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長壽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6日

  人是貝時璋,以下由小編為您帶來關於這位最長壽院士的簡要介紹。

  人物簡介

  貝時璋***1903.10.10-2009.10.29***浙江鎮海人,生物學家,中國細胞學、胚胎學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1921年***民國十年***畢業於上海同濟醫工專門學校醫預科,1928年***民國十七年***獲德國土濱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03年國際永久編號36015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

  傑出事蹟與貢獻

  貝時璋主要研究包括動物個體發育、細胞常數、再生、中間生、性轉變、染色體結構、細胞重建、昆蟲內分泌腺、甲殼類動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關於細胞重建的研究最為突出。[1] 鑑於他長期從事實驗細胞學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德國土濱根大學又於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學位。他以“學科交叉”理念建立了浙江大學生物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他組織開展了“核試驗放射性本底自然監測”、“核爆試驗對動物本身及其遠後期輻射效應監測”、“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為中國生命科學和“載人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健康的生活習慣

  1903年出生的貝時璋院士是1948年遴選的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也是最年長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過了百歲之後,貝時璋的味覺、嗅覺和觸覺功能還很好,只是從1999年96歲開始,他的聽覺和視覺功能逐漸萎縮。與人對話時,就由家人用水彩筆寫大字給他看,或者用手指寫在老人的手心裡。貝時璋用放大鏡細細看每一個字,偶爾碰到字數多的問題也會提抗議:寫得簡單一點嘛!貝時璋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之前沒有住過醫院,除了正常的體格檢查,他是不去醫院的,平常幾乎不打針吃藥。總結自己的長壽經驗時,貝時璋認為主要得益於4個方面: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注意營養。從中關村北一條的住所到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來回3000步,這條路貝時璋走了整整40年。今天,這位年逾百歲的資深院士雖說已不再往返於這兩地之間,但前幾年,他仍堅持每天在自家室內、走廊和陽臺上走3000步,以模擬從家裡到實驗室的路程所走的步數。自己還編了一套操,按摩手腳、頭部,活動身體各個關節,每天操練兩次。從小就熱愛勞動的貝時璋始終把自力更生掛在嘴邊,以儘量減少別人的負擔。

  在飲食上,他的原則是早上吃得飽,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不挑食,葷素搭配,講究營養和熱量,吃飯要講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的搭配。除一日三餐,他基本上不吃零食;除水果外,不吃生冷食物,飯菜全吃熱的,所以從來不鬧什麼腸胃病。

  貝時璋在德國留學時,學生中盛行吸菸,他也學會了吸菸。煙一直吸了60年,到20世紀80年代初,說戒菸,便從此再不抽菸。他也從不吃其他補藥和營養品,只是每天堅持吃4片複合維生素B、6片維生素C。之所以每天堅持吃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貝時璋認為根據自己的細胞重建理論,維持好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是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的重要環節;而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平衡,是靠機體氧化、還原系統作用的平衡來維持。吃一定量的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就可以維持氧化、還原系統作用的平衡,從而可以對抗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維持和提高腦功能,保持健康。

世界上最長命的人幾歲
世界上最大的國王變色龍
相關知識
中科院最長壽的
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是誰
中國現存最長壽的人
中國現存最長壽的男人
中國現存活最長壽的人
中國最長壽的人
中國世上最長壽的人
中國最長壽的銀杏樹
中國最長壽的女性
中國最長壽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