先對天文地理的探索,只想簡單說說普通老百姓有關天象、氣候、農時等自然方面的一些小故事。

  夏天的一個夜晚,天空銀河縱貫南北,群星璀燦。奶奶指著頭頂上銀河東西兩側的星星對我說,這河東的一顆亮星叫石頭星,它左右不遠各有一顆小些的星,它們是石頭星挑的一擔石頭。我仰臉極目望去,還真像一個人挑擔子。

  河西不遠處也有一顆亮些的星,叫燈草星,它後面有一些星雲。奶奶說,它們是兄弟倆。有一天,當媽的讓兩個孩子去河對岸山上取石頭和燈草。這兩個孩子一個是她親生的,而另一個不是。

  她讓親兒子背燈草,讓另一個挑石頭。兩個孩子回來時,颳起了大風。挑石頭的因為沉,一下衝過了河。而背燈草的卻因風大過不去,從此便滯留在了對岸回不了家。神祕的天空讓人充滿遐想,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若干故事。

  至於月暈而風,礎潤知雨;東邊燒霞,等水燒茶;螞蟻擋道,大雨將到等等,則是不勝列舉。這方面的經驗、知識,老百姓多得很。而對節令農時的把握,他們更是嫻熟。什麼時節該幹什麼,他們一清二楚。無論如何,他們不肯、不會誤了農時。比如,什麼時候種麥?地處長江三角洲的家鄉父老有口訣:“霜降兩邊麥,立冬不露籽,小雪斷犁耙。”根據地裡莊稼的收割情況,從霜降到小雪皆可。

  特例,五五年下大雪,地裡的麥苗、蠶豆凍死不少。春節後補種,竟也獲得了好收成。不要放棄。再如,蔥蒜何時下種?“七蔥八蒜”,農曆七月、八月。從種到收,他們自始至終把地裡的莊稼放在心上。比如,俗語說“稻芽一角,麥芽一殼”,稻上了場麥進了倉,收成方可確定。所以,他們有順口溜“稻上場,麥進倉,黃豆擔在肩膀上”。收穫大豆時一般在農曆七月***因品種關係現在遲了些***,有道是“七月裡風雲天”,“七月裡神鬼天”,天氣變化快,而大豆也不能遭雨,當用籮筐裝好挑上肩往家運時方能無憂。

  在此,再說一個老百姓教育小孩愛惜糧食的事。他們常用的一句話是“一顆米七斤四兩水”。就是說從秧苗生長至稻子成熟,平均一粒稻穀耗費的水資源就這麼多。這裡還沒說其他工本費用。你說要不要珍惜糧食?不管這句話是否準確,它說明老百姓對糧食的珍惜,對水資源也很重視。

  中國老百姓不都知道嫦娥奔月、牛郎織女這類神話傳說,也不都曉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詩句。但他們有豐富的想象,也不乏睿智。歸根結底,是他們孕育、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這篇短文純屬管見,難免掛一漏萬。就算是我衷心給他們的一個點贊吧。

  :百姓的清明故事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回味家族歷史的百姓故事會。

  平民百姓,只有到了清明節,才有時間、憑藉人生經驗和閱歷,回味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塵封家族故事。才會想起祖先如蟻螻般生存,如牛馬般苦力,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才有了今天—子子孫孫跪滿遍地,香火不斷。雖說祖先沒有給子子孫孫留下金滿箱銀滿箱,更未使子孫後世做強梁,但卻讓子子孫孫的血管裡始終流淌著愚公子孫一樣的鮮血:每天挖山不止,為生計,為稻樑,被說不盡的苦和累煎熬著,為一粒芝麻大小的幸福而滿足高興著。

  就這樣,一個個生命悄然來到人世上;一代代人,相繼變為一坯黃土的忠實守望著。總是在祭祖的日子裡,憑主觀想象揣測祖先的模樣,終究自己的血液裡流淌著祖先的基因,雖然並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般野心勃勃,但終究知道自身從那兒來要到那兒去。

  因為太平常又眾多,平民祖先壽終寢所便稱做墳墓。記憶裡,遍地都是墳墓,墳墓裡埋葬著爺爺、爺爺的爺爺甚至更老的爺爺,還有奶奶、奶奶的婆婆的婆婆、甚至更遠的奶奶婆婆。忽然有一天,平墳轟轟烈烈開始了,那麼多墳墓竟被夷為平地。歷史如同一道被化簡的方程式,老祖先大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有理數。有理數被化簡,土堆也就消失了。只是到了清明節這天,長輩們才會告訴子孫:去,那兒有個老墳,掛個紙紮!表示子孫們還記著那地下長眠的老人。雖說當年平墳時,也曾詛咒過激進派的行為,現在回想,何嘗不是一件大好事!老百姓本來就是草根,如同黃土一般平常。人吃了黃土一輩子,最後慷慨大方的讓黃土一口吃掉,豈不樂哉!這一口黃土,也就成了永久的紀念與追憶。草根生命,本就來自於陰陽五行之中,又回到五行中去,豈不是大自然綽綽恩賜!

  若按等級分類,名人的墳墓就叫做林,比如孔林,關林;漫遊在歷史長河中的土堆,稱得上林者能有幾多?追溯到皇帝墳墓,叫做陵,比如乾陵、茂陵,十三陵,秦始皇陵。活著就為自己大修陵墓,乃大多帝王的熱衷追求,他們活著出盡風頭,即使到了陰間,還想繼續稱王稱霸,不可一世,要不怎麼霸稱自己為始皇帝?還有一世二世三世……?他們貪婪設想,即使到了天國,仍然會繼續愚弄自己的臣民。甚荒唐,到頭來卻免不了為他人作嫁衣裳。歷史大變革的颱風,雖不是每一場皆為十二級,但卻不無戲謔,將一廂情的願肉食者黃粱美夢一次次打破。

  這一塊故土,劉邦來過,夢河漢界的故事源遠流長,讓後人多少好事者,將眼睛天天盯在棋盤上,在楚河漢界上殺殺打打,好不熱鬧!可惜即使至死,他們中絕大多數,仍然在楚河漢界的廝殺中磨蹭,卻不見立得一星半點兒拜將封侯軍功,最後還是被埋葬在一個土堆裡;滾滾紅塵裡,有朱元璋身經百戰的影子,但明朝的那些事兒,讓後人瞧得起看得見津津樂道者,也不過永樂盛世、青花瓷云云。非常有趣的是,這兩個典型的農民,卻曾經弄得中國歷史地覆天翻,幾近分崩離析:一個為劉姓子孫們封土列侯,王國遍中華;另一個如意算盤,卻被稱作明成祖的兒子給攪亂,以桃代李。歷史似乎並不記得過多有關他們的故事,大多是八王之亂的銷煙瀰漫,傻子白痴子孫皇帝荒誕不羈的譏諷笑話。

  這故事,感動過歷代幾多文人墨客,令他們摩拳擦掌,杜牧意味深長詠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不盡感慨。

  回到自己的故事裡。點一沓火紙,燃一柱香,放一掛鞭炮,想那長眠地下的老祖先也該滿意的笑了?那些嶄新的鈔票,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可能也是如同活著一般,非常算計地花著?他們知道,一分錢也來之不易,知道安居樂業的重要;他們活著時,就將人的無窮慾望降低到最低溫飽水平線上;他們知足常樂,沒有頂天立地般理想,也許他們樸素地理解道:所謂遠大理想,一但膨脹了,大多就會變成野心!野心一旦實現,就會青史垂名,成為一代風雲人物,就會稱作雄心壯志、雄才大略;野心一旦敗北,就成了亂臣賊子,殺無舍,株九族或者流放荒蠻之地,永遠不得翻身!一旦新王登基,為了剪除異己,以絕後患,會及時將野心早敗露者來個株連九族,滿門抄斬!下場可悲,空前絕後。那兒還會留得一子半孫為他們去上墳掃墓!

  阿Q太偉大了,看來還是做平民百姓好。平民百姓死了,不論怎樣,卻將草根的種子留在這個世界上,世界上也就更多出了些叫做芸芸眾生的勞作者。他們或挖山不止,或填海矢志不渝,只有這些勞作者,才讓這個世界充滿神奇,充滿誘惑,也鼓舞起更多追夢者。

  紙錢紛紛,天空中飄浮著的總是平民百姓對自己祖先的年年追憶、世代緬懷。

  :這就是咱老百姓

  沒有漂亮的鮮花

  沒有熱烈的掌聲

  只有默默無聞的生活

  一日三餐平平淡淡渡過一生

  沒有遠大的追求

  沒有更高的奢望

  不惜忍辱負重的勞作

  日復日年復年至到把生命耗幹

  來時一無所有

  去時兩手空空

  值得欣慰的是他留下了滿堂兒孫

  ——延續這個世界的、生命的根
 

有關藍天白雲的散文隨筆
描寫旅行的意義的散文隨筆
相關知識
有關老百姓的散文隨筆
有關寫背影的散文隨筆
有關寫冬天的散文隨筆
有關丁香花的散文隨筆
有關寫春天的散文隨筆
有關描寫春的散文隨筆欣賞有哪些
有關描寫春的散文隨筆欣賞有哪些
有關紀念日的散文隨筆
有關描寫雪的散文隨筆
有關描寫雪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