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蹟邯鄲廣府城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邯鄲廣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還是一座水城,周圍是萬畝窪地和一望無際的蘆葦,四面環水,具有北方罕見的秀美水鄉風光。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簡介

  廣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隋末夏王竇建德和漢中王劉黑闥曾在此建都,以後為歷代王朝的郡、州、府、縣治所。這裡有氣勢巨集偉、古樸滄桑的古城牆;有端莊秀麗、結構獨特的弘濟橋,號稱趙州橋的“姊妹橋”;有歷經風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佈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閘――現仍在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明代水利設施;有建於隋唐時期、用於戰略防禦的藏兵洞等。

  現存城牆為明代時重修,高12 米、寬8 米,城內面積 1.5 平方公里。城牆儲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

  廣府古城還是一座水城,周圍是萬畝窪地和一望無際的蘆葦,四面環水,具有北方罕見的秀美水鄉風光。圍繞古城的是一條順暢貫通的護城河,護城河外是面積達4.6萬畝的永年窪,地勢北高南低,水能自流,窪澱常年積水,歷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產養殖場。 永年窪老潭澱區和護城河等深水水域將實施鯽魚、河蝦、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在窪澱淺水區栽培蘆葦、蓮藕、芡實等水生植物,廣府古城將再現“水中城”的美景。

  這裡還是楊式、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極城於一體的名城,這些特點更是其他古城無法比擬的。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的故居儲存完好。

  邯鄲廣府城 建築特點

  廣府古城牆,不但頗具規模,雄偉壯觀,而且儲存完好。

  這古城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不過唐時為土城牆並初具規模,到明朝嘉靖年間,修砌了磚城,又增修了四座甕城,也就是現在的規模。城牆為正方形,這在中國古城歷史上是少有的。古城的護城河,寬度達到140米,這也十分罕見。

  眼下的城牆為明代時重修,高12 米、寬8 米,城內面積 1.5 平方公里。城牆儲存基本完整,總周長有九里十三步之說。明代時有四甕城和四城門,每道城門上都建有城門樓,四個角有角樓。城牆上有二十六座鋪舍,一千五百七十二處垛口。城外的護城河,兩岸遍植垂楊柳,由四座吊橋溝通內外,形成一座堅實的城堡。古城周長4.5公里,牆高10米,厚8米,城內面積1.5平方公里,分佈30多條街道。

  這座古城原在東、西、南、北四座門外都建有甕城,也就是外城。因為甕城的城門上也有城門樓,所以這座城就有了四門八樓之稱了。現僅東門和西門存有甕城,城門樓和角樓均不復存在。在中國來說,儲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見的。

  邯鄲廣府城 旅遊資源

  眾多景點

  古城歷史悠久、景點眾多,城內外共有名勝古蹟三十多處。內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小巷道,縱橫分佈著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故居,清暉書院、城隍廟、文昌閣等景點。城外有弘濟橋、毛遂墓、黑龍潭等景點。其中弘濟橋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形制大小與趙州橋大致相同,相傳是魯班的妹妹和魯班比賽修成的,堪稱是姊妹橋。弘濟橋不但是冀魯兩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著極高欣賞價值的藝術之橋。 34 塊欄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絕倫。毛冢高峰 ***戰國名士毛遂的陵墓***就是遠近聞名的平幹八景之首。

  永年廣府老城有四萬六千多畝窪澱,“九里十三步”的永年古城就坐落在窪澱的中央。水圓城方、萬畝葦塘,是中國北方少有的江南式小城。然而永年古城聞名於世,絕不僅僅因為它稻引千畦、荷香十里,也不僅僅因為它的九里十三步,四門四城樓,更多的是因為它和太極拳的淵源。

  太極文化

  楊式太極舒展大方,武式太極小巧緊湊,兩種拳式均以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見長,被稱為“活的雕塑,流動的音樂,體育運動的陽春白雪”。楊式、武式太極拳影響廣泛,其弟子遍及海內外。永年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太極拳之鄉”。曾連續舉辦了八屆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每屆都有千餘名太極拳愛好者和許多太極拳門派前來進行比賽交流,是旅遊觀光的熱點。

  廣府被國家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太極拳研究中心”、“中國太極拳之鄉”的稱號。1991年以來,以廣府為核心舉辦的中國太極拳交流大會,已有十多次,吸引了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愛好者參加。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來自香港、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太極拳愛好者前來比賽觀摩,切磋技藝。

四川古蹟旅遊導遊詞
保定周邊漂流好去處景點攻略和路線推薦
相關知識
名勝古蹟邯鄲廣府城
廣東佛山名勝古蹟_佛山有什麼名勝古蹟推薦
廣東梅州名勝古蹟
廣東名勝古蹟
廣東名勝古蹟推薦
廣東名勝古蹟導遊詞
廣西名勝古蹟導遊詞
廣安市有什麼名勝古蹟
廣安市有什麼名勝古蹟
關於名勝古蹟的俗語