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語文詩三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學好語文是需要不斷練習的過程,下面小編為您整理了的有關練習,一起學習吧!

  高一必修2語文同步練習:詩三首

  1.選出加點字讀音正確無誤的一項*** ***

  A.遺誰***yí*** 俗韻***yùn*** 羈鳥***jī***

  B.後簷***yán*** 曖曖***ài*** 墟里***xū***

  C.樊籠***fán*** 呦呦***yōu*** 契闊***qì***

  D.三匝***zā*** 吐哺***bǔ*** 可掇***chuò***

  2.選出詞語解釋完全準確的一項*** ***

  A.還顧:轉身向後看。 依依:嫋嫋,輕柔而緩慢地上升。 曖曖:昏暗,模糊。

  B.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 適俗:迎合世俗。 去日苦多:過去的日子苦難很多。

  C.同心:指夫婦,也喻感情深厚。 墟里:墟,集市;裡,鄉里。 契闊:相聚離散。

  D.阡陌:田間小道,東西向為阡,南北向為陌。 守拙:不隨波逐流。 杜康:酒的代稱

  3.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用法的一項是*** ***

  A.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B.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C.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D.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4.詩句默寫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憂傷以終老。

  ***2***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煙。

  ***3***________________,復得返自然。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心念舊恩。

  5.陶淵明淡泊的詩句,往往把帶人進入一種深遠的意境。請你描繪一下“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兩句詩所營造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

  6.對下面的詩句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清清的江流,鮮紅的荷花,芬芳的蘭草,這是一幅很美的景象,但是全詩的情調卻異常悽苦悲傷。本詩情與景很不相配。

  B.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這是很精彩的詩句。它是寫景,浩月當空,長煙一空,為下文“月明星稀”作了鋪墊。它蘊涵豐富,能引起讀者多種聯想,明月既象徵自己美好的理想,又象徵可望而不可即的賢才。

  C.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這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羈鳥、池魚比喻詩人在官場中所受的壓抑和束縛,“戀舊林”“思故淵”寫出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D.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久別重逢,歡飲暢談,時常懷念舊日的情誼。契闊,契,投合;闊,疏遠、久別。契闊,久別重逢。

  7.“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這句詩含意非常豐富,請說一說你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詩人的情感起伏不定,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傷沉鬱,請具體說說它的情感旋律。

  答:________________。

  9.唐代有人說《短歌行》“言當及時行樂”。羅貫中則又給此詩蒙上“詩讖”的迷信色彩,說曹操“烏鵲南飛”諸句是不祥之兆,預示他赤壁之戰的失敗。你如何評價這些說法?

  答:________________。

  10.請根據《涉江採芙蓉》的內容,加以合理想象,改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故事。

  解析與答案

  1.解析:A遺,表示給予、贈送,念wèi;表示丟失、漏掉、忽略,念yí。C契,一般念qì,如契約、契友、默契。“契闊”念qiè。D掇念duō,輟念chuò。

  答案:B。

  2.解析:B“去日苦多”是“苦於去日***太***多”,意即悔恨虛擲的時光太多。苦,恨,後悔。C墟與裡,同義並列,墟也是鄉里、村落。D南北向為阡,東西向為陌。

  答案:A。

  3.解析:A還通旋,即轉過身,回過頭。B讌通宴,請人吃飯喝酒。C方通旁,旁邊,周圍。D掇,拾取,摘取。有的資料將“掇”釋通“輟”,停止。如是,這個句子則釋為“明明的月亮呀,你什麼時候會停止執行?”本書持前一種說法。

  答案:D。

  4.解析:這幾首詩名句很多,要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默寫。

  答案:***1***長路漫浩浩;***2***曖曖遠人村;***3***久在樊籠裡;***4***悠悠我心;***5***契闊談讌

  5.解析:分析詩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詩描寫的意象。象,就是詩所描繪的景物;意,就是融入這個景象之中的詩人的情意,即意境。“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這兩句詩運用了兩個古典意象──“村落”和“炊煙”,村落在遠處隱隱約約,縷縷炊煙裊裊上升,將讀者帶入一種靜謐的氛圍,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

  答案:遠處的村落在煙霧朦朧中,好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炊煙裊裊升起,帶來無限的靜謐安詳。詩人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安閒地注目遠視。

  6.解析:這道題檢測點很多,涉及表現手法、修辭方法、詞語理解,章法技巧,是高考中常見的題型。A項涉及情景關係的問題,情與景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有情景相生,也有情景相異,《涉江採芙蓉》一詩用的是以樂寫哀的方法。在荷花盛開的美好季節,姑娘們劃舟採蓮,湖面上盡是姑娘們的嬉笑之聲。但與眾姑娘的嬉笑不同,有位女子卻悵立船頭,獨自哀嘆──“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當姑娘們競相採摘荷花,聲言要送給心上人時,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卻遠在天涯。將人物置於美好、歡樂的人群之中,往往更令人感到自身孤獨、寂寞之可怕!此詩從美好、歡樂的採蓮背景,反襯女主人公獨自思夫的憂傷,起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答案:A。

  7.解析:理解這句詩的含義,首先要明白“樊籠”是一種比喻的用法,“自然”有著多重的含義。然後再由詩的字面意義進而體會詩人的旨趣。

  答案:“樊籠”比喻官場。“自然”,不僅指鄉村的自然環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更是指詩人“愛丘山”的自然本性。在陶淵明看來,身居官場,為口腹所役,不得不逢迎巴結,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現在終於掙脫牢籠,重新回到自己的田園,有一種釋然輕鬆自在自由的感受。這句詩表現了詩人擺脫官場煩惱後的喜悅。

  8.解析:詩歌的情感旋律,既是《短歌行》的重點,也是難點。認真體會它的特點,對於理解詩意,大有裨益。

  答案:《短歌行》每四句為一節,每兩節構成一相對獨立的詩段。首八句先寫憂思後寫慷慨的情緒。面對酒宴觸動詩人人生苦短、英雄遲暮的感嘆,是一個悲嘆的低調,不過只是悲傷,並非頹唐,所以立即引發出“慨當以慷”激昂的調子,抒發有志懷之士抱負不得施展時所激發起來的一種意氣激昂的情緒。這兩節前一節低抑,後一節激昂,自成一個抑揚。次八句寫渴思賢才與禮遇賢才。前四句抒發未得英才時對英才的衷心繫念。後四句寫已得英才後宴飲的歡樂,這兩節一從渴思上寫,一從禮遇上寫,一反一正,一憂一喜,又很自然地形成一個抑揚起伏。接下去八句承上進一步生髮。前四句寫英才難得。“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詩人使用了一個構想奇闢的比興,比喻英才難得,所以“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又是一個低抑的調子。後四句一轉,然而英才竟然越陌度阡,遠道屈尊而來存問,相逢敘舊,置腹談心,喜得嘉賓之情溢於言表。這四句在情緒上又是一個高揚,與上四句自成一個開合。末八句作者端出自己的胸襟懷抱。仍分兩層。前四句意在勾勒出***中英才四散的情景,啟示英才應擇主而事。後四句是一個回答,詩人表示效法周公虛心納士,暗示“我枝可依”。這八句隱含一問一答,章法上又自成波瀾。

  這首詩表意是曲折的,詩人的壯志追求寓於思賓燕飲之中。抒情是濃郁的,感情激盪,起落不平,從一個壓抑慷慨的低調開始,迴旋到富有展望和追求的高調結束,好像登盤山道,千折百回,終至頂端。章法則一低一昂,一開一合,抑揚有致。堪稱抒情詩中的佳篇。

  9.解析:這是一個涉及到詩歌思想內容的問題。對詩歌旨意要從詩的整體出發,不可據幾句詩,偏頗地概括其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被許多人引為勸人及時行樂,但從全詩來看,曹操卻是抒發他對人才的渴盼,目的是企圖“天下歸心”,

  答案:唐人和羅貫中的說法都有失偏頗。此詩並未奉勸人“及時行樂”。詩中誠然也有曹操對人生短暫的感嘆,但不是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而是感到一種大業未成的時間緊迫感。至於“烏鵲”在周代乃吉祥之物,詩人借“烏鵲南飛”喻人才的流失,藉以表達賢才不得重用的惋惜之情。

  10.解析:可以想象為類似孟姜女尋夫的故事,也可以想象是丈夫意外凱旋、夫妻幸福團圓的喜劇。

  答案;略。

高一必修二語文作業本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附答案解析
相關知識
高一必修二語文詩三首
高一必修二語文必記知識點
高一必修二語文作業本
高中必修二語文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語文高一必修二複習資料
高一第一學期必修二語文質量檢測試題
高一必修二英語作文
高中語文必修二目錄_高中必修2語文教材目錄
高一必修二政治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一必修二政治提綱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