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的種植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油茶樹我國茶樹中的一種,中國在種植油茶樹上有什麼方法和技巧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是油茶的原產地,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屬山茶科是我國主要的和特有的木本油料樹。油茶樹壽命長,適應性強,丘陵、山地、溝邊、路旁均能生長,不與糧、棉爭地。油茶不僅能綠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時是一種常綠闊葉樹,葉厚革質,且樹幹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帶的優良樹種。

  油茶樹種植技術

  一、分佈和栽培

  油茶適宜栽培區域是指以油料生產為經營目標的油茶適生區域。我國油茶分佈界線是:北緯23°30′~31°00′,東經104°30''~121°25′,主要栽培分佈區在北緯23°~30°。在分佈區範圍內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水熱條件豐富。

  我省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各縣均可栽培,我市油茶栽培垂直分佈以400m以下的低山、相對高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丘陵及盆地周圍較適宜栽培。在崗脊及陰坡日照時間短,冷得早,易遭霜凍和北風為害,會使油茶向高生長,側枝短,果枝少,產量低。不適宜油茶大面積生產。

  二、 特徵和特性

  1、特徵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高達4—6米,矮的2—3米。花兩性,無柄,10月中、下旬開花,開花以後直到次年10月間果實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樹上花與果同時俱在。

  2、適生條件

  油茶喜溫暖溼潤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4—21℃,最低月平均溫度不得低於0℃,最高月平均溫度為31℃,相對溼度在74—85%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且四季分配均勻,日照1,800—2,200小時。

  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很強,能耐較瘠薄的土壤,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黃壤為最適宜。但疏鬆、深厚、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質土壤對油茶生長髮育特別有利。生長在向南或東南、西南的向陽山地的油茶,樹幹粗壯,樹冠卵形,結實多,產量高。油茶是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向下深扎1.5米以上。油茶具有萌櫱性,再生能力強,利用這個特性,可進行老殘林更新改造,伐後萌發新枝撫育成林。

  3、生長髮育過程

  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絕大部分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佔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長旺盛,盛果期後,春梢生長比較緩慢。

  花:4月份開始在當年春梢上分化花芽,10月上、中旬為初花期,10月下旬進入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為末花期。每朵花從開放到凋謝為5—6天左右。開花的第1—2天柱頭正常,第3—4天開始枯萎,花粉在柱頭上第1—2天發芽率最高,生活力最強,最容易受精。油茶一般為蟲媒授粉,以異花尤其是異株授粉效果好。盛花期溫暖晴朗,昆蟲活躍,開花的成果率高。自花授粉和始花、末花期成果率低。因此,在林內應保護和引放土蜂,以提高授粉率和結實量。

  根系:根系在2月中旬開始活動,3月下旬至4月中旬為生長最迅速時期,6—7月生長也快,持續時間較長。12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根系生長甚慢。

  三、造林技術

  1、 苗木培育

  1.1 實生育苗

  以條播法為宜。冬春季均可播種。冬播在l1月,春播在2~3月。冬播的溝寬10~12cm,溝距18~21cm,深4~5cm,每畝播種量100~125千克。播前種子要水選和消毒,播後覆土3~4cm,再薄薄蓋一層稻草,在4月下旬應揭草。當苗高10cm左右時可施速效氮肥;3-5片真葉時,再施複合肥。容器育苗法種子經催芽後直接播在容器袋的營養土中,造林不受季節限制,成活率高,生長髮育快,是一種高效的育苗方法。對於用油茶種子直接繁殖苗木,由於實生苗存在後代分化大、品種退化嚴重、林相不整齊、茶果成熟期不一致、掛果時間晚、盛果期遲等缺點,不要使用實生苗造林。

  1.2 無性育苗

  1.2.1 扦插育苗

  用於扦插的育苗圃土壤分兩層,表層為1:1或2:1的黃心土加沙混合***比例視黃心土粘度而定***,厚6~10cm;下層為肥沃土壤,疏鬆層約10cm,扦插土壤的pH值不超過6。插條應取自優良品種的單株或優良無性系的,要求粗壯通直、腋芽健全、葉片完整的一年生木質化的春梢。剪下的枝條放在陰涼處,噴水保溼,防止擠壓發熱。視枝條節間長短,剪成長穗或短穗,以短穗為好。短穗每穗帶1~2片葉,長3~5cm。剪好***削***穗條每2O支1捆,切口放在200~400毫克/千克萘乙酸液中浸12~16小時,扦插後要有蔭棚,棚內溫度不得超過3O攝氏度,過高時揭棚通風降溫,經常澆水,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條件好的採用封閉式或自動噴霧裝置,扦插的效果更好,但繁殖的油茶苗,於其根系不發達、抗旱能力差,導致造林成活率低,應慎重使用,不宜提倡扦插育苗。

  1.2.2 嫁接育苗

  主要是以芽苗砧嫁接為主,以普通油茶實生芽苗作砧木,在嫁接前35天至45天浸種後播種,即播於沙床或營養土上,深約3cm,覆沙後稍加壓實,沙厚1Ocm左右,沙太薄苗莖早出地面變細老化,對嫁接不利。待苗木出沙***土***後2~3片葉時進行嫁接。芽苗砧嫁接一般用劈接法,其程式如下:首先是將沙床中的裸根苗取出洗淨,蓋上溼布放在室內操作檯***桌***上備用。第二步是用刀片***單面刀片***在芽苗上方1~1.5cm處切斷,隨即從砧木正中髓心處劈開,開口1cm左右,胚根保留5-6cm,切除多餘部分。第三步套砧,即用口徑略大於砧木直徑的薄鋁片***或牙膏皮***將砧木套住。先將裁成長約3cm、寬約1cm的薄鋁片做成圓筒***口徑可大可小***,便於套砧。第四步是削穗,在接穗下端離葉柄1~2cm處的兩側,各削1個15度、長約1cm雙斜的楔形,再從葉柄上方2~3毫米處截斷,成1芽1葉的接穗。置清水中待用。最後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葉柄一側的皮層要對齊,將套筒輕輕一提一捏使砧穗緊接。栽植深度以基部種殼剛入土為宜,栽實壓緊,不呆根,栽後淋水保溼,並隨即栽於用遮陽網遮陰80%透光20%保溼棚內。密封材料一般用塑料薄膜,既透光又保溼保溫,罩內溼度為85%~9O% ,溫度25-28℃,不得超過33℃,過高時將薄膜適當揭開通風透氣降溫,澆水保溼。大部分接穗萌芽開葉時***約一個半月***,便可拆除保溼罩,遮陰直至秋季,以後根據情況及時進行除萌、施肥、除草等管理。

  2、整地造林

  2.1整地

  油茶對造林地要求不嚴,但為了高產穩產,造林地宜選擇土壤深厚***土壤厚度60cm以上,至少要超過40cm,***、排水良好、肥力較好,溼潤、透氣性好、微酸性***pH值範圍:5.5—6.5***的砂質壤土、輕粘壤土,***石灰岩山地不能栽植***。但儘量避免在山頂砂粒含量高的不保水的砂性土和排水不良地種植,並且在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要進行整地。

  ***1***全墾整地:在平坦或緩坡地可採用全墾整地***坡度在15°以內***,可在9月份左右,進行整地,深度:山區20--25cm,丘陵25--30cm。,清除石塊、樹根等雜物,讓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後環山定點挖穴,穴6O×60×60 cm。

  ***2***帶狀整地:超過15°的要水平帶狀整地。按行距開環山水平帶,外高內低,頻寬視坡度而定,坡小頻寬,坡大帶窄,帶上按株距定點挖穴,規格同全墾。

  ***3***塊狀整地:超過20°小於25°的坡度較大的地類,或水土保持要求高的山塘、水庫和交通沿線等地段,應採用塊狀穴墾,按環山水平“品”字形排列定點挖穴,穴大一般5O×50×50 cm,並增加水土保持措施。

  2.2造林

  初植密度,純林初植密度以2.5m×2.5m、2.5m×3m、3m×3m株行距比較合適。種植密度應根據地類條件、品種特性、經營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腳及較平坦的地類,採用2.5-3×3米,即每畝種植74-89株;土壤肥力較差及坡度較大的地類,採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畝種植89-111株。總之,要因地制宜確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進入結果盛產期的覆蓋密度不低於0.6,不超過0.8。

  油茶造林有植苗和直播兩種方法。植苗造林在冬春進行,以春季為好。其要領是:表土入穴,穴土細碎,有條件的地方定植前在穴中施放一定有機肥或土雜肥。苗幹端正,略微深栽,根系舒展,分層踩緊,使根土密接,上覆鬆土。一年生苗的栽植深度以油茶苗嫁介面上端1cm為佳。

  根頸要低於地面2cm~3cm。為保證成活,不栽隔夜苗,栽種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勻沾漿,泥漿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較肥的田泥和塘泥。造林用苗應選一級苗或兩年生的苗,以利成活成林。在油茶造林時要注意品種配置,面積在15畝以上的要有2個以上品種,在75畝以上的要有5個以上品種苗木配置造林,品種的花期、成熟期須吻合,造林最適時期是2月上旬至下旬,最遲要在3月中旬完成。容器苗還可在梅雨季節開展造林或秋冬季節栽植。

  直播造林在冬春進行,冬播在l1—12月,春播在2~3月,以冬播為好。冬播具有早髮根、快出芽、苗木壯、抗旱力強的優點,還可省去種子貯藏。冬播每穴播種3粒,呈三角形,播後覆土厚4—5cm;春播覆土3cm左右。

  3、撫育管理

  3.1油茶幼林撫育技術

  幼林撫育期限為油茶4年生前。撫育內容包括中耕除草,扶苗培蔸,間苗補植,除蟲滅病,整形修枝和施肥等技術措施。

  ***1***鬆土除草:造林當年除草鬆土1次,以後每年鬆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間,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不同地區有所不同。三伏天地表熾熱,不宜鬆土除草。鬆土深度,一般以3~5cm為宜。造林當年宜淺,以後逐年加深;幼樹兜邊宜淺,向外可逐漸加深;壤土宜淺,粘土宜深。

  ***2***幼林施肥:施足基肥的林地,第一年不要再施肥。施肥一年兩次,冬施遲效肥,如火土灰或其他腐熟有機肥;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等。早春優於夏秋,每株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過25克,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施肥量不超過10克。方法有撒施和環狀溝施等。撒施即將肥料均勻地撒佈在樹冠周圍,結合中耕翻入土中;環狀溝施,即在樹冠外沿,挖寬深各20~30cm的圓形或半圓形溝施入。

  ***3***幼樹整形:油茶幼樹整形方法分兩步:首先是養幹。造林後第1~2年內,頂芽萌發的春梢,應全部保留,使其迅速形成主幹;第二步是定形。主幹高60cm在主幹四周選留3-4個強壯主枝,每一主枝上的副主枝數目,以樹體大小和二主枝間距離而定。修剪最適時期是早春。修剪後及時除萌。幼樹修枝宜輕不宜重。

  ***4***林地間作:在幼林地間種收穫期短的農作物、藥材、綠肥等,以耕代撫,有利油茶生長並有短期收穫,提高經濟效益。間種作物種類的選擇,均以不與油茶爭光、爭肥、爭水為原則,間作要求留1平方米麵積給油茶樹。油茶林地宜間種花生、豆類等作物和一些綠肥植物,而不能選用高稈、藤本和旱季耗水量大的作物。

  3.2 油茶成林經營技術

  ***1*** 墾複:油茶進入盛果期後,根據立地條件、品種型別,每年至少淺鋤一次,3年深挖一次。一般在每年雨季過後和旱季到來之前進行。深度在10cm左右。深挖應在採果後至翌年樹液流動前深度在15~20cm。墾複一定要注意林地水土保持。地勢平緩,坡度在15。以下的油茶林地,可全墾,但視坡面的長短,在山頂、山腰和山腳留水保帶。坡度在15。以上,特別是砂岩、花崗岩發育的土壤,宜採用帶墾,挖一帶留一帶,隔年輪換。

  ***2*** 施肥:根據土壤養分含量、油茶生長狀況、以及生長的不同時期,施以不同型別的肥料。大年以磷鉀肥、有機肥為主;小年以磷氮肥為主。每年每畝施複合肥15kg以上,並與有機肥並重施用。

  ***3***修剪:油茶以疏剪為主,大年重剪,小年輕剪。在每年果實採收後至翌年樹液流動前,剪除枯枝、病蟲枝、交叉枝、細弱內膛枝、腳枝、徒長枝等。

  ***4***調整密度:密植林地,一般在10~12年,枝葉互相覆蓋時。此時應視林地情況,在2~3年內,分1~2次進行密度調整,稀林補植、劣林換種。

  ***5***高接換冠:對於成林中的部分劣株,經兩年觀察標定,用優樹穗條,採用皮下枝接方法,具體操作斷砧,選擇幹徑3-4 cm砧木在幹高40-80 cm處鋸斷,斷砧時防止砧木皮層撕裂,每株留2-3個主枝作營養枝和遮陰,其餘全部清除;用清水清洗砧木斷口並擦乾,用嫁接刀削平鋸口,削麵裡高外低,略有斜度;切砧拉皮,用單面刀片將幹皮切開,深達木質部,撕皮朝一個方向,以便接後包紮;切接穗,用單面刀片在穗條葉芽反面從芽基稍下方,平直往下斜切,長2左右,切面稍見木質部,基部可見髓心,在葉芽下方斜切一短切口, 再從葉柄上方2~3毫米處截斷,成1芽1葉的接穗,置清水中待用,插入接穗,接穗長切面朝內,緊靠一邊插入,接穗切面稍高於砧木斷口便於接穗砧木癒合,包紮時下面稍留點撕皮,因大樹營養旺盛,方便過多營養排出;用水浸過的塑料袋保溼,套袋時將袋外朝裡,將水分留在袋裡,保溼,將支撐的竹篾留在袋外,便於袋內過多水分流出,用報紙***筍衣***按東西方向紮在塑料袋外層遮陰,40天后去保溼袋但還需遮陰。嫁接時間,我市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為好。同一片林地必須在1年~2年內完成。

  四、茶果的採收和處理

  果實成熟標誌:果皮光滑,色澤變亮。紅皮型別的果實成熟時果皮紅中帶黃,青皮型別青中帶白。種殼呈深黑色或黃褐色,有光澤,種仁白中帶黃,呈現油亮。

  採收完全成熟的種子,不僅提高產油量,同時是降低茶油酸價的原始保證。適宜的採收期是在果實成熟期前3天開始到後7天完成。寒露籽10月中旬採收。霜降類籽在10月底採收,立冬籽11月上旬採收。嚴禁提早採摘。

  採收方法採收果實時正是油茶含苞待放時期,嚴禁折枝取果。果實處理果實採回後,堆放時間不得超過5-6天,要攤晒,一天中要翻動數次,促進果實開裂,將雜物除淨,收籽進倉待榨。

  五、主要病蟲害防治

  油茶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煙煤病等。主要蟲害有蛀莖蟲、茶梢蛾、天牛、象鼻蟲、蟻蟆、茶毛蟲、金龜子、葉蜂等。

  油茶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貫徹“防重於治”、以營林技術為基礎,與生物、藥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在進行墾複、間作施肥時要注意深埋病枝、病葉和病果,殺死蟲卵和蟲蛹,砍除歷史病株。還要保護利用天敵,如保護和培育黑緣瓢蟲、大紅瓢蟲等天敵和寄生蜂、寄生蠅、菌類等,進行生物防治。
 

  

茶葉種植的方法
茶藝心得體會_茶文化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油茶的種植技術
油桃的種植技術
油茶樹種植技術
廣西金花茶的種植技術
四季油麥菜種植技術_油麥菜的種植和管理方法
盆栽油麥菜的種植技術
金花茶樹苗的種植技術
茶葉種植對自然環境的要求_茶葉種植技術
茶樹怎樣種植_茶樹的種植技術
金花茶盆栽的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