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學習感想和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博弈論是針對具有衝突的兩件事情的基礎上提出的理論,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善用博弈論解決身邊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博弈論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閱。

  博弈論學習感想與思考

  學習博弈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結局,也在於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

  先給大家猜一個腦筋急轉彎,

  問:在什麼情況下零大於二,二大於五,五又大於零?

  答案是:在玩“石頭.剪刀.布”遊戲的時候。

  博弈,就是用這種遊戲思維來突破看似無法改變的局面,解決現實的嚴肅問題的策略。在博弈中,每個參與者都在特定條件下爭取其最大利益,強者未必勝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無出頭之日。因為在博弈中,特別是多個參與者的博弈中,結果不僅取決於參與者的實力與策略,而且還取決於其他參與者的制約和策略。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屌絲若要逆襲,學習並掌握必要的博弈論的知識是很有幫助和必要的。

  事實上,博弈過程本來就不過是一種日常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願從而做出合理的行為選擇,而所謂博弈就是行為者在一定環境條件和規則下,選擇一定的行為或策略,實施並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比如你身為博士,當面臨老闆任務的壓力和可愛妹紙的召喚的選擇時,必要的博弈論知識的應用,也許會助你平安過關。當然,夾在這樣一個三節點的博弈關係中,處於極其弱勢地位的你,往往只能自求多福了。

  博弈論用途很廣。博弈論原是數學運籌中的一個支系,其研究運用了許多的數學工具,這彷彿形成了一道阻礙我們初學者與博弈論的鴻溝。但是偉大的馬克思說過:“一種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了數學時,才算是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面對這條鴻溝,我們不僅要學習數學公式和理論,也不可以忽略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一個不會程式設計的人照樣可以成為電腦應用高手,沒有高深的數學知識,我們同樣可通過博弈論的學習成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就像孫臏沒有學過高等數學,但是這並不影響他通過運用策略來幫助田忌贏得賽馬。所以我一直很淡定的看待本課的許多數學公式和演算法,因為我相信只要我掌握了博弈論的本質,老師您是不會讓我掛掉的。

  博弈論首先是我們思索現實世界的一套邏輯,其次才是把這套邏輯嚴密化的數學形式。博弈論的目的在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們學習博弈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贏得更好的結局,也在於享受博弈分析的過程。說到底,博弈論畢竟只是一個分析問題的工具,用這個工具來簡化問題,使問題的分析清晰明瞭,也就夠了。

  英勇的博士們,為了碉堡的逆襲,為了老闆的任務,為了妹紙的歡心,大家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這門課,順利通過考試,更要將博弈的思想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名博弈高手。

  學習博弈論的心得體會

  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對抗和較量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只有直面這些問題,個人才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在所有的對抗和較量中,其勝負成敗常常取決於3個基本的因素:機會或者說運氣、體能和智慧。通過拋硬幣來賭輸贏是純粹依賴於個人運氣的遊戲;百米賽跑的勝負基本上取決於個人的全身技能;而籃球賽、戰爭等對抗,雖然也會受到運氣的影響,體能也很重要,但決定勝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頭腦技能的較量。

  頭腦技能是一種策略技巧,或者說是在謀略方面的造詣。既然世間大多數對抗都與頭腦技能有關,因此人們試圖獲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對抗局勢中如何策略性地選擇自己的行動。而今,博弈論就是一門專門研究互動局勢下人們的策略行為的學問。事實上,每個人每天都在與他人打交道,或競爭或合作。身處這樣高度互動的環境之中,無論一個人是否知道博弈論,實際上他都不斷地在與他人進行博弈,無論是他的父母、親人、兄弟、老師還是商場對手、政治敵人……一個可能不知道博弈論為何物,但是他的確常常在與他人進行著對抗和較量,在進行著一場又一場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過本能所學習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繫統也相當費勁的。因此,人們有必要以一種最為節省的方式來學習策略技巧。而最節省的方式,莫過於直接學習博弈論的知識了。難怪經濟學家薩繆爾森這樣說著:“要在現代社會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你必須對博弈論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事實上,不單一般人應該瞭解博弈論,各個領域的專家更應該瞭解博弈論——20世紀後半葉的歷史表明,博弈論在軍事、政治、商業、法律、經濟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運用。其中,在經濟學、生物學、政治和軍事中的運用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1994年和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兩度眷顧博弈論,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博弈論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正式的博弈理論往往是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的,而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有數學恐懼症,雖然對於少數人來說數學的形式是那麼優美,但大多數人把博弈論的學習看做是一件艱難的而痛苦的事情。其實,博弈論是如此有趣的學問,把博弈論的學習當成一件痛苦之事,實在是不應該的。

  我們應該快樂地學習,快樂地學習博弈論。這一點,我們事實上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博弈比較基礎的東西是不需要高深的數學功底的。然而,如果我們能熟練地掌握這一部分博弈論知識,對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深感短短一個學期的時間,對於博弈論這一門獨具魅力的課程,只是從皮毛上略有了解。儘管如此,我還是學會了一種以博弈的觀點來思考、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好比囚徒博弈的現象,我以前可能能夠猜到結果,但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然而現在可就不同了,相似的問題我都能夠用所學的博弈論知識去解釋,能夠了解其本質了。

  《博弈論》學習心得——從博弈論看股票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理論一直被廣泛運用於股市分析中,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短週期市場中,人們似乎更加熱衷於技術分析。以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形態分析理論等為代表的傳統技術分析理論,從道瓊斯和艾略特以來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雖然內容也在不斷豐富,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層次上變換形式,並沒有什麼質的突破。

  我覺得,歸根到底,不是技術分析本身的問題,而是技術分析的物件——股票市場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具體說,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都隱含了一個有問題的理論前提,它們的研究思路本質上都是在把股市看做是一個不受參與者自身行為影響的客觀系統,而沒有考慮到人的操作對股市的影響。作為一種近似,這樣處理可以給研究帶來方便,也可以產生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但這種不準確的近似不利於對市場進行深入研究。

  在學習了博弈論之後,我似乎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事實上,市場由千千萬萬投資人構成,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密切關 聯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些參與市場的人本生就是在互相的心理博弈,每個人的操作都必然的影響著股市的運動,特別是當資金量比較大的時候對市場的影響更大,這些大戶之間的博弈直接關係到技術分析的正確性。參與市場的人有自己的思考,有時候甚至是非理性的。而在中國,我們會看到另外一種力量在挑戰著技術分析的權威性,那就是政府的力量。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是對技術分析信任與否的一個博弈,在信奉技術分析的人看來,技術分析之所以正確,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很多人就是照著技術分析的結論做的,以至於這些結論就真的成真了。下圖是我們常見的壓力線理論,我們就以此構建一個簡單的博弈模型。

  博弈的雙方是大多數散戶和機構大戶,我們的博弈過程是這樣的:假設在B點,股價正好走到了切線理論壓力線上面。這個時候,機構面臨著兩種選擇:拉昇股價與不拉昇股價,散戶面臨兩種選擇:跟進買入與不跟進,此時博弈可用下表描述。

  機構大戶

  散戶拉昇不拉昇

  跟進賺虧

  不跟進虧平

  表中,效用只是代表的是散戶的盈虧情況,因為考慮到股市是零和遊戲,所以,考慮雙方的利益顯得沒什麼必要。在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在機構大戶選擇拉抬股價,而這個時候散戶果斷跟進的情況下,散戶投資者是可以賺的。

  在這場博弈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投資者信奉技術分析的方法是應該在B點不操作,或者賣出,而當博弈的另一方機構大戶反常態選在在這個時候拉昇股價的話,B點的壓力左右將會被打破,在這個時候,按照技術分析操作的投資者就會選擇賣出或者不買,也就分不到之後的收益,切線理論的壓力線就輕易被攻破了。這個過程使得壓力線的理論有被打破的可能。也就是技術分析失效了。

  以上的例子只是一個簡單的博弈分析。

  相關學者運用博弈論把股市看成一個競局,投資人處於博弈對抗中,投資決策是一個博弈計算過程。博弈計算與人們習慣的按照科學規律思考問題不同,它面對的系統不是僵死按一種規律變化,而是有多種變化發展的可能的活的系統。

  我只是從技術分析的有效性的角度簡要的談了博弈論在股市分析中的作用,當然,要達到熟練應用還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博弈論的思想使我有了對手的意識,在股市中同樣存在著對手。在我看來,如果非大牛市,股市只是簡單的零和遊戲,此中的“遊戲”就是博弈,對手雙方的博弈。所以,從博弈論的角度看,股市其實是眾多對手方博弈的結果,技術分析只是博弈的產物,當然,技術分析的實效也是博弈的結果,這樣的話,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文章

學習博弈論的心得體會
關於初中奧數智力題大全及答案精選
相關知識
博弈論學習感想和體會
會計實習感想和體會
大學生一帶一路學習感想和心得體會
學習美德少年心得感想_美德少年學習感悟與體會
理論學習的心得體會
黨員重點發展物件學習總結和體會
理論學習班心得體會
學習籃球的心得體會_籃球學習感悟與體會模板
壓力與情緒管理心得體會_壓力與情緒學習感悟與體會
電子工藝實習感想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