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氣的中藥藥方子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中醫認為體內溼氣會影響脾胃運化,用方劑來調理效果很好。那麼健脾祛溼方劑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除溼氣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除溼氣的中藥方

  1、三仁湯

  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葉6g,厚朴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溼熱。主治溼溫初起及暑溫夾溼,邪在氣分。

  2、胃苓湯

  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

  功用:祛溼和胃。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

  3、防己黃芪湯

  組成:防己12g、黃芪15g、甘草6g、白朮9g。

  功用:益氣祛風,健脾利水。主治衛表不固,風水或風溼。

  4、苓桂術甘湯

  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朮6g、甘草6g。

  功用:溫化痰飲,健脾利溼。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

  除溼氣吃什麼食物好

  1、山藥:有補脾胃、健脾運的功效。常吃山藥健脾胃而水溼漸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湯皆可。

  2、土豆:有補氣、健脾的功效,適合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食用。

  3、紅薯:有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等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洩瀉者食用,但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4、香菇:有益胃氣,託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者食用,但麻疹和面板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5、紅棗: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等到功效,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者食用,但氣滯、溼熱和便祕者忌食。

  6、豬肚:有補益脾胃的功效。

  7、牛肚:有益脾胃、補五臟的功效,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用。

  除溼氣的護理工作

  1、勤運動。溼氣重的人可以通過運動來緩解壓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溼氣。跑步、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加速血液迴圈。

  2、多吃清淡食物。涼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酒、牛奶、肉類不易消化。所以,溼氣階段,多吃清淡的食物為好。

  3、避開環境的溼氣。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兒童風寒感冒咳嗽中藥方
常喝的氣血雙補中藥方有什麼
相關知識
除溼氣的中藥藥方有哪些效果好的
除溼氣的中藥藥方子有什麼
除溼氣的中藥方劑有什麼效果好的
除溼氣的中藥方劑都有什麼
補血補氣的中藥方子有什麼
祛除溼氣的中醫按摩法
補血補氣補腎中藥方子有什麼
補中驅寒的中藥方子有什麼
補血催奶的中藥方子有什麼
補血養血的中藥方子有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