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曆史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舊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團的總稱。又稱 “新安商人”,俗稱“徽幫”。徽商萌生於東晉,成長於唐宋,盛於明,衰於清末。《晉書》載,徽州人好“離別”,常出外經商。下面是小編帶來的。

  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後,到明朝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商界和晉商並舉的一支勁旅,到清朝中葉,徽商一躍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所謂“兩淮八總商,邑人恆佔其四”,尤其是在鹽茶業貿易方面,徽商獨執牛耳。康熙、乾隆年間,“鑽天洞地遍地徽”,“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徽商進入鼎盛時期,直到清末,徽商才開始走向沒落。

  績溪徽商的興起比徽州其它縣要晚一些,當徽屬各縣之徽商日趨沒落之際,績溪徽商卻方興未艾。據史書記載,大約在明代中葉,績溪徽商才興起,到清末蔚成大觀。績溪徽商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紅頂鉅商胡雪巖。胡雪巖生性機敏,膽識過人,深謀遠慮,不攻近利,最終不僅發跡致富,成為活財神,還以資助清廷、輸款籌餉,功在邊陲。胡雪巖原本是純粹的商人,竟然得到清廷特賜戴紅頂子、穿黃馬褂,實為亦官亦商,這在我國商史中亦屬罕見。

  ——徽墨名家胡開文。清代我國有四大制墨名家,績溪汪近聖和胡開文就佔了兩家,尤以胡開文墨後來居上,成為文房四寶中徽墨的代表,胡開文墨業自1756年起至1956年,前後經歷200年,成為國內京、津、滬等數十個城市、集從業人員上千人的大行業,並於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茶商胡炳衡。徽商胡炳衡祖孫四代,在江蘇三泰地區開闢茶商貿易,歷百餘年商海滄桑,幾經劫難與復興,先後開設茶莊、茶棧12爿,為績溪茶業在三泰地區開創了一方天地。抗戰以後,店業相繼轉營到上海等地,直到解放後公私合營。

  ——徽商工業創始人胡練九。1941年在績溪縣龍川村創辦繅絲廠的徽商胡練九畢生致力於絲綢行業,是我省最早的繅絲企業建立人,是徽商中由商業貿易向工業生產的較早跨越者之一,這是我縣徽商群體中工業萌芽的具體表現。解放初期,胡練九提出在重點地區栽桑養蠶,逐步普及全縣,並建議縣人民政府利用龍川繅絲廠的裝置籌建公私合營績溪縣繅絲廠,就是現在的安徽績溪絲業公司前身,當時的蘇聯《真理報》曾予以採訪報道。

  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胡適就出自績溪徽商世家,胡適能成為一代文豪、國際著名學者和新文化、新思想的領軍人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於集徽商文化、儒學精神和西方先進思想之大成,厚積薄發、推陳出新。胡適先生的家鄉上莊村,是一個被人稱作“小上海”的徽商故里,他與胡開文是本家,上海的茶葉店中有不少是上莊村人開辦的,其中著名的“汪裕泰茶莊”就是當年胡適在上海經常的棲身之處,胡適的先祖19世紀初就在上海經營茶業,其父胡鐵花“年十四,已如成人,每歲茶市,已能供奔走,助力作。”如果沒有徽商大背景,就不能產生文化巨匠胡適。胡適的一生,與徽商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胡適大力提倡徽州人、績溪人要努力做“徽駱駝”、“績溪牛”。

  除此之外,績溪徽商中較為著名的還有創辦安徽最早的電燈公司的吳興周、南通土布商張靜甫、石恆春藥店創始人石明諒,建德南北雜貨商吳煥章,宣城“裕和隆”洪絍以及大批活躍在蘇浙滬一帶的績溪徽廚等。直到解放前,績溪旅外商人還佔全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遠遠高於老徽州其它各縣。績溪徽商所經營的種類有茶、墨、菜、鹽、錢、藥、糧、油、醬、酒、肉、織、木、典當、土雜等十多種。據清末到建國初的不完全統計,績溪商人在全國各地開辦的各類商號在1200家以上,這充分說明,績溪徽商在整個徽商走向沒落時期,由於較能適應社會發展,故能在徽商沒落時仍然能夠落日溶金,爭得徽商末日之輝煌。

  徽商特性:緣何徽商多儒商

  歷史上,徽州商人不僅很會做生意,而且不乏好讀書者。

  明代歙商鄭孔曼,出門必攜書籍,供做生意間隙時閱讀。他每到一個地方,商務餘暇當即拜會該地文人學士,與其結伴遊山玩水、唱和應對,留下了大量篇章。同鄉人鄭作,也嗜書成癖,他在四處經商時,人們時常見他“挾束書,而弄舟”。所以認識鄭作的人,背後議論說:他雖然是個商人,但實在不象商人的樣子。還有同縣西溪南的吳養春,是明代萬曆年間雄資兩淮的顯赫巨賈,祖宗三代書香嫋嫋,家築藏書閣,終歲苦讀。日本侵入高麗***朝鮮***時,朝廷出兵援助,其祖父吳守禮輸銀三十萬兩,皇賜“徵任郎光祿寺署正”;其父吳時俸,皇賜“文華殿中書舍人”;他和兄弟三人也同被賜贈,史書曾有“一日五中書”之稱。

  清代績溪縣人章策,自幼愛讀聖賢書。成人後,在浙江蘭溪隨父習賈行商,並因經商得法致富。他的愛好是買集善書,因而積聚書冊萬卷,並孜孜以讀,每日商務再忙也從不間斷。

  明代休寧人汪應誥;出身於鹽商世家,詩書五經卻無不精。汪氏宗譜記載他曾經商於閩粵一帶,稱其為“好讀書其天性,雅善詩史”。對《通鑑綱目》等諸典籍研究很深。傳說他商務得閒時,常讀書到了如痴似狂的地步,有時甚至能在書房中整整坐上一日,專心致志地閱讀。每當有人臨科考試茫然不知論題的出處,偶爾來求教時,他即能告之此題出於何處,求者回去翻書,竟不差分釐。

  同代人黟縣胡春帆,更是非同小可。相傳他每到一地,必先入書市觀書,爾後再做生意。他通常一買就是幾百本,致使後來“舟車往返,必載書篋自隨”。雖然家為富商,他卻始終保持著徽州人祖輩傳統的節儉美德,舉家老少概不錦衣美食,唯有求書見慷慨。

  著名鹽商吳鈵,徽州歙縣人氏。據史書記載道:“經史子集,環列幾前,至老未嘗釋卷”。可見他一生是很勤奮的,後來是“晝籌鹽策,夜究簡編”,較有成就。

  明末時,徽州婺源縣,有個商人王尚儒,十五、六歲就離開家鄉赴荊楚經商。當時正值戰爭頻繁的多事之秋,商行裡規定輪流守夜值班,以防不測。同行們無不認為是項苦差事,而尚儒則以此為樂道:夜讀通宵,有公費油膏,無人干擾,真乃是美差!他主動向商行提出:願代諸同事守夜。上下自當擁戴不提,同事們更是感激不盡。於是他夜夜讀書達旦,學問長進很快。

怎樣才能防止口臭
商代沃甲簡介
相關知識
徽商曆史介紹
鍾惺的夏商野史介紹
安徽黃山歷史介紹
安徽地震歷史介紹
排球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介紹
柔道的奧運之路和歷史介紹
關於中國女排如何發展的歷史介紹
爵士舞發展史介紹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歷史介紹
中央電視臺茶文化歷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