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子的小故事_孔子的小故事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故事被人們廣為流傳,那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小故事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有關孔子的小故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小故事一

  話說孔子東遊,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麼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顏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雖不才,可我也跟師傅多年。別說一個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難?”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別誇口,認完再說。”說罷拿起筆寫了一個“真”字。顏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顏回無能了,我以為是什麼難認之字,此字我顏回五歲就認識了!”主人微笑問:“此為何字?”顏回說:“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門生,來人,亂棍打出”

  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來他是要為師前去不可。”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一樣寫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請!”就這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問道:“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一些事是認不得‘真’的啊。”

  孔子的小故事二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孔子的小故事三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的小故事四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孔子的歷史典故
孔子孟子的思想
相關知識
有關新員工如何在領導面前自我介紹
有關古今中外名人勇氣的勵志小故事
激勵人熱愛工作的句子_有關激勵自己熱愛工作的句子
有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小組會議發言範文
有關於描寫寒假裡難忘的事四年級作文
有關於人傷心感慨心情的優美句子
有關於人生感悟最勵志的句子
有關何以笙簫默中愛情的經典句子
有關於野外眼鏡和帽子的選用
有關於形容人內心痛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