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昆蟲新物種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世界上最長的昆蟲是什麼呢?是蚯蚓?非也非也!還有一種昆蟲重新整理了世界最長昆蟲的紀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相關資料。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新物種 足全長超60釐米

  5月6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公佈了發現昆蟲新物種訊息。此次公佈發現的是一個竹節蟲新物種——足全長62.4釐米的巨型竹節蟲,身體長度也達到36.1釐米。重新整理了世界上已經被人類發現的80餘萬種昆蟲中的最長紀錄。

  據介紹,過去世界最長昆蟲紀錄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發現的一隻22.3英寸***56.7釐米***長的竹節蟲,目前儲存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而中國目前發現的最長昆蟲,為採自廣西的龍州佛竹節蟲,身體長度為24釐米,足全長為44釐米。

  該昆蟲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科考隊在廣西省柳州附近一處海拔1200米的山區考察發現,為了掌握更加詳實的資料,趙力當時沒有急於公開這個發現,只是將研究論文初稿傳送給了幾位世界竹節蟲研究領域的國外權威專家,探討如何完善關於該種的研究。經過該博物館研究確定,該物種為佛竹節蟲屬種類,與世界已經發現的該屬種類比較均有差異。

  竹節蟲目

  竹節蟲屬昆蟲綱,竹節蟲目,是昆蟲中身體最為修長的種類,成蟲體長一般為10釐米,最長可達50釐米。因為它們常常俯身於竹枝上,其身體顏色。形態與竹枝難以分辨,擬態本領十分高超,幾乎可以亂真,所以名為竹節蟲。

  簡介

  通稱竹節蟲。中至大形,形似細長竹節或寬扁葉片狀,多為綠或褐色。頭小略扁,下口式,複眼小,單眼2~3個或缺如。觸角或長或短,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較短,中、後胸長。翅2對,前翅小、革質,後翅膜質、臀區發達。有的只有1對翅或無翅。漸變態。足細長或寬扁,易折斷。前足靜止時前伸,跗節5節,少數3~4節;腹部10節,尾須1對,短小不分節,產卵器不發達。漸變態,靜止時棲息於植物上,具擬態與保護色,不易被發現。植食性,主要以各種樹木、雜草為食,有時食害棉花等作物。有的種類進行孤雌生殖。該目全世界已知2500多種,主要分佈於東洋區和中南美地區,我國有記錄100餘種。

  基本資訊

  竹節蟲目***Phasmida***是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六足亞門***Mandibulata***、昆蟲綱***In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的1個目,也稱䗛***xiu,音修,亦是竹節蟲的古稱。***目。通稱竹節蟲。

  種屬分佈

  竹節蟲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500餘種,主要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00餘種。

  形態特徵

  竹節蟲為中型或大型昆蟲,體長3~30cm,最長可達26~33釐米,如巨型竹節蟲***Pharnacia serratipes***為現生昆蟲中體型最長的。多數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頭小,口器為咀嚼式,前胸小,中胸和後胸伸長,有翅或無翅,有翅種類翅多為兩對,前翅革質,多狹長,橫脈眾多,脈序成細密的網狀,翅平展時頗似乾枯葉片。幾乎所有的種類均具極佳的擬態,大部分種類身體細長,模擬植物枝條,少數種類身體寬扁,鮮綠色,模擬植物葉片,翅寬扁,脈序排成葉脈狀,腹部及脛節、腿節亦扁平擴張。有的形似竹節,當六足緊靠身體時,更像竹節,故稱竹節蟲。

  生活習性

  多以灌木和喬木的葉片為食,為害森林,未見到生活在竹子上以竹葉為食的種類。由於竹節蟲體色為綠色或黃褐色,體形也與棲息地極為相似,所以常將它們作為擬態的典型代表動物之一。一般白天不活動,體色和體型都有保護作用。夜間尋食葉片。發育為漸變態。竹節蟲常可營孤雌生殖,雄蟲常較少,未受精卵多發育為雌蟲。當受傷害時,稚蟲的足可以自行脫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溼、低溫、暗光可使體色變深,相反,則體色可變淺。白天與黑夜體色不同,成為節奏性體色變化。

  危害程度

  竹節蟲植食性,可以危害植物,尤其在大洋洲有幾種竹節蟲往往大批發生,食害尤加利樹葉。中國亦有為害櫟類樹木,致成災害的報道。

世界上最長的手指
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族群
相關知識
世界上最長昆蟲新物種
世界上最長昆蟲
世界上最長的蟲子
世界上最長的蟲
世界上最長命的動物是什麼生肖
世界上最長命的動物
世界上最長壽的狗品種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腿的動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命的動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