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戰的中張遼殺了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軍與曹軍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曹軍主帥張遼表現優異,最終戰勝了東吳的軍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合肥之戰張遼殺了誰

  合肥之戰,是指在215年,曹魏的著名副將張遼,憑著八百勇士逆襲孫權,最終以七千名兵力打敗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是史上非常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也是張遼人生中巔峰一戰。

  孫權對合肥一直抱著志在必得的心態,趁著曹操身在漢中,且據情報說合肥只留有七千守軍,於是孫權率大軍出征合肥。之前曹操派薛悌送去一張上面寫著“賊至乃發”的密函至合肥,在吳軍壓境之際,張遼等人開啟此函,在眾人不明函意之時,張遼冷靜分析了局勢,並且作出了正確的決策,***了軍心。

  次日張遼便率領挑選出來的八百名死士衝進敵營突擊吳軍,親自斬殺了兩將和數十人。此舉使孫權大驚,慌張失措,之後命人將張遼包圍,也未能將其擒獲,反而擾的吳軍勢氣大搓,最終大敗。

  據《三國志-張遼傳》中記載,張遼率領八百人突襲吳軍大營,擊退了宋謙和徐盛,殺數十人,斬二將。並沒有說明此二將為何人,可見此二人許並非名將。

  而在陳武傳中記載了當年張遼攻打吳軍之時,陳武為了保護孫權能全身而退,戰死沙場。潘璋傳裡寫到,215年,張遼敗退宋謙、徐盛,斬殺了陳武,潘璋殺了兩個逃兵後擋住了張遼的追擊。

  再從此戰吳軍參戰將領來看,除了陳武,其他將領並沒有死訊。結合上述記載可以推論陳武是此二將之一,而另外一名應該是無名之將,因此沒有在歷史上有所記載。

  張遼合肥之戰

  張遼合肥之戰在歷史上,是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張遼在對於己方而言極其不利的形勢下,冷靜分析戰局,作出了正確的決策,勝利的是他的計謀和身先士卒的精神。合肥之戰是他的巔峰之戰,多年之後仍然令孫權心有餘悸。

  215年時,曹操身在漢中,孫權見機便率十萬大軍前往合肥。彼時曹操只留有七千餘人留守在合肥。張遼開啟先前曹操遣人送來之函,明瞭曹操之意,冷靜分析局勢。他認為曹軍距合肥甚遠,倘若等曹軍帶領的援軍到來,合肥早已淪陷,所以應該在孫軍完全集合之前,先他們一步攻打他們,不僅要使他們內部混亂,並且穩定我軍軍心。

  此戰只能孤注一擲,成敗也在此一舉。他召集了八百名勇士,殺牛來犒勞他們。次日便率眾人突擊敵軍,成功擾的敵軍軍心不穩。雖然之後張遼被吳軍重重包圍,但是因他的勇猛,數次都突出重圍,並且救出眾多勇士,使吳軍無法應戰,而曹軍軍心穩定。吳軍圍攻多日攻城不下,又遇上疫病,軍心散亂而終撤退。張遼選擇了乘勝追擊,孫權被包圍,最後還是被甘寧、淩統救出。

  此戰極具危險性,對於張遼和眾勇士而言,更是九死一生,人人都抱著必死的心態決一死戰,戰鬥力強盛。而對於吳軍而言,他們擁有巨大的兵力優勢,認為此戰必勝,並不會抱著絕對的必死心態,戰鬥力肯定相對較弱,加上張遼的勇猛,這才有了正面突擊勝利的勝算。

  再說孫權戰敗的狼狽結局也是由於他指揮的失誤,撤兵的時候完全沒有提防追兵,倘若沒有甘寧和淩統,可能也難逃覆沒的命運。

  合肥之戰張遼副將

  張遼,雁門馬邑人是也,本是聶壹後人,為避諱,其家族改姓為張。三國時期在曹魏陣營擔任副將。曾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追隨曹操,跟隨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

  張遼先後招降昌豨、攻破袁氏、平定荊州叛亂、守衛合肥,其中合肥之戰可謂是張遼畢生的巔峰之戰。

  215年,曹操遣薛悌前往合肥,給駐守在合肥的張遼等人送上一函。由於曹操身在漢中,距離合肥甚遠,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孫權便率領著十萬大軍出征合肥,志在必得。張遼拆開此函,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認為在兵力處於極大劣勢之時,應該乘著吳軍尚未集結完畢之前,攻其不備,一來擾亂敵方軍心,二來穩定我軍軍心。而且此戰勢在必行,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倘若等待援軍,時日太久遙遙無期,軍心肯定不穩,等到日後雙方正式正面交鋒,幾乎沒有取勝的希望。

  靠著身先士卒不回頭的信念,次日便與八百名壯士突擊吳軍,藉著必勝和必死的心態,英勇無畏的戰鬥力,立斬數名干將,致使孫權方寸大亂。將張遼包圍數次,他都成功突圍,無人敢抵擋張遼。之後吳軍勢氣大減,攻打合肥數日依舊攻打不下,撤退之時張遼乘勝追擊,若不是得到淩統等人的救助,孫權也難以脫逃。

  合肥之戰使張遼威震四方,也讓曹操更加讚賞張遼。數年之後孫權對張遼仍然心存餘悸。

  220年,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稱帝,加封張遼為晉陽侯,對張遼非常之看重。張遼最終在江都病逝,曹丕傷心流涕,後命其子張虎承其父爵。


樊城之戰的背景是什麼
公孫衍是如何收復河西之戰的
相關知識
合肥之戰的中張遼殺了誰
合肥之戰張遼殺了誰
合肥之戰張遼殺了誰
張遼合肥之戰_合肥之戰張遼殺了誰
合肥之戰的意義
合肥之戰概述
合肥之戰是怎麼回事
宋遼雁門之戰的介紹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後果是什麼
魏滅中山之戰的過程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