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是怎麼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那麼,?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泥石流預測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溝進行定點觀測研究,力求解決泥石流的形成與運動引數問題。如對雲南省東川市小江流域蔣家溝、大橋溝等泥石流的觀測試驗研究;對四川省漢源縣沙河泥石流的觀測研究等。

  2.調查潛在泥石流溝的有關引數和特徵。

  3.加強水文、氣象的預報工作,特別是對小範圍的區域性暴雨的預報。因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發因素。比如、當月降雨量超過350毫米時,日降雨量超過150毫米時,就應發出泥石流警報。

  4.建立泥石流技術檔案,特別是大型泥石流溝的流域要素、形成條件、災害情況及整治措施等資料應逐個詳細記錄。並解決資訊接收和傳遞等問題。

  5.劃分泥石流的危險區、潛在危險區或進行泥石流災害敏感度分割槽。

  6.開展泥石流防災警報器的研究及室內泥石流模型試驗研究。

         泥石流預防措施

  房屋不要建在溝口和溝道上

  受自然條件限制,很多村莊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歷史泥石流活動的見證,從長遠的觀點看,絕大多數溝谷都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莊選址和規劃建設過程中,房屋不能佔據洩水溝道,也不宜離溝岸過近;已經佔據溝道的房屋應遷移到安全地帶。在溝道兩側修築防護堤和營造防護林,可以避免或減輕因泥石流溢位溝槽而對兩岸居民造成的傷害。

  不能把沖溝當作垃圾排放場

  泥石流

  在沖溝中隨意棄土、棄渣、堆放垃圾,將給泥石流的發生提供固體物源、促進泥石流的活動;當棄土、棄渣量很大時,可能在溝谷中形成堆積壩,堆積壩潰決時必然發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來之前,最好能主動清除溝道中的障礙物,保證溝道有良好的洩洪能力。

  保護和改善山區生態環境

  泥石流的產生和活動程度與生態環境質量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生態環境好的區域,泥石流發生的頻度低、影響範圍小;生態環境差的區域,泥石流發生頻度高、危害範圍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蓋率,在村莊附近營造一定規模的防護林,不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發生頻率,而且即使發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屏障。

  雨季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

  雨天不要在溝谷中長時間停留;一旦聽到上游傳來異常聲響,應迅速向兩岸上坡方向逃離。雨季穿越溝谷時,先要仔細觀察,確認安全後再快速通過。山區降雨普遍具有區域性性特點,溝谷下游是晴天,溝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眾對山區氣候變化無常的生動描述,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樣也要提防泥石流災害。

  泥石流監測預警

  監測流域的降雨過程和降雨量***或接收當地天氣預報資訊***,根據經驗判斷降雨激發泥石流的可能性;監測溝岸滑坡活動情況和溝谷中鬆散土石堆積情況,分析滑坡堵河及引發潰決型泥石流的危險性,下游河水突然斷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堵河、潰決型泥石流即將發生的前兆;在泥石流形成區設定觀測點,發現上游形成泥石流後,及時向下遊發出預警訊號。

  對城鎮、村莊、廠礦上游的水庫和尾礦庫經常進行巡查,發現壩體不穩時,要及時採取避災措施,防止壩體潰決引發泥石流災害。

海洋的水是怎麼來的
凍雨是怎麼形成的
相關知識
泥石流是怎麼形成的
桂林石山是怎麼形成的_桂林石山的形成原因
暗流是怎麼形成的_游泳時遇到暗流的急救方法
河流是怎麼形成的
煤和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煤和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眼結石是怎麼形成的眼結石的預防措施
流星是怎麼形成的
胃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流沙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