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泉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年十三,州闢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泉仲遵,少謹實,涉獵經史。年十三,州闢主簿。十四,為本縣令。及長,有武藝。遭世離亂,每從父兄征討,以勇決聞。高敖曹攻洛州,泉企令仲遵率五百人出戰。時以眾寡不敵,乃退入城,復與企力戰拒守。矢盡,以杖棒捍之,遂為流矢中目,不堪復戰。後與元禮斬杜窋,以功封豐陽縣伯,邑五百戶。加授徵東將軍、豫州刺史。仲遵宿稱幹略,為鄉里所歸。及為本州,頗得嘉譽。樑司州刺史柳仲禮每為邊寇,太祖令仲遵率鄉兵從開府楊忠討之。樑隨郡守桓和拒守不降。忠謂諸將曰:“本圖仲禮,不在隨郡。如即攻守,恐引日勞師。今若先取仲禮,則桓和可不攻自服諸。君以為何如?”仲遵對曰:“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若先攻和指麾可剋剋和而進,更無反顧之憂。”忠從之。仲遵以計由己出,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從忠擊仲禮,又獲之。大將軍王雄南征上津、魏興,仲遵率所部兵從雄討平之。遂於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為刺史。仲遵留情撫接,百姓安之,流民歸附者,相繼而至。初,蠻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據授之,仍隸東梁州都督。清和以仲遵善於撫御,請隸仲遵。朝議以山川非便,弗之許也。清和遂結安康酋帥黃眾寶等,舉兵共圍東梁州。復遣王雄討平之。改巴州為洵州,隸於仲遵。先是,東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簡處之,群蠻率服。仲遵雖出自巴夷,而有方雅之操,歷官之處,皆以清白見稱。朝廷又以其父臨危抗節,乃令襲爵上洛郡公。武成初,卒官,時年四十五。贈大將軍、華洛等三州刺史。諡曰莊。

  ***節選自《周書•泉仲遵傳》***

  《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B.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C.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D.若棄和深入/遂擒仲禮/和之降不/尚未可知/如仲禮未獲/和為之援/首尾受敵/此危道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經史,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

  B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C.襲爵,封建社會的一種繼承製度,通常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繼承人***世子***承襲原有爵位。

  D.贈,即追贈,指頭給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迫封官爵或榮譽稱號,以表揚其對朝廷的貢獻。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泉仲遵年少有為,操行雅正。他十三四歲就擔任主簿、縣令,隨父兄出入戰陣,甚為勇決;為官之處,雅行清白,為人稱道。

  B.泉仲遵勇敢果斷,英勇善戰。他曾與泉企共同據守洛州,箭矢已盡就以木棒禦敵;後與元禮一起斬殺杜窋,受到朝廷的封賞。

  C.泉仲遵盡心軍事,謀略出眾。柳仲禮侵犯邊地,開府楊忠徵求諸將意見,泉仲遵積極進言獻策,並率先登城,擒獲桓和和柳仲禮。

  D.泉仲遵推行善政,清正愛民。他曾任南洛州刺史,關注民眾生活,***百姓,使流民相繼歸順;為官清廉,周邊的少數民族也樂於順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仲遵宿稱幹略,為鄉里所歸。及為本州,頗得嘉譽。

  ***2***清和以仲遵善於撫御,請隸仲遵。朝議以山川非便,弗之許也。

  《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D

  5.A

  6.C

  7.***1***仲遵向來以才幹謀略著稱,為鄉里所稱讚。及為本州刺史,很是得到美好的讚譽。***2***清和因為仲遵善於安撫和控制,請求隸屬仲遵。朝議認為山川阻隔不便,沒有允許。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經”中儒家的典籍比重比較多,“史”主要是史書,主要指二十四史。

  6.試題分析:“並率先登城,擒獲桓和和柳仲禮”錯,原文“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從忠擊仲禮,又獲之。”說明率先登城,俘獲的是“桓和”,並沒有“柳仲禮”,柳仲禮是泉仲遵跟隨楊忠俘獲的。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選項C“並率先登城,擒獲桓和和柳仲禮”錯,原文“乃率先登城,遂擒和。仍從忠擊仲禮,又獲之。”說明率先登城,俘獲的是“桓和”,並沒有“柳仲禮”,柳仲禮是泉仲遵跟隨楊忠俘獲的。

  7.試題分析:重點詞語:“宿”“嘉”“撫御”。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謹”“申”“不然”等實詞,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如***1***中的被動句和***2***中的賓語前置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

  《泉仲遵傳》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泉仲遵年少便謹慎忠實,涉獵經史。十三歲時,州徵召擔任主簿。十四歲,擔任為本縣縣令。長大後,武功很好。世道離亂,泉仲遵經常隨從父兄征討,以勇敢果斷聞名。高敖曹攻打洛州,泉企命令泉仲遵率領五百人出戰。當時因寡不敵眾,就撤退回到城中,又與企全力戰鬥守城。箭射完了,就用木棒禦敵,因而被流矢射中眼睛,不能再戰。城陷落後,士卒嘆息說:“如果泉仲遵不受傷,怎會到這種地步。”泉企被迫往東,仲遵因傷而沒有隨行。後與元禮一起斬杜宜,因功封豐陽縣伯爵位,食邑五百戶。加授徵東將軍、豫州刺史。仲遵向來以才幹謀略著稱,為鄉里所稱讚。及為本州刺史,很是得到美好的讚譽。

  樑朝司州刺史柳仲禮經常侵犯邊地,太祖命令仲遵率領鄉兵隨開府楊忠征討。樑朝隨郡守桓和拒城堅守不投降。楊忠對諸將說:“本意是圖謀攻打仲禮,無意於攻打隨郡。如果攻打,恐怕費時勞師。今若先取仲禮,則桓和可以不攻就會降服。諸君以為怎樣?”仲遵對答說:“如果不理會桓和而深入敵陣,就是擒獲仲禮,桓和降還是不降,尚未可知。如果未能捕獲仲禮,桓和成為他的後援,我們首尾受敵,這是危險之道。如果先攻桓和。指揮可定。攻克桓和再進軍,更無後顧之憂。”

  楊忠聽從了從仲遵的建議。仲遵因為此計是自己所出,所以率先登城,擒獲桓和。隨後跟隨楊忠攻擊仲禮,又俘獲仲禮。

  大將軍王雄南征上津、魏興,仲遵率領所部兵隨從王雄征討平定。於是在上津置南洛州,以仲遵為刺史。仲遵留心安撫,人民***,歸附的流民,相繼而至。當初,蠻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歸附。朝廷以其所佔據的地方授任他為刺史,仍隸屬於東梁州都督。清和因為仲遵善於安撫和控制,請求隸屬仲遵。朝議認為山川阻隔不便,沒有允許。清和因而交結安康首帥黃眾寶等人,舉兵圍攻東梁州。又派遣王雄征討平定。改巴州為洵州,隸屬於仲遵。原先,東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時十分貪婪,民多背叛。仲遵為政清廉簡約,群蠻相率而順服。

  仲遵雖然是巴地夷人,但操行雅正,任官所歷之處,皆以清白名聲被人稱讚。朝廷又因為其父臨危抗節,因此讓他世襲封為上洛郡公爵位。武成初年,在官職上去世,時年四十五歲。追贈大將軍、華洛等三州刺史。謐號為莊。


古代朱子深衣的意義介紹
宋史楊昭儉傳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酒泉中考語文小說閱讀例題及答案
酒泉中考語文小說閱讀例題及答案
笑說蟹文之災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人畫閱讀練習及答案
廣西中考語文小說閱讀試題及答案
夜坐文天祥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國的人文主義閱讀練習及答案
咬文嚼字閱讀練習及答案
湖北高考語文小說閱讀例題及答案
齊桓晉文之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