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培養尊重傳統文化,創造新文化的人才。學生做傳統文化的手抄報能更瞭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的圖片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圖一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圖二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圖三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圖四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的資料

  中國傳統節日

  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巨集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國從樑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傳統文化資料

  【學士】

  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祕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

  劉完素虛懷若谷

  【傳統故事】劉完素是宋朝很有名的醫學家。有一次他生了病,吃了許多藥,病情也不見好轉。一天,他的朋友張元素來探望他。張元素也是個大夫,他提出給劉完素看病。劉完素心裡有些不願意:自己的病如果被他治好了,那不是很沒面子?但他轉念一想:我平時最提倡同行間互相學習,怎麼輪到自己就糊塗了呢?於是,他很高興地請張元素幫他治病。兩人一起分析病情,研究藥方,終於找到了病根。不久,劉完素恢復了健康。此後,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醫學上的疑難問題,醫術都大有長進。

  【人生感悟】有才能的人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豐富的人向知識貧乏的人請教,這是一種謙虛的態度。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時,你的缺點正好是別人的優點,學習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劉完素的故事告訴青少年,知識再淵博的人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虛心接受並採納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並誠摯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傳統文化習俗手抄報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簡筆畫
相關知識
小學生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六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設計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大圖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簡畫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圖片大全
小學生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三年級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