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端午節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韓國,端午祭的時間和我國的端午節一樣,都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祭在韓國相當普遍,據韓國學者考證,端午祭的內容在“朝鮮時代”南孝溫的《秋江集》就有表述,因此江陵端午祭的由來被追溯到一千年前。下面是。

  端午節習俗

  農曆5月初5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鄰國韓國,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不過在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下,一些民俗傳統已經鮮有留存。

  韓國端午節

  韓國人將“端午”稱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過去韓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在端午節當天擺上白白的散發著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湯洗頭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們還會穿著傳統服裝參加祭祀、演出和運動會,觀看盪鞦韆和摔跤比賽。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過去在韓國許多地區都保持的端午習俗,現在已經少有人能記得並傳承了,尤其是在首爾這樣的大城市。雖然有些家庭還會保留過端午節的習慣,但因為城市生活條件限制,已不再有運動會和摔跤比賽,人們只是象徵性地在桌上擺出艾子糕等食品,做一個簡單的祭祀臺,以示慶祝。

  現在韓國唯一完整保留端午習俗的是位於東海之濱的江陵。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江陵端午祭”活動是目前韓國儲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通常於農歷4月初開始,持續一個月之久。除舉辦多種祭祀儀式外,當地還會組織很多有趣的活動,如假面舞劇、民族舞蹈以及摔跤、盪鞦韆、拔河、射箭等比賽。每年都有百萬遊客從四面八方前往江陵,參加“江陵端午祭”活動,感受端午文化。

  不同於中國的端午節俗

  江陵端午祭的確是東亞“漢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現象。以節日習俗而言,端午節雖然發源地在中國,但是在長期的流傳和國際交流中,它被中國周邊的國家和民族所吸納,所接受,並置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國、各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

  如果追述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中韓區別

  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3]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划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但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遊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儲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儘管許多韓國人意識到端午節是傳統節日,但與之相關的民俗傳統卻正在消亡。

  端午祭

  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4]”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髮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儲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儲存著

防汛抗旱領導講話
姓邱男孩取名的技巧
相關知識
韓國端午節介紹
中國婦女節介紹
中國情人節介紹及含義
中國端午節演講稿範文
中國端午節演講稿範文
關於介紹端午節的高中英語作文
端午節英文介紹_英語版閱讀
關於介紹潮汕的習俗端午節作文五篇
介紹家鄉端午節習俗優秀作文五篇
端午節的起源來歷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