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春天來了,是一個適合踏青的日子。可能一些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我麼為什麼要踏青。

  踏青的意思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於花草返青的春季,結伴到郊外原野遠足踏青,並進行各種遊戲以及蹴鞠、盪鞦韆、放風箏等活動。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

  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

  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踏青的習俗

  踏青雖在一年之春,但具體時日常有出入。明朝馮應京、元朝費著、唐朝李淖,分別在文中指明踏青時節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農曆二月二日人們紛紛出城採蓬葉,備牲醴紙爆竹,為土地神慶壽行祭禮。後來,由於清明掃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燦爛芬芳。掃墓者往往“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圃,列坐盡醉”,由單純的祭祀活動演化而為同時遊春訪勝的踏青。宋時詩人吳惟信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株揚柳屬流鶯。”對當時春遊自晝及暮,笙歌如痴的盛況可謂描摹得淋漓盡致。

  春暖花開的清明時分。在這個時節裡,他們結隊出遊,在憑弔先人的同時,感受春天氣息。在郊野中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飛得不想回轉,快樂也漸漸從臉上溢滿內心。

  盪鞦韆,古代,清明節有盪鞦韆的習俗。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以練習輕捷、矯健。打鞦韆時,人在空中盪來盪去,翩翩若飛,很有趣味。《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笑以為宴樂,帝呼之為半仙之戲。”

  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許多關於鞦韆的描述。唐詩人韋莊曾有《長安清明》詩云:“紫陌亂嘶紅叱拔,綠楊高映畫鞦韆。”清明春風拂柳之際,女郎三五成群盪鞦韆於郊野樹下,確實充滿詩情畫意。盪鞦韆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遊戲,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詞中常有描述:“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點絳脣》***民間多愛在清明踏青時節,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種臨時性的“竹筍鞦韆”,舞蕩嬉戲。因為清明節處處盪鞦韆,也有人把它叫做“鞦韆節”。放風箏是清明前人們最愛玩的遊戲。風箏,在我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在春秋時期,有位公輸般,即神話中的“魯班”,會做木鳶,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南北朝時期,樑正武帝在臺城被侯景叛軍圍困,大臣羊侃曾用風箏繫上詔書,招來援軍救駕。風箏最初的作用只是軍事上傳遞訊息的工具,以後逐漸演變為一種娛樂玩具。

  放風箏,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起初只限於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後,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了。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雲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緻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放晦氣聯絡在一起的。《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製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的好處

  春季外出踏青對人體是有諸多益處的。如穿林過澗呼吸新鮮空氣,可清肺健脾,增強心肺功能;攀峰越嶺,可舒筋活絡,防止關節老化;疾步快走,可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動脈硬化;舉目遠眺,可以開闊視野,推遲視力退化;通過消耗身體熱量,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等等。

  而氣候適宜的春季,空氣中的“長壽素”——負氧離子較多,據測定,在大城市的房間裡,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只有40~50個負氧離子,郊野卻有700~1000個,海濱和山谷高達2000個以上,對增進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它不僅能殺死空氣中的多種細菌,還可以調節大腦功能,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抵抗力,還可以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並具有鎮痛、鎮靜、鎮咳平喘、降血壓等功效,對於高血壓、氣喘病、神經衰弱、關節炎都有治療作用。因此也被稱為“空氣維生素”。

  此外,野外春風和煦,光線適宜,使人產生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由於緊張工作而產生的疲勞感覺,也會因此而消散。另外,可以使人的心跳和呼吸放慢,從而使心肺得到休息。有人測定,在野外,每分鐘心臟跳動比在城市要減少 4— 8次,個別情況可減少 14— 18次,呼吸可減少 2— 3次,這是極益心肺的。

  青山綠水也能給您的視覺帶來一定的衝擊力,對視力大有益處。置身於山水之間,放眼望去,會使眼內睫狀肌鬆弛,眼球屈光調節機構放鬆,預防近視。綠色,對眼睛又是一種良性刺激,會使人視力敏銳,心境平靜。

  對於在室內蟄伏了一個冬季的老年人來說,踏青更是不錯的選擇。您可以徜徉遊覽,調劑神經,使大腦皮層中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得到改善,同時也可陶冶性情,健體強身。

  踏青的注意事項

  春季氣候溼潤,容易滋生細菌,要儘量避免飲用生水和吃不衛生的食物。不要席地而坐,以免受潮致病。近距離出遊,最好自備乾糧及茶水。“春困”是常有的感受,因此要避免過度勞累,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春遊時要量力而行,不要登高山走遠路。景色迷人常易使人樂而忘返,要注意節奏。

  一、警惕旅遊病

  春天到來,又是旅遊好時節。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自身保護,謹防形形色色的旅遊病侵襲身體。

  1、花粉過敏症 花粉過敏症多由各種樹木或其他植物的花粉引起,一般表現為呼吸道和眼部出現不適症狀,如鼻塞、流涕、打噴嚏,鼻腔、眼角以及全身發癢,與支氣管哮喘相似;嚴重者還會出現胸悶、憋氣。春、夏、秋三季是花粉過敏症的流行高峰期,因此,有過敏反應的人最好不要選擇這個時期外出旅遊,尤其不要選擇有風的天氣去旅遊。如需外出,要備上脫敏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等。

  2、旅遊露宿症 有些青年人在夏、秋旅遊時,為了貪圖涼快,喜歡在野外露宿。結果,第二天醒來不是頭痛、頭暈,就是腹痛、腹瀉、四肢痠痛,周身不適。預防旅遊露宿症,最好的辦法是不在野外露宿,如確實找不到住處,也應搭個簡易帳篷,且露宿地點應選擇在乾燥、通風、平坦之處,最好選擇東南坡,搭地鋪時,可找些乾草當“褥子”,既防潮又解乏。

  3、海濱旅遊症 海濱空氣溼度大,空氣中鈉離子含量較高,患有急性風溼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滲出性胸膜炎和心力衰竭的人不宜去海濱旅遊,否則會加重病情,患上海濱旅遊症。

  4、洞穴旅遊症 洞穴裡固然涼爽,但並不是任何洞穴都可隨便進去的,一些人跡罕至的巖洞、荒廢的古塔,長年無人去,陰冷潮溼,久而久之,便會滋生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遊人會被感染;而且這些地方還常有毒蛇、蝙蝠等出沒。因此,外出旅遊不要見洞即進,要調查清楚,以免受到傷害。

  二、踏青防“三毒”

  當您到野外出遊,這裡要特別提醒您,出遊莫忘防病防毒。

  防花毒。時下正是春遊的大好時節,但春季踏青須防花毒。有些人在花叢前呆久了,會出現頭昏腦脹,咽喉腫痛等症狀。原來有些花會釋放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廢氣,有的花粉含有毒鹼,久與花伴會造成慢性中毒。這些有毒的花卉主要有:杜鵑花、含羞草、夾竹桃、水仙花、一品紅、馬蹄蓮、夜來香、鬱金香、飛燕草、仙人掌類植物等。還有一些花草可引起人體過敏,如五色梅、洋繡球、天竺葵等。

  防蜂毒。蜂毒主要含蟻酸、神經毒素和組胺等,可引起人體溶血、出血和中樞神經損害。毒力以蜜蜂最小,黃蜂和大胡蜂較大,竹蜂則最強。因此,外出踏青不抹香水、髮膠和其他芳香的化妝品,以免招蜂;攜帶的甜食和含糖飲料要密封好。若不小心觸動了蜂巢,引起蜂群騷動,應就地蹲下。若遭受蜂蜇,應立即小心拔出毒刺,然後選擇適宜的洗液沖洗傷口:如系蜜蜂蜇傷,可用肥皂水或乾淨水沖洗。

  防病毒。有一種流行性出熱病毒與野外活動的關係密切。原來,此種病毒的攜帶者是鼠類,特別是野鼠,故該病的流行區域多在山間田野接壤的地方,以每年初夏5~6月或晚秋10~11月為流行“旺季”。但是近年來疫區有所擴大,流行季節也提前到春季,因而對春遊踏青的人們構成威脅。因此,野外活動不可在山林或草叢中躺臥或睡覺;野外歸來先要清掃掉衣服上的塵土;外出宜穿長袖衣褲,以防不測。


哪種發動機壽命最長
人中有痣代表什麼意思
相關知識
踏青是什麼意思
飛鴻踏雪是什麼意思
踏空是什麼意思
踏空是什麼意思
極速青春結局是什麼意思
青雲志第二季結局是什麼意思
萬年青的花語是什麼意思
青葙的花語是什麼意思以及栽培方式
周公解夢夢見大青蛙是什麼意思
夢見買青辣椒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